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这为股权分置改革在预期轨道上稳步前进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可以说是正当其时。从2005年5月9日我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与首批四家试点公司的确定,标志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到2006年元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42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其中49家公司方案中带有高管股权激励措施,占股改公司总数的11.58%,其中有27家公司明确了股权激励的具体激励对象与股票来源。开展股权激励是一项制度创新,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力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韩诗雨 《魅力中国》2009,(27):105-105
股权分置改革自2005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缓解了股市中一股独大的现象,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非流通股股东意欲搭乘末班车,通过发放现金股利的方式获益,本文通过对投资者对现金股利偏好及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研究得出现金股利派发逐渐增加,股权分置改革与其预期目标的达成仍有一定的时滞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是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制度缺陷,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时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如何?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资本市场设立之初为什么股权是分王的,股权分置对公司治理会带来哪些影响,同时阐述了前面几次股改的做法及失败的原因,最后从理论上论述了股权分置改革最终可以提升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4.
葛萍 《改革与开放》2011,(10):15-16
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首批试点以来.截止2009年底.己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1562家.股改实施基本完毕.从2008年三一重亡第一家股改公司上市全流通到2009年7月6日巾吲银行首发限售股解禁.沪深股市A股流通股污超非流通股.达到51.07%。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对并购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理顺了市场定价机制,从制度上消除了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对于恢复资本市场功能,并由此推动资本市场全方位改革具有历史性意义。该文主要从支付手段、并购主体和并购模式等方面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并购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下文称《通知》)。5月10日13日,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三一重工、清华同方、紫江企业、金牛能源陆续公布方案(见表1)。这标志着市场预期表1:首批试点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表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已久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试点遵循"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流通股东表决、实施分步有序"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展开,一批含有管理层激励的方案见诸于上市公司的股改计划中.引起了市场的极大争议,对此,国资委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当前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规定如下:“积极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具体措施,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8.
唐志勇 《上海国资》2006,(10):32-34
9月15日,市值超过4200亿元、占到国内股市总市值近11%的超级大盘蓝筹股——中国石化开始停牌,进入股改表决阶段。这意味着自2005年5月启动的A股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经进入了收官阶段。在股权分置改革步入尾声,以全流通为最大市场特征的全流通时代渐行渐近之时,国资管理体系的变革也已悄然启动。“9月30日,这是国资委要求我们提交有关上市公司最低持股比例和基  相似文献   

9.
黄德权 《特区经济》2006,213(10):87-88
本文在简要分析股权分置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将使资本市场产生的效应,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证券市场在功能、规则、行为、理念和监管等领域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为深入推进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佳 《中国经贸》2012,(22):105-106
股权分置问题在诸多方面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股权分置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改革的推进,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将面临的几个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问题。2005年5月9日,第一批4家公司试点启动,其中就有上海的紫江企业。上海在全国率先迈出了第一步。此后,上海积极参与股改,每周平均有5到4家公司列于榜上。  相似文献   

12.
论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苏  贾云洁 《特区经济》2006,(5):111-112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正掀起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浪潮。本文追溯了股权分置制度产生的原因,深入剖析了股权分置管理所带来的影响。分析得出:股权分置制度导致了股东群体缺乏共同利益基础、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公司治理无力的局面。作者认为,当前上市公司应抓住股权分置改革这个契机,努力拓宽公司治理改善的路径,必将能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吴钰杰 《魅力中国》2010,(11):119-120
本文阐述了届股权分置的涵义.分析了后股权分置改革对贵州资本市场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发展和完善贵州资本市场的相关建议和措施。以期能为贵州在后股权分置改革中赢得先机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从而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促进和谐贵州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葛萍 《改革与开放》2011,(19):15-16
<正>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首批试点以来,截止2009年底,己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1562家,股改实施基本完毕。从2008年三一重工第一家股改公司上市全流通到2009年7月6日中国银行首发限售股解禁,沪深股市A股流通股首超非流通股,达到51.07%。截止2009年末,流通股所占股份比例已达到68.56%,境内市场股票市值24.39万亿元,其中已流通市值15.13万元,占62%,  相似文献   

15.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其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概念上说明了什么是股权分置,并分析了其弊端,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及解决股权分置对价补偿的原则,并着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具体对价方案,分析其优缺点,指出送股式解决方案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变革,它打开了桎梏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枷锁,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铺平了道路.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由来,之后从股市制度、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投资者的利益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市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首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前25批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研究股改前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给证券市场带来了负面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对样本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修正,剔除了影响股价波动的其他因素,使结果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独立审计价值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点,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独立审计所带来的影响。结论表明:无论是从股东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经理层的角度出发.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都将极大提升资本市场对独立审计鉴证业务的需求。与此同时。股改的顺利完成将导致股权更加分散并最终引起独立审计的风险转移。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后,对股权分置问题的研究,从应否改革、如何改革等问题,转到改革后我国控制权市场能否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控制权市场外部治理机制能否有效约束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的行为等问题上来。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公司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低效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股票市场自从建立就存在着股权分置——其发行的股票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而这正是我国股票市场的最大弊端,也是我国股票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分析了自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措施,指出其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