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效果:一个供需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卫生服务市场的供需双方综合考虑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效果.利用2007年4省7县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参合农民和未参合农民在自评健康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就诊情况的差异,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新农合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提高了参合农民患慢性病的确诊率和就诊率,并改变了参合农民的就诊流向;但是并没有改善参合农民的总体健康状况;也没有显著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收入.  相似文献   

2.
作为改善民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筹资、补偿、医疗费用及报销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由此,本文试从参与主体行为的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参与主体的利益衡量和行为选择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施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武萍  洪霞 《农村经济》2012,(9):57-6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辽宁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低保障、广覆盖"的政策目标。在覆盖面问题解决后,如何提高保障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高保障水平的关键就是筹资水平。本文通过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精算模型及构建的调整模型,运用统计年鉴数据,预测出不同政策目标下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在此基础上,合理划分政府和个人出资比例,并对各自出资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四川省成都市673户农户的调查,本文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其实施过程的满意度情况。并指出,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农民受益度的问题,如保障水平偏低、自费项目多,报销范围窄、县级及县以上医院门槛费高,报销比例较低、社会宣传工作缺乏深度等。要从根本上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完善这项制度本身的设计,增强其对农民的激励,提升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参与行为与参与意愿是有一定区别的,两者之间也并非完全对等。通过对陕西省旬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参与意愿情况的调查,发现虽然旬阳县的参与率很高,但参与意愿比较弱。影响农民参与意愿的因素包括农民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报销水平、补偿模式、医疗服务的提供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等。政府应该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在保持“高”的参与率的同时设法提高“强”的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6.
陈艺 《农村经济》2010,(4):68-71
基于对四川省成都市673户农户的调查,本文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其实施过程的满意度情况。并指出,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农民受益度的问题,如保障水平偏低、自费项目多,报销范围窄、县级及县以上医院门槛费高,报销比例较低、社会宣传工作缺乏深度等。要从根本上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完善这项制度本身的设计,增强其对农民的激励,提升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贵州省H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资金在医疗机构和参合群体之间的分布现状及其原因,发现参合农户的日常就诊行为、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统一的补偿方案对补偿资金在医疗机构和参合群体之间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文章还结合实际对补偿资金合理分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抽样调查的实证方法,研究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产生的实际影响。调查发现,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的医疗支出、家庭消费及储蓄、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态度与政府的预期及发布的信息也存在一定差距,应引起决策层的关注与思考,并找出原因加以改进,以保证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推动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撑体系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分析总结了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试点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中的资源配置、资金管理、农民的信任机制和监督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农民作为主体的积极性,完善资金的筹集、运营和监管机制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在基层财政运行困难的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动困难的深层次矛盾是基层政府的信用缺失。本文进一步将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了不同的基层医疗机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利益互动关系。研究认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是合作医疗的受益机构,其中,乡镇卫生院受益程度最大,村级卫生所的受益程度明显受制于乡镇卫生院。基于实地调研,本文还结合已有的三种补偿机制提出了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动成本的财政预付模式。  相似文献   

12.
