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与工程项目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的相关理论,并分析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出在工程实际中通过信息甄别、信号传递和激励机制等手段以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今市场中的不对称信息与竞争.资方,施工方及监督管理部门的多方对彝.其市场工程标底出现了恶意竟标,低价竟标等无序化市场格局.其次由于建筑市场过热,导致建筑原材料价格上涨,尤其资方对施工方设置的现金保证金制度等各个环节的节制.如下首先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了简述,然后分析了企业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最后对企业在建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浅析.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今市场中的不对称信息与竞争。资方,施工方及监督管理部门的多方对弈。其市场工程标底出现了恶意竞标,低价竞标等无序化市场格局。其次由于建筑市场过热,导致建筑原材料价格上涨,尤其资方对施工方设置的现金保证全制度等各个环节的节制。如下首先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了简述,然后分析了企业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最后对企业在建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浅析。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对经济学及经济实践贡献巨大.进入互联网时代,似乎互联网+已然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颠覆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互联网+的本质是打破信息不对称;互联网+促进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颠覆了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模式,等等.的确,互联网+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上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信息生产、传递、接收诸多环节,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深刻的复杂性.海量信息让人无所适从;信息生产、传递、接收中大量充斥着虚假信息;信息主体之间具有差异性;电子商务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对称和市场理想状态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信息不对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一般性的评述。先简要介绍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基本内容,之后又与公司融资相结合,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公司融资政策。  相似文献   

6.
对山西票号转型失败的解读——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福 《经济问题》2007,(5):127-128
通行的观点把山西票号转型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其大掌柜的墨守成规.如果换一种思考方法,其实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总号与分号的信息不对称;经营形势与经营业绩的信息不对称;商业环境与商业习惯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使得银行在克服信息不对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资产证券化本身的博弈过程中也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文章在理论方面,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与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联系以及银行资产证券化在克服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和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信息不对称情况;同时以银行资产证券化中各参与主体为对象,分析了其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后,结合中国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谈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双向信息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靖 《当代经济》2003,(10):21-22
市场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信息成本及其边际效用递减,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经济理性能力约束和经济不理性的限制。本文提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影响的措施。一 双向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新上市公司是否由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同时探讨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是否会增加.结果发现,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新上市公司,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以上市后一年为计算期间,则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大时,新股长期性折价幅度也越大,但不显著. 一般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新股上市折价幅度也较大.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 公司,其管理层可能隐瞒了不好信息,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反而 降低了.这说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是公司上市时形成新股折价幅度与管理层内部交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钟兵 《经济导刊》2007,(11):200-201
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会导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给信息劣势者造成损害,进而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信息不对称按发生的时间划分,可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1.
马丽蓉 《经济师》2012,7(3):107-108
在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文章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成因,提出了解决不对称现象的建议措施。期望通过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使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让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刘晓华  王华 《经济管理》2012,(4):114-121
本文以A股公司为样本,以交易量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变量,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检验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否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买卖价差、股票报酬波动性和公司规模等变量的影响以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变量与A股公司的交易量显著正相关,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显著减少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3.
论信息不对称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措施,但由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政府信息公开困难重重。本文在阐述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我国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以及信息不对称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与信息不对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斌  刘红丽  陈月英 《经济师》2005,(4):118-118,136
在传统的政务模式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这种不对称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实施电子政务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文章在分析传统政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表现的前提下 ,提出了有效实施电子政务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5.
陈晓 《时代经贸》2012,(22):192-192,194
信息不对称对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2011年沪、深两地13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盈余质量作为信息不对称的替代变量,检验了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控制了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总资产报酬率变量后,本文结论显示: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的降低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16.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运进 《经济师》2004,(7):106-106,108
论述了证券市场信息对称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征 ,提出了解决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7)
文章阐述了在信贷交易中,银行与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和问题,并提出了有效措施用于防范信贷交易过程环节中减少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  相似文献   

18.
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金融创新。在对融资约束与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与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深市中小板科技型企业样本数据对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正相关;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并且其缓解效应作用强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正相关。该结论可为改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不对称信息是指经济交易中某些参与者拥有而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上看,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事前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问题,而事后不对称会带来道德风险问题。本文拟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原理和“经济人假定”,就税收征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发生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上市公司与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集团母子公司之间债务分布决策的影响,以及会计稳健性在债务主体选择决策中发挥的信息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当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时,子公司会更多地选择自主承担债务融资,但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提高,债务融资则更多集中于母公司,表明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子公司自主承担债务融资的能力,上述倾向在子公司业务比重大的企业集团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地,条件稳健性显著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对子公司自主承担债务融资的约束,而非条件稳健性却加剧了上述约束。研究揭示了信息不对称除影响公司信贷总体水平外,还是影响集团母子公司之间债务融资主体选择的重要因素,并且两类会计稳健性在集团信贷主体决策中存在信息效应异质性,因此深化了会计稳健性与信贷决策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