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发展的重要资源。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获得了很大的生产自主经营权。然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面临不易克服的难题———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极不稳定,土地权属不明晰。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理论和江苏省近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按照温家宝总理近期“永远不变”的指示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这是农村土地权利理性的复归!要做到这一步,现有的法律构架及农村土地管理体系,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整体推进农村土承包管理法制化,明晰土地权属,切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更准确的内涵并有效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正是我们必须认真破解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发展的重要资源。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获得了很大的生产自主经营权。然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面临不易克服的难题——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极不稳定。土地权属不明晰。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理论和江苏省近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按照温家宝总理近期“永远不变”的指示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这是农村土地权利理性的复归!要做到这一步。现有的法律构架及农村土地管理体系。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整体推进农村土承包管理法制化,明晰土地权属,切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更准确的内涵并有效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正是我们必须认真破解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发展的重要资源。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获得了很大的生产自主经营权。然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面临不易克服的难题———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极不稳定,土地权属不明晰。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理论和江苏省近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按照温家宝总理近期“永远不变”的指示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这是农村土地权利理性的复归!要做到这一步,现有的法律构架及农村土地管理体系,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整体推进农村土承包管理法制化,明晰土地权属,切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更准确的内涵并有效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正是我们必须认真破解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和明确土地权属关系的新变化,是我们探讨改革土地制度的立足点.笔者认为"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实现所有权,强化管理权"的道路是一种现实的抉择.一、稳定承包权.家庭联产承包制已实行十年了.但是农民承包土地权利并没有从法律上给予明确.这是家庭承包制不稳定的总根源.承包权不确立承包制就难稳定.农民谁都有权利承包土地,这个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仔细研究却又相当复杂,这个问题牵涉到对农民平均承包土地得失的评价.按照"耕者有其田"的道理,当然是农民有权承包农村土地.可是中国农民身份的确认不是以从事职业而是以户口来划分.这就难免发生不耕种土地的人(如脱离农业生产的乡镇企业职工、挂户的城市人口)也要承包土地,耕种能力很强的人不能多承包士地,这是平均承包土地带来的弊端的一面.但是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并强调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要围绕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必须牢牢坚持。要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都不能非法剥夺和限制农户的土地承包权。要放活土地经营权,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  相似文献   

6.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走上法制化轨道。这对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积极性,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7.
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是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稳定的一项重要保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  相似文献   

8.
视点文摘     
7月12日《中国经济时报》——“半截子土地产权”的危害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问题,过去的改革称得上是“半截子土地产权”改革,使农民在农业土地使用中的所谓承包权不稳定,农业用地在转变为非农业用地时,导致大量土地交易徇私舞弊,养肥了一些开发商和腐败分子,让国家和农民双双吃亏。承包权不稳定还将导致土地的使用权价格被严重扭曲,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市场难以发育,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难以实现。更严重的是,现实土地承包制下使农民仍然有强烈的“占夺”公有土地的意识,导致农村大量土地成为农民的宅基地,出现农民住房…  相似文献   

9.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我国农村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问题一直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焦点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落实中的突出问题,依法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土地权益长效机制问题,谈一浅见。一、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一)充分认识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土地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问题是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制度的核心。本文从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矛盾入手,揭示出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本底不清、界定模糊、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等弊端。提出“明晰土地产权;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加强立法;着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化”等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不管土地如何流转,家庭承包制的农村土地制度基石并不会改变,明确这一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才会得到保证。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时常受到侵害,根本原因是农民的土地产权虽然趋于完善但还不明晰,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制度创新。为保障农民不因为土地流转而受到利益上的损害,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2.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坚持这个基本经营制度,关键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就是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3.
一、充分肯定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多年来,在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部门特别是经管战线的同志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服务“三农”,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勇于创新,为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以来,以全面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律政策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延包后续完善工作,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加强土地承包规范管理,进一步落实和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前,农村集体土地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搞家庭联产承包制,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现在,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他强调,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三个要求:一是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和本位。二是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这集中体现在农民家庭是承包集体土地的法定主体,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可以由农民家庭自己经营,也可以通过流转经营权由其他经营主体经营。但不论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16.
<正>一、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弊端(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不明晰。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要实现土地资源效用最大化,前提是产权清晰。受历史条件制约和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在土地二轮延包中,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户承包土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征占日益增多,土地流转逐渐加快,利用承包土地经营权开展抵押、担保越来越多,承包土地在不同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农业经济》2006,(10):46-47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在明确土地属于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使用权按人口平均分配到农户手中,建立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机制,这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家庭承包制使农民在生产经营上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它利益直接,责任明确,方法简便,较好地发挥了土地的潜力。经过1990年代末的土地第二轮承包,农户对土地拥有了长期稳定的承包权,这有利于克服土地经营短期化行为。然而,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8.
赵新飞 《山西农经》2020,(1):24-24,26
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能进一步改善土地制度的不足,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发展。农村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包括均田承包和农民用地等方面,是对土地性质和经营权的进一步说明。基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要求,论述了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法制构造,为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一、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中央非常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都有明确要求。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是稳定的,土地流转也是健康的。但必须看到,引导土地规范流转的机制还不健全,维护和发展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制度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只能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国家层面的主要政策就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实行“三权”分置并行。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必须不断探索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农地经营权的具体有效实现形式,更好实现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不断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