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特GT,这款诞生于1960年代中期的超级轿车,外形低矮,马力强劲,当初研制的目的就是要在传奇的勒芒赛场上力拔头筹。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福特GT一举击败了诸多强劲对手,将前三位的桂冠尽收囊中,并在随后三年中接连夺冠。今天,全新的2005款福特GT超级轿车有三种车型,其设计与工艺的巧妙透射出经典赛车的光芒。福特的“百年超级轿车”为公司以产品为先导的变革增添光彩,并将被作为福特品牌“2004年度汽车”的旗舰产品。“2004年度汽车”还包括将要推出的福特FIVE HUNDRED、Freestyle和传奇的福特野马,以及2005年推出的福特F…  相似文献   

2.
《东南置业》2004,(76):88-89
作为日本马自达公司的主打产品MAZDA6自上市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60多个奖项,2004年12月22日MAZDA6捧走了2004年度轿车领域唯一的“中国2004年度车型”大奖奖杯。评选委员会认为,MAZDA6丰富了中国中高级轿车消费的内涵,昭示了一种  相似文献   

3.
艾伦·穆拉利正式入主福特,他能否延续在波音公司取得的巨大成功,带领福特公司顺利走出困境,我们拭目以待。陷入大幅亏损的美国第二大汽车巨头福特公司9月5日宣布,波音公司前副总裁艾伦·穆拉利接替执掌该公司5年之久的C EO比尔·福特,出任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福特公司目前陷入巨大困境,继第一季度亏损11.9亿美元之后,今年第二季度,福特汽车亏损又达2.54亿美元。美国媒体评论说,现在的福特正经历公司103年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刻。福特计划将旗下阿斯顿·马丁、陆虎、捷豹等奢侈品牌出售,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强势掌门人。现在福特公司…  相似文献   

4.
七十多年前,当美国实业家亨利·福特沉醉于“T型车”的巨大成功时,作为其竞争对手的通用汽车(GM)公司却忍辱负重,潜心于市场研究,牢牢抓住人们的欲求心理,适时研制出低价格、高性能的新款车,一举占领了市场,从而导致“T型车”的停产和福特公司的暂时倒闭。福特的悲剧在于他不理解销售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忽略了质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因子,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看,GM公司推行的是“顾客主导型服务管理模式”——公司的技术开发和生产服务围着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转;而福特公司奉行的是“生产主导型服务管理模…  相似文献   

5.
福特汽车公司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98年50家业绩最佳公司,这是第一家上排行榜的汽车公司。去年,福特获利66亿美元,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汽车行业获利最多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福特的销售额并不是第一的情况下取得的。 “用非传统的方式去对待成本控制的每一件事,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改进,从而降低成本。”福特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许国祯先生这样解释福特公司成功的原因。 福特公司每年都给自己定下10亿美元的成本控制目标。即在相同产量的情况下,使成本下降10亿美元。结果,福特每年都超过预定的目标,19…  相似文献   

6.
让员工的社会公民权益在企业中得到真正实现,这样的“企业公民”肯定是无往而不胜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于1903年。问世初期,福特公司如同其它资本原始积累初期的公司一样,放任的吞噬一度导致了紧张的劳资关系,以至于达到互不相容的地步。这样的结果自然导致效率低下、公司亏损严重。福特公司第二代领导者的上任,带给了福特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7.
从20亿美元买一个商标说起 1990年初,美国著名的汽车工业巨头福特公司出资35亿美元购买了美洲豹汽车公司。局外人非常困惑,因为美洲豹汽车公司的总资产只有5亿美元。唯有福特的决策人心里明白:美洲豹公司以少而精的生产使“美洲豹”成为消费者心目中高档名车的象征,而福特汽车在世人印象里是大众车,福特一旦拥有了“美洲豹”,人们便会改变对福特的传统印象,福特便可借“豹”扬名、身价倍增。这是福特决策人的大气度,商标史上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8.
王颖 《英才》2004,(10)
合资近十年,福特与江铃这对在“革命困难”时期携手创业的合作伙伴,今年6月,传出可能会“分手”的消息。1995年,一直没有在中国拿到合资项目的福特,与江铃集团采用B 股 ADR 存托凭证的方式进行合作。1998年,在江铃完成 B 股增发后,福特公司持有江铃近3%的股权。在合作之初,福特曾经野心勃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2010,(21):24-24
在福特坚持“One Ford”的全球复兴战略大调整的收官之期,穆拉利的中国战略也愈发清晰——将中国提升到福特全球市场模块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来,并逐渐去除福特在中国的“六和”(负责福特汽车在台湾落地的汽车公司)色彩。  相似文献   

