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好的道德环境能促进经济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建设良好的道德环境,需要优化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社会风气,还要加强道德实践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相比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道德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道德责任感淡化,社会价值观扭曲,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等。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发挥道德建设中制度的保障作用,构建"四位一体"道德教育体系,推进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同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3.
翟镇煤矿美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是通过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教育,确立全员"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四德"规范,弘扬"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五种善行,在全矿凝聚道德力量,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翟镇煤矿美德文化建设的基本架构是"一体四翼五项分支",基本原则是整体规划、继承创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基本路径是施"双德"建设工程、开辟六条"四德五星"美德文化的实施渠道、健全完善三项"四德五星"美德文化建设保障体系和建成文明道德服务的专业品牌。  相似文献   

4.
罗香妹 《全国商情》2009,(13):139-140
创建和谐媒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借鉴传统文化境界学说中的"天人合一"和"无迹可求"的美学观点建构和谐媒体的生态和话语状态,以促进媒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是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先进性的继续保持。而党员先进性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我们可以从制度建设和创新来加强党组织的管理职能、教育作用,建立和健全党内激励鞭策机制,当前要重视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统战工作必须为建设和谐政治文化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重视统一战线的优势,促进和谐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校风建设和长远发展。而对于学生来说,寝室是集学习、生活、休息、娱乐于一体的重要场所,建设良好的寝室文化能为学生学习和交流提供一个和谐安静的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通过讨论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就当前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对目前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道德精髓,具有其道德价值。可从传统节日的概念、特征出发,讨论实现传统节日道德价值的原则和可行性举措,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传统节日道德价值,为有中国特色道德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甚至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有三个基本和谐问题需要解决好: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0.
道德自律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驱力。培养大学生道德自律可以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创新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提高其道德素质,改变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滑坡现象,加快和谐校园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专业建设促进党建,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创新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本文依据"专业促党建,工学求结合"的工作思路,探讨创建学生党建"进专业、进网络、进企业"的"三进"工作模式,以有效促进党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蓉 《全国商情》2011,(2):42-43,71
"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市场经济背景下,可以通过加强合乎伦理行为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舆论环境,提升企业家自身的道德素质来促进企业家道德血液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坚实的智力支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努力发展和谐文化,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高校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无形指挥棒",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军",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平台"。要弘扬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不断创造智能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民主的育人管理机制;优化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创设高品位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高校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无形指挥棒",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军",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平台"。要弘扬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不断创造智能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民主的育人管理机制;优化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创设高品位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看,科技是促进道德进步的重要因素:为道德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引起思维变革,使道德更合理化;提出新的道德课题,促进道德完善。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建设中,我们应该处理好经济、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战略的提出,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准确理解"和"文化,辩证把握和谐价值取向的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至关重要;弘扬"和"文化,促进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战略的实施,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哲学,提高认识和处理思想文化领域复杂矛盾的能力,正确处理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培养和锻炼。学生党员参与和谐校园建设是培养其党性修养、牢固服务意识、提高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能实现和谐校园建设和学生党员培养的相互促进。文章从学生工作的视角分析了影响校园和谐的因素,提出了学生党员在四个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对大学生党员和谐校园建设作用发挥的运作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精神文化的有益补充,对大学生党员具有德育与导向、示范与教育、启智与娱情等优质的价值功能,可以通过探明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周"主题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建立涵盖"红色文化"实践环节的学生党员发展考评机制、创设党员"红色文化"实践基地继续教育机制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源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文化自信只有在践行中才能将自身效用最大化。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在传统文化视域中阐述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践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并在高职院校的语境中探讨以"1234"模式推动大学生党员践行文化自信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