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步骤和方式之一,但新型农村社区住房建设中矛盾高发。本文使用14省(区)1639个样本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选择模型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住房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个体和家庭的住房满意程度存在差异性;提升住房质量和住房建造分配中居民的决策参与程度、优化社区环境可以显著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住房满意程度;与位于农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相比,住房质量和住房建造分配中的居民决策参与程度对城中村及城郊村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住房满意程度影响更大;适合储藏农产品及放置农业生产用具的住房结构能显著提高务农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住房满意程度。因此,新型农村社区住房和社区配套建设应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需求差异,提高其在住房建造分配中的决策参与程度,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引致的医疗需求与供给变化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于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及一般的农民合作组织,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第三方(合作医疗组织)支付方式对医疗的供需双方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充分认识、把握和有效解决这种医疗供需市场发生的变化及产生的后果,将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本文利用一般均衡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引致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合作医疗供给方的优势地位加强,大痛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集中,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急待优化,医疗供给方控制是合作医疗费用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基于产权理论评估宅基地确权的社会经济效应,以期准确把握宅基地确权的现实价值,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释放制度红利。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广义精确匹配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宅基地确权有助于保障农民居住权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彰显宅基地的社会价值,同时能够促进宅基地流转和经营性利用,释放宅基地的经济价值。具体而言,每100个村庄中,宅基地确权使存在应分未分农户的村庄下降2.8个,村集体获得宅基地增值收益的村庄增加3.8个,有宅基地流转的村庄增加4.9个,有宅基地经营性利用的村庄增加2个。区位条件对宅基地确权的社会效应无显著影响,但会弱化其经济效应。研究结论:宅基地确权是释放宅基地多重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未来各级政府还需强化对农村宅基地确权的宣传和支持力度,为有效落实户有所居、发挥集体经济优势、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借助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构建超占宅基地退出情境下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利用该框架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何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探索超占宅基地退出的多元路径,以期为地方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有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超占宅基地退出能增强村民对农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通过超占宅基地退出可实现宅基地所有权行使的公平管理,通过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的制度完善能促进宅基地资格权保障的公平取得,进而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研究结论:一是加强宅基地所有权行使主体建设,增强宅基地分配、规划和调整、收回等公平管理能力,营造乡村公平氛围,提高村民对农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建立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的自治组织,保障不同主体宅基地资格权和房屋财产权的基本权益,重塑乡村社会公平,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对全国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收益率。通过计算明瑟收益函数,文化程度与家庭总收入存在着一定的倒U型关系,而在家庭非农收入水平上,文化程度越高,家庭非农收入也越高。2004年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收益率为7.5%,与以往研究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从低收入的农业部门往高收入的非农业部门流动是联结经济发展和教育收益率升高的重要机制。与明瑟教育收益率的国际平均水平比较,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水平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农户调查资料,对农民主观福祉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农民总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其中,农民对文化水平和收入的满意度最低,对婚姻、家庭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最高。从分省的情况来看,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呈现东、中、西部递减的趋势,但同省内部各县农民的满意度之间差异较小。进一步建立农民主观福祉模型,结果表明: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人均纯收入、参加乡镇人大代表选举、成为村干部或村民代表、采用定点堆放垃圾与管道排放污水的生活方式、在村里建立正式的社会组织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增加均有助于改善农民的主观福祉状况。此外,与年纪较轻者、已婚或离异者相比,年龄较长或未婚的农民生活满意度更高。而遭遇公共安全事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抑郁等因素对提高农民主观福祉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基于1999—2010年中国17省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的土地调整、农户的调地意愿及其对未来地权稳定性的预期和信心。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列联分析。研究结果:(1)二轮承包后,实际土地调整明显减少,近期则由于征地和土地整理等原因导致土地调整开始增多。(2)支持不得调整土地政策的农户比例显著高于反对的比例,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等正式文件的发放有助于增强农户未来地权稳定性的信心。(3)土地调整的省市差异显著,而且平原地区调地多,丘陵和山区调地少。研究结论:中央政策对稳定农户地权稳定性的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得到多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央政策应进一步考虑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现实情况,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在当前条件下,结合我国农村浓厚的乡土社会特征,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思路是: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撑下,综合利用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群众融资的民主优势,立足于村,因地制宜,自下而上建立适应我国农村实际的合作金融组织和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深入分析食物安全、家庭食物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利用12个国家挟贫重点县的农户调查资料,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贫困农村的家庭食物安全水平和程度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家庭食物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食物安全广度不断扩大,但是食物安全深度却出现下降;食物获得能力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粮食自给能力有助于降低家庭的食物不安全发生概率;食物可获得性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影响,市场方便度越高,实现家庭食物安全的概率越高;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复杂程度和家庭温饱负担程度的提高,农户面临的食物不安全风险的概率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