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镇,是我国政权的“细胞”。近年来,随着乡镇机构人员增长,“细胞”日益膨胀和臃肿。目前,乡镇中各种机构少则二十一二个,多则二十六七个,这还不包括各“条条”的派出机构。1990年,全国县级(不包括县级市)行政人员超编23万人,乡镇人员超编近百万人。1990年,全国2181个县中有1091个县财政赤字,其中赤字的10%被乡镇新增的机构和人员吃掉……膨胀,臃肿1984年机构改革前,每乡镇也就二三十号人。某县1984年乡镇行政事业人员1000余人,可1991年达2500余人,平均每乡镇83人。其中,乡镇事业人员1591人,是乡镇行政人员的1.8倍。乡镇机构人员增长大致由于:1、“自然增长”发展。某乡食堂5年中更换了3种规格的铁锅。1985年铁锅的直径是38厘米,  相似文献   

2.
马光仁 《乡镇论坛》2014,(27):46-46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桥头堡”,又因其直接对乡镇的“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提供服务和管理,因此要繁荣农村文化,需巩固乡镇文化站,具体如下:一是建立专业团队。当下的乡镇文化站属乡镇人民政府,一般有在编人员3~5人。乡镇政府为了做好中心工作,文化站的人员大多借调到其他部门或身兼多职,专职从事基层文化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员很少。因此,由文化局牵头组建专业、专职的文化服务团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石门县现有7个区43个乡镇,编制993人,到1989年底尚缺编70余人,少数边远山区乡镇,招干无门,调干不去,缺编现象更为突出,为什么会产生乡镇干部队伍后援不足的状况呢? 因素之一:干部流动渠道不畅,乡镇进人路子不宽。从近三年石门县新增干部的流向看,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一是部门招干录干多,乡镇招干录干少。近三年来,石门县分八批共招收录用干部236人,分配到政法、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114人,占48.3%,分配到乡镇企业的36人,占15.3%,乡镇党政机关未招收录用一名正式国家干部。二是军转干部安置照顾多,下乡“务农”人员少。1987年至1989年,石门县接受的42名军转干部无一名安排到乡镇,绝大多数都安排在县直党政机关、政法部门和经济杠杆部门工作,只有极个别同志安置后因工作、家庭因素调到乡镇工作。三是大中专毕业生学校、部门留得多,分到乡镇工作的少。三年来,石门县共接受上级分配的大中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医院的发展,编外聘用人员队伍不断壮大,这给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和困难。本文主要结合医院编外聘用制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了医院编外聘用制人员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一、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档案是一个人经历、学历、职称、政审、能力、性格等情况的记载,表明一个人的行政隶属关系,还是为其提供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相关人事服务的依据。没有档案会给以后的工作调动、单位政审、工龄计算、职称晋升以及办理社会保险、退休手续等事情造成很大麻烦,而特别是对有志于报考国家公务员和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员来说,档案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依萍热线     
编辑同志:我是一家建筑材料公司的一名职工,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经单位同意借到另外一家公司工作。借调期满以后,经两个单位协商同意,我又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借用单位每月向我原单位支付管理费1000元,建筑材料公司再按规定每月发给我工资及其他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负责,从法律上对领导干部,特别是行政“一把手”增强财经纪律意识,遵守财经法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领导干部,有些还是行政“一把手”缺乏财经纪律观念,不同程度存在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亟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利用假内容发票报账名目繁多,金额大。如一乡镇的镇长在任职一年半的时间里,授意、指使少数人伪造招待费、购办公用品费用及购买计生器材等发票金额 5万多元;另有一乡镇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授意有关人员将乡镇购…  相似文献   

7.
一、乡镇债务形成原因 其一,行政体制不协调。一是人事管理不协调。乡镇机构多而杂,受现行行政体制的制约,乡镇既无机构设置权,又无人事管理权,人员费用全部由乡镇收入来解决,人事权与乡镇财权脱钩情况严重。二是干部任用机制错位。乡镇干部的考核重点是看政绩,结果容易出现各种“形象工程”和示范达标工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苏北不少乡镇机关及其基层站、所,自行雇请的人员日益增多。笔者所在的建湖县冈西乡就有三、四十人。这些编外“乡官”吃不上“皇粮”,也吃不上“杂粮”,他们吃什么呢?一是吃“社减”。每年国家都要下达各乡镇农业税减免款,名曰“社减款”。于是乎,不少乡...  相似文献   

9.
一是实行乡镇财务“零户统管”制度。为解决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财产不清等问题 ,港北区财政局从2 0 0 1年 9月份起在全区八个乡镇 2 0 6个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零户统管”集中核算制度 ,各乡镇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 ,取消单位的所有银行账户和会计、出纳 ,按照“三不变”、“两统”、“两审”原则和“一取消、两直达、三集中、四设立、五建制”的运作模式 ,由会计核算中心代理记账和核算业务 ,实现收入直达财政专户 ,支出直达收款人。改革后 ,通过实行“零户统管” ,共精简会计人员 173人 ,取消单位银行账户 16 5个 ,一次性…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号称“天下第一难”。本文是一幅乡镇计生干部的自画像,呼吁社会都能理解、支持和善待乡镇计生干部。笔者两人,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一个是在乡镇基层计生战线工作近二十年、担任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六年的计生工作者。不敢说农村计生工作经验有多丰富,能力有多强,但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乡镇计生工作难做,乡镇计生干部真是难当。乡镇计生干部都有一肚子无处倒的苦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一把手对计生工作都十分重视。通过各级政府努力和计生政策的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已深入到基层。但是农村的一些群众多子多…  相似文献   

