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浅议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溪  安良 《辽宁经济》2008,(4):46-47
一、我国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现状 (一)上市公司内部人对中小投资者的侵害 1.上市公司恶意融资.恶意融资,就是流通股股东、债权人以及员工权益为了掠夺公司利益而进行的不计成本和风险的融资行为.恶意融资通过财务造假,虚构利润、虚增资产,获得上市资格,再用各种手段(包括造假)来骗取再融资资格,最终透支上市公司信用.  相似文献   

2.
周方召  姚晶  王雷 《特区经济》2013,(11):76-79
自"融资啄序"理论提出以来,众多学者针对中国企业的经验研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既有支持这一理论的文献,也有"股权融资偏好"观点的证据。而从国外已有理论方面来看,高新技术类上市公司由于其自身特点,会更倾向于权益融资。那么中国的情形是否如此呢,本文以沪深两市的物联网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融资方式趋向及其影响因素。基于Order Probit模型的结果,本文发现:中国物联网概念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仍然总体上符合"融资啄序"理论,权益融资方面的成本因素可能阻碍了企业发行新股融资;此外,风险投资的存在对于企业融资方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对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进行一个理论上的初步分析。我们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三个组成部分(风险溢酬、代理成本、交易成本)分别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基本结论:理论上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降低市场证券组合的风险溢酬,从而降低我国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将会降低权益融资的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与企业的价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策略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上市公司应该根据客观和主管条件,制定合理地融资策略.文章从我国企业的融资方法入手,分析了影响融资策略的因素,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使得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近年来,嘉兴市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企业上市后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更好更快地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文章基于嘉兴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年报数据,首先从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两个方面来反映嘉兴市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现状,然后应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影响嘉兴市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政府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改进企业融资方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性态,着重阐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其权益资本结构的相互作用。笔者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主要取决于公司对其权益资本结构(股权和债仅)的安排,且不同权益资本结构映射出不同融资模式下的两种控制关系,即“股权控制”和“债权控制”。因此,要提高公司治理结构效率,有必要从公司权益资本结构的配比模式上着手,通过优化融资结构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降低代理成本,从此实现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更超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朱淑芳 《北方经济》2009,(24):50-51
本文研究了能源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能源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来源是股权融资和银行信用融资,其他依次为留存收益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和财政融资,债券融资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提高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提高融资效率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研究国内外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基础上,对融资效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各种因素,然后给出了提高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希望为上市公司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改善融资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可转债:绩优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去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后,可转债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一个热点,但是由于有关规定过于原则,有些需明确的问题尚未涉及,该办法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今年1月,中国证监会又以通知的形式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进行细化和补充.新规定提高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门槛.由于可转债融资在多种融资方式中具有相对优势,可转债应成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黎 《北方经济》2010,(22):40-41
股权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由于股权融资成本偏低、证券市场制度及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偏好造成了资金使用率低下、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等不良后果.本文列举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卿 《南方经济》2012,(11):67-79
本文通过构建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融资性负债能否约束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以及金融发展能否影响企业融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融资性负债和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呈显著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带来,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融资性负债反而带来了更加严重的代理问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融资性负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越明显,金融发展水平的这种影响,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此外,本项研究还发现,不同期限的负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框架,认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作为资金供给方的金融机构,应当考察企业融资的相关信息,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则应提高融资管理水平,降低“道德风险”。现阶段政府应首先通过建立地区性的资本市场、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等手段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文章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许多成长性良好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权益融资渠道,创业板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更加引人关注.本文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2011年已上市并出具企业年报的281家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从财务管理的视角,基于主因素分析构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产周转率、发展能力和流动性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资本结构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梁筠 《北方经济》2008,(4):70-71
本文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及融资理论出发,论述了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是先选择内部融资,然后选择债务融资,最后才选择股权融资.而与此相反,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却表现出股权融资偏好的特征.在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莘 《北方经济》2007,(24):37-38
一、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 (一)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现有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开放了短期信贷业务,但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供给却十分不足,特别是对大量正处在创业初期的民营高新科技企业来说,长期贷款和股权投资很难从金融机构里获得.  相似文献   

17.
孙刚 《辽宁经济》2006,(10):58-58
企业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可以将融资方式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实际上是由企业自身内部替代了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但是内部融资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因而企业就需要借助外部融资.传统的外部融资方式包括权益(或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构成了传统的二元融资格局.  相似文献   

18.
股权融资是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文章结合我国现今上市公司的融资状况,从历史和政府角色、内部人控制、债券市场发展情况等角度,对当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效应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建辉 《中国经贸》2009,(22):97-98
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投资者主要根据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进行股票、债券的选择,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市场投资者的权益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本文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原则以及披露不完善的原因研究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措施,以保证我国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维护市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及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控制状态,在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过程中,大股东具有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得配股资格和提高股票发行价格的强烈动机.本文以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行业横截面数据和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大股东控制下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隧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在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而配股后长期业绩趋于下降;(2)配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具有倒U型关系;(3)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了上市公司价值的下降.因此,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对小股东财富的掠夺效应,误导了外部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公司价值、声誉和后续融资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