10.
杨晓东 《企业研究》2006,(10):63-64
引言 中国轿车市场目前的竞争已从价格战开始向售后服务领域延伸,并呈现出标准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特征。自2002年上海通用在中国大陆推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轿车售后服务品牌“Buickcare别克关怀”以来,相继出现了奥迪的“恒久关爱”,海南马自达的“金秋之旅”.奔驰的“星徽理念”.上海大众的“Techcare大众关爱”等轿车服务品牌或主题活动。2005年.通用以65.5万辆的销售业绩取代大众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这个成绩固然和通用在中国市场上定位准、车型新等因素有关外.上海通用首先推出的“别克关怀”售后服务品牌在通用力拔头筹的历程中应该说也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光伏产业刺激计划的推进,工业发达国家对光伏电池与组件的需求逐年增大,跨国企业纷纷把研发、采购重心转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今年美国英福特斥巨资在上海兴建了大型光伏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基地,进军可再生能源领域。日前公司总裁雷永以光伏工业为例,向众人描述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美好未来。政府支持催生市场空间英福特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成立之初专攻节电产品,以降能节耗为目的,当时公司已经发展得很好。那为何下力气从“节流”到“开源”,去研发太阳能光电产品并转化这项技术呢?因为十多年的市场探索,雷永看到了可再生能源的独…  相似文献   

12.
必须超越     
“一直有人在质疑我们在中国发展的步伐缓慢。”福特汽车集团总裁吉姆·帕蒂拉说:“我们希望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一个日益强大的玩家!”在中国汽车市场,德国大众已度过它的20周年庆典;通用汽车8年前在上海投入巨资,而今正陷入亏损挣扎;7年前,本田来到广州;5年前,丰田进驻天津;而福特在中国的轿车生产历史,才刚我们在中国的事业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位乐观的经理人表示,“我们也了解外在的环境,但是我们也知道自己要超越,如果你想成为主要的市场竞争者,你就必须要超越。我想,这个就是福特企业精神的一个表现。”来得晚,也许这不是什么坏事,…  相似文献   

13.
质量大事     
《大众标准化》2008,(1):54-61
“水立方”内部亮相;中国方便面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中国人消费掉的方便面占全世界的1/3;自主创新赢得海外市场喝彩海信、海尔彩电在第41届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分获大奖;一汽轿车召回部分马自达和奔腾轿车;新款悍马像蛤蟆……  相似文献   

14.
记录连连看     
《经营者》2010,(7):23-23
现在不应该再讲北美、欧洲了,福特全球的平台会把车子设计好,让北美、欧洲跟中国来共享。福特整个产品战略变得很灵活,全球产品战略很宽广——这也是Alan(艾伦·穆拉利)对福特公司做的最好的事情——集中全公司精力开发一部最好的车子出来。  相似文献   

15.
开发出T型汽车,曾经是美国福特公司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它的意义不在于生产出了为普通人使用的大众车,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诞生出来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这种大规模生产方式被称为“福特制”,福特本人也被誉为流水线生产的鼻祖。1903年,亨利·福特创办的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第一批A型汽车,接着,在五年时间里又开发出了8种型号的汽车。1908年生产出的T型大众车,第一次把普通的美国人对汽车的渴望变成了现实,从而在全美掀起了一场“汽车热”。T型汽车销售量的剧增,给福特公司提供了很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克莱斯勒公司曾位列“世界十大企业”。然而,在小福特掌权的福特公司中期,由于福特公司的迅速发展,克莱斯勒一时进入了亏损境地,最多年亏损高达1.6亿美元。此时,克莱斯勒想到了艾科卡。  相似文献   

17.
杨与肖 《经营者》2014,(22):128-131
打破旧世界,重构新体系,有多难又有多见效?况锦文用他在长马30个月的经历告诉你答案 2013年春天,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宝林收到了来自日本的投诉,时任马自达汽车社长兼CEO山内孝、马自达中国董事长兼CEO山田宪昭同时给他写信,投诉长安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向经销商“压库”,矛头直指合资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况锦文。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初,美国卡迪拉克汽车制造公司因市场萧条和同行业竞争剧烈而陷入困境。为摆脱困境,卡迪拉克公司决定制造一批新型轿车投放市场,与对手展开争夺战。显然,困境能否摆脱,竞争能否取胜,关键取决于新型轿车在市场上能否有竞争力,是否为消费者所喜爱。为此,公司领导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让“上帝”直接参与新轿车的设计。公司邀请拥有该公司产品的2500名消费者,让他们坐在轿车方向盘后面,不停地拨弄仪表盘上的开关旋钮、车门把手和安全带,请他们谈感受、提建议,公司设计人员则坐在他们后面认真  相似文献   

19.
企业间的竞争往往是势不两立,同行间的竞争更是你死我活,在这种形势下向对手学习似乎是不可能的,许多企业对向对手学习这个问题连想都不曾想过c然而在本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却想到了,而且做出了惊人之举。当时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公司经过调查发现,日本的轿车新颖、省油、廉价,其中五十铃公司制造同一类型的汽车,每部成本不到通用公司的一半,其市场竞争力远远大于自己c于是通用公司不仅实现了与日本人的合作,同时还派出公司精英到日本公司任职冲习管理经验c这样,通用公司不仅摆脱了危机,还获得了巨…  相似文献   

20.
高路 《企业天地》2003,(5):26-27
在中国市场上,“日本货”曾风光过。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家电市场曾经是“日本制造”的天下。当时,满街的轿车都是“皇冠”“尼桑”“公爵”“蓝鸟”。“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广告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