11.
基层行政成本为什么高?高在哪里?可能没有人认真思考过。乡镇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在分析行政成本高的原因时,很少会从上级机关找原因。但是不可否认,乡镇的行政成本高确实与上级机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面对上级指示:基层不能讲成本应当说,基层干部还是有成本意识的。因为大多数乡镇还比较穷,还是“吃饭财政”,“空空荡荡”是基层财政的真实写照。工作中,干部已经把行政成本降到了最低。但是,乡镇在面对上级领导发指示的时候,往往不计成本,很少有人关心完成领导的指示投入是多少,效果有多大。因为大家都知道,上级领导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2.
党委也有“编外”?在牡丹江市,就有这样一个“编外”党委。这个党委有1300多名党员,大部分党员是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遍布全市的各个角落。虽是“编外”,但通过4年的党组织建设,这个“编外”党委将流动性大、人员散的个体劳动者组织起来,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扶贫济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个“编外”党委就是设在牡丹江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的中共牡丹江市参加社会保险个体劳动者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审计人员在审计作业现场的廉政表现直接关系到审计的质量,更关乎审计机关甚至政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的形象。在现场审计中,澄城县审计局坚持以“人”为中心,用制度规范人,用规定约束人,用考核评价人,廉洁从审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坚持刹住吃喝风。以前在审计中有的审计人员存在在被审单位参加宴请的现象,局里及时规定城区审计一律不得在被审计单位就餐,这项规定出台后,受到大多数被审单位的欢迎,在城区审计中“一杯清茶搞审计,两袖清风回机关”已成为全体干部的自觉行为。在乡镇审计,吃饭一律上机关灶,住宿一律住单位,…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南漳县从 1999年开始在全县推行了乡镇政务公开。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官老爷” 成为 “小跑腿”   走进南漳县九集镇委大院,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大家”领导政务公开栏。领导该干什么、干了什么、干得咋样,“公开栏”前一目了然。这种把干部的职责分工、工作目标、工作效果都实行公开,让群众来评价干部的做法,促进了每位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老爷”作风让群众深恶痛绝,而全县乡镇部门单位实行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之后,办事人员戴牌上岗,提高了服务质量和…  相似文献   

15.
当前, 社会各界对乡镇机构和人员喊“砍”、喊“杀”声不绝于耳,一时间仿佛乡镇机构和干部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一些人的言论不乏偏激;一些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又似乎缺乏实践的根底,好听不中用;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讲话缺乏中肯。本人在乡镇工作10多年,说老不老,说年青也不年青,思想观念还不至于十分陈旧。面对这些风言风语,想想自己的工作感受,作为乡镇干部中的一员,有些话真是不吐不快。 一、农民负担———乡镇干部是罪魁祸首? 农民负担是千百年的话题,至今不能解决,我们从各类报刊、各级文件来看似乎都是乡镇干部惹的祸, 可从来…  相似文献   

16.
自 1997年起,乡镇推行了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工作,全面清退了临聘人员,分流了一大批正式干部、职工。然而时值 2001年,被分流的乡镇干部却开始大量回流。如湖南省沅陵县肖家桥乡, 2000年分流干部 11人,今年回流乡政府 7人;七甲溪乡 2000年分流干部 6名,今年全部回到了政府岗位。有的分流干部签订的分流合同尚未到期,便提前回到了乡政府。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受新一轮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工作的冲击。对新一轮市县乡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工作已经作了总体部署,分流人员为 20%的比例十分明确。但是,由于改革…  相似文献   

17.
从1984年以来,霞浦县相继从农村选聘95名干部充实到乡镇工作。这项人事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不端“铁饭碗”、不坐“铁交椅”的新路子。几年时间过去了,他们的情绪和心态如何?最近,我们对该县几个乡镇的30名招聘干部进行了调查和座谈讨论。现实表明,“追求进步,积极进取”是招聘干部现阶段的心理基调。在问卷调  相似文献   

18.
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基层任职是培养锻炼干部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选派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良倾向,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分流“多余”人员。有的机关单位担心抽走骨干力量,影响眼前工作的开展。所以对单位的拔尖人才不愿意放下去锻炼,推荐下派干部存在“平庸化、一般化”问题。有的机关单位借下派名义,把本单位本部门领导认为不听话、不顺眼、能力低下的干部下派到农村吃苦,达到“眼不见、心不烦”的目的。这些能力不强、表现欠佳,甚至是竞聘落岗的人员担任村干部,要么能力有限,工作力不从心,要么心存怨气…  相似文献   

19.
《山东审计》2000,(2):23-23
截止1999年底,全省已建乡镇审计机构2330个.配备审计人员5602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机构180个,人员240人,其中青岛市、潍坊市、济宁市乡镇审计机构和人员增加较多。全省乡镇审计机构累计开展村级财务审计、乡镇及村办企业审计、乡镇所属部门单位审计、干部离任审计、群众信访案件的专项审计等19375项,  相似文献   

20.
韩茵 《乡镇论坛》2014,(32):39-39
大学生村官被乡镇借调的现象始终存在.而大学生村官被截留有他们自身的原因.有些人当初选择当大学生村官就是因为工作不好找.先就业再说或者把当大学生村官当作一个向上的跳板。当乡镇要借调他们时,生活环境比在农村好,工作也相对轻松.他们自然乐意留在乡镇.而不愿意下到农村了。但大学生村官被截留在乡镇。关键并不在于大学生.根源却在于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