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霍桑深受清教思想的影响,由于清教主义自身积极性与消极性共存的复杂性,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是复杂的。认同、接受与怀疑、超越共存,他一方面肯定了宗教思想与价值,另一方面又批判了清教社会对人的精神的负面影响。霍桑的代表作《红字》表现出他对清教伦理道德的接受与怀疑。他的接受反映在研究人道主义及灵魂的再生方面,而他的怀疑则表现在揭示被清教伦理道德压抑的人性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红字》是19世纪美国杰出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人物、场景、结构、情节与传统的神话原型是一一对应的。这种对应更鲜明地向读者展示了小说善与恶,罪与罚等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3.
霍桑是美国19世纪前期最伟大的小说家,他深受美国自然神论思想影响,推崇道德和理性。其代表作《红字》宣扬了英明仁慈的上帝,表达了人类的价值观和幸福感,揭露并鞭挞了人类的罪孽,引导人们追求美善品德,救赎自己的灵魂,摒弃清教徒式的恐惧和绝望。  相似文献   

4.
自然主义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于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风靡一时,并迅速传入意、德、英等国,但此后不久就在欧洲销声匿迹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处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日本却几乎同时接受了自然主义理论。本文欲从自然主义在两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特点等方面来分析一下两国自然主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政教分离是美国政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页,它涉及宗教、政治、法律等领域内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宗教自由与政教分离在美国有一个提出、发展和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历史演变过程。大觉醒运所孕育出的宗教并存原则、宗教多元化使得任何宗教或教派被确立为国教从而坚持政教合一变得难以想象,而美国国父们的顽强努力最终使得政教分离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现代诗歌的先驱,其诗歌给当代研究者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本文旨在探讨她在诗歌中所表达的不同的主题和意象,进而揭示她的诗歌中爱情、痛苦、死亡与永恒的关系,并从宗教的角度揭示她生活的秘密,探讨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现代诗歌的先驱,其诗歌给当代研究者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本文旨在探讨她在诗歌中所表达的不同的主题和意象,进而揭示她的诗歌中爱情、痛苦、死亡与永恒的关系,并从宗教的角度揭示她生活的秘密,探讨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字》以17世纪北美清教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描写了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在波士顿经历的爱情悲剧。小说的成功之处得益于作者精巧的象征主义构思和对人物的深入心理描写。本文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来解析小说中丁梅斯代尔牧师的性格,探寻他命运最终毁灭的三部曲:自我的出窍,超我的惩治和自我的毁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美国的宗教为切入点,分析了美国宗教的起源及发展现状、宗教影响美国文化的内在原因,论述了美国伦理道德、美国政治文化及教育文化中的宗教因素。正是美国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文化特点使美国宗教融入了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良知是一种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王阳明的"良知学"将"良知"作为其思想的核心,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的道德修养的关怀。本文以良知为主线,通过对王阳明"良知学"的主要理论渊源的梳理、"良知学"的学理内涵的阐述以及对阳明后学的"良知学"的简要阐述来揭示出"良知学"的时代意义。"良知学"的时代意义就在于通过道德自律,人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达到知行合一,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在整个社会中就是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剖析《西游记》、《红字》、《天路历程》等宗教文学,从文学的视角对宗教精神进行探讨,并以宗教文学的例子对宗教精神内在的悖论:人性与神性、理性与信仰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霍桑的作品不仅荡漾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具有丰富的神秘象征和寓意性,《红字》尤其突出。它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心理挖掘,成双的组合的冲突及交汇出场亮相,分别交待出各人与红字相关的象征,如白兰是有形的红字,丁梅斯代尔是无形的红字,小珠儿是活的红字,齐灵沃斯是红字的制造者。作者通过红字的寓意,深刻反映了主人公的生活命运和社会的黑暗,从而将真实的人生加以升华。  相似文献   

13.
小说《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其中的珠儿对小说的结构安排、情节发展和其他人物的性格展示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的存在衬托了其他的人物形象,成为霍桑定位其他三位主要人物——海丝特、丁梅斯代尔、齐林沃思的参照坐标,是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4.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家霍桑的代表作,作者在小说中充分地使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象征符号红字"A"富有多重寓意,主要人物人名也意义深远。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红字"的多重象征意义,并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名的寓意作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5.
美国 1 9世纪最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 (NathanialHawthornel )深受清教思想、超验哲学和神秘主义的影响 ,善用象征手法 ,作品的主题复杂多义 ,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红字》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对红字A的象征意义的探讨 ,阐述了作品单纯情节之下多层次的复杂的主题思想。含蓄的风格 ,深刻的寓意构成了《红字》似真非真、似梦非梦的浪漫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从文学角度而言,宗教宽容理论对浪漫主义文学时期小说的读者和作者产生了较大影响。以《艾凡赫》为例,受到宗教宽容理论影响的司各特在这部小说中刻画了教会群体对教徒的宽容、部分基督徒对犹太教徒的宗教宽容和犹太教徒对基督徒的宽容,佐证了这个时期的小说反映了宗教宽容理论。  相似文献   

17.
网络已经成为基督徒交流信仰信息和传递信仰感受快速而有效的工具。采集不同类别基督徒QQ群中的聊天记录,借助ROST CM内容分析软件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挖掘并总结和分析其情感倾向性,提炼出各个QQ群的不同词性的代表性句群。以基督徒的精神需求为切入点,研究基督徒以网络传播为平台在信仰过程中产生的宗教情感,讨论了基督徒信教的背景和动机,总结得出宗教情感在基督徒整个基督信仰生活过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由于工业革命的出现,美国人的梦想产生了,即房子、工作、经济保障。要实现梦想,意味着疯狂地工作、忘我地牺牲和不断地进取。而21世纪的美国企业家们,则是将梦想成为与传统有别的、有变革精神的企业家。他们知道21世纪的企业发展模式需要重新思考,成功的企业家也需重新定位。当今,现代派企业家中,有很多人超越了时代。他们有二十个共同点: 1.视奋斗的过程为目标 他们都很清楚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以奋斗的过程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 90年代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发展的确使经济周期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周期本身。那种认为“新经济”可以消除经济周期的观点是没有现实依据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绩效预算再次在发达国家兴起,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先后实行了以成果为导向的预算改革。在这次全球性的财政改革潮流中,美国的动作最大,他们为此创建了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实施机构及具体方法,尤其是他们颁布了目前为止世界上惟一专门为政府绩效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