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程序,它是企业破产实施的重要依据。 我国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存在很多问题,如适用范围有限、规定过于笼统、相关制度缺位等。对我国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修正,首先应调整它的适用范围,将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都纳入调整范围;其次,还应该设立和解程序、重组程序和清算程序;再次,建立法院专管制度、临时“管理人”制度、债务保护制度、 企业和解重组制度以及破产企业职工利益保护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和完善企业破产法律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基石和法律保障,它既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促进企业优化经营管理,同时也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破产界限的确定、破产和解制度的完善、破产案件审理程序的增设、破产犯罪的构建等方面对我国破产制度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建立公正、有序、高效的破产程序是债仅人获得公平、最终实现其债权的途径。在我国现行破产程序中存在不当行政干预严重、司法管辖的地方保护主义、缺乏监督以及债权人利益保护不力的问题。因此 ,应当建立破产程序的检察监督机制 ,进一步完善破产案件的法院管辖和审判监督制度 ,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 ,进一步完善破产还债程序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建立公正,有序、高效的破产程序是债公人获得公平、最终实现其债权的途径,在我国现行破产程序中存在不当行政干预严重、司法管辖的地方保护主义、缺乏监督以及债权人利益保护不力的问题,因此,应当建立破产程序的检察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破产案件的法院管辖和审判监督制度,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进一步完善破产还债程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的《企业破产法》将破产对象限定为企业法人,将自然人排除在调整范围之外,势必使得很多社会问题难以解决。个人破产制度历史悠久,发挥着其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未来我国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破产制度,赋予自然人和企业法人同等的破产能力,彰显法律公平之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破产法草案确立了不同于民法抵销权的破产抵销制度。首先,在制度意义上,它不但保护了享有破产抵销权的债权人的利益,而且可以简化破产程序;其次,在法定构成要件上,对民法上的抵销权的适用范围,既有扩张又有缩小,充分体现了破产抵销权的特殊性;其三,在行使权利的主体上,规定只能由破产债权人行使破产抵销权,使该法成为有别于民法抵销权的一项特殊权利规定。  相似文献   

7.
破产和解制度的出现是为了弥补破产清算制度的不足。它可以使企业避免破产而解散,对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十分有利,同时能给社会稳定带来积极因素,更重要的是能给有再生希望的破产企业以重新振兴的机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新《破产法》在引进破产重整制度的情况下,仍然保留了破产和解制度。这样。我国企业的破产预防制度就更加完备了。  相似文献   

8.
和解制度是现代各国破产法律制度体系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原破产立法对和解制度规定过于简单和原则,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破产法》专章规定了破产和解制度,笔者考察了国外关于破产和解制度的立法,结合我国新的《企业破产法》,对和解制度的功能、立法模式与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破产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的问题在于适用范围过窄,行政干预过多,破产条件较严,破产逃债现象突出等,因此应扩大破产法的适用范围、降低破产条件、扩大当事人意思自治、建立企业重整制度、完善对债权人的保护、堵塞破产逃债的法律漏洞以及强化对违反破产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0.
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其中一种选择是申请破产,最终丧失企业法人资格.破产是一种代价很高的经济调整方式,必然导致社会成本的发生,因而是不得已而采取的特殊形式.企业破产社会成本,可以定义为企业在破产过程中,因破产程序的实施而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其实质是社会财富的扣除.这些成本表现为在破产程序中所发生的破产费用、职工安置费、资产变价损失、利润损失、资金成本的增加等形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破产企业以其财产向其债权人提供提保的债权处理;破产企业以其财产为第三人债务提供提保的债权处理;第三人以其财产为破产企业债务提供担保的债权处理等三个角度充分论述了破产程序中有财产担保债权的处理,为企业破产清算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破产是指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按照破产程序,在保留他和他所供养人的生活必需费用和必要生活用品情况下,将其财产拍卖,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债权人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是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我国目前个人破产制度的缺失,使得现行破产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要求在我国已相当迫切。  相似文献   

13.
关于对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评价,大多数文献都沿袭了LLSV的范式。该文发现这种范式并不完全适合像我国这样制度不断变迁的国家,因此对LLSV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拓展,即,将除破产制度以外的合同制度、独立法人制度、信息制度、担保制度、信用制度纳入进来。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债权人利益保护评价体系做了动态的考量,同时也对当前的这一制度状况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家族企业进入“二次创业”初始,首先要解决好产权制度创新问题。因此,家族企业要实现由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制度转换,实现产权结构由单一家族产权结构向产权主体多元化、流动化产权结构转换。  相似文献   

15.
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症结在于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建立科学的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宏观调控 ,优化服务功能 ,增强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非法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违法行为。行政垄断具有妨碍建立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危害。克服行政垄断必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建立严格的行政审查制度以及强化法律责任并建立统一的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17.
破产申请权的主体问题是破产程序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我国现行法律对破产申请权的主体有相应地规定 ,但规定地并不完善。本文主要结合《企业破产法》、《民事诉讼法》、《公司法》对破产申请权主体的有关规定 ,具体分析了各类债权人的破产申请权相关问题 ,并对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加以阐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18.
加强交叉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保护工作,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我国目前在交叉性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与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建设整体滞后、“机构监管”模式滞后于金融业交叉融合发展趋势、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规定不完善和监管机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等有直接关系.借鉴国外有关立法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经验,我国应尽快出台金融消费者保护指引,统一金融消费者的法定概念,对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交易行为制定通用规则,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构建交叉性金融业务分类体系和统计标准,将金融机构处理消费者投诉作为监管机构受理消费者投诉的前置程序.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国家中,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法律执行质量和会计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股权集中是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替代。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与公司价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集中的所有权有助于改善公司价值。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应该完善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提高执法质量和会计质量,促进股权的适度集中。  相似文献   

20.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没有信仰的法律退化成了僵死的教条,这是伯尔曼所处时代西方社会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国当前法治建设中存在着民众法治意识淡薄、法律信仰严重缺失的重要问题。中西法律传统的差异提醒我们,要建构法律信仰必须明确其内涵和偏误、培育法治精神和树立法律权威、转化和融合传统法律文化和道德信仰,而不是盲从西方社会以弥合法律与宗教之间出现的巨大鸿沟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