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北京CBD传媒产业价值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传媒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中央商务区(CBD)是中国传媒产业最集中的区域,引领着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潮流。以CBD现有的传媒产业资源为基础,结合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原理,对中国传媒产业链模式进行分析。结论是应该按照价值链的逻辑顺序对CBD现有的传媒产业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中国传媒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河南与东盟产业合作的内外部条件日益成熟。对河南与东盟产业合作的现状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河南与东盟产业合作明显具有起步晚、发展快、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特点。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强对双方合作的引导,充分发挥企业在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形成更为明显的产业分工,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聚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特征是:贸易方式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贸易结构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广西对越南贸易依存度很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使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而且还促进了广西GDP的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双边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发展服务贸易、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与各成员国全方位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领域的合作向纵深领域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也不断推进。在资源逐步趋向紧缺,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双边开始日益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为有效拓展双边合作并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本文拟在研究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双边双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双边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关系表现为:货物贸易持续增长,贸易结构愈显互补性,东盟对华投资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投资,中国对东盟投资能力增强等多个特点。深化双边经贸关系的思路是:到2015年我国零关税基本达到全面利用;产品在东盟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双边初步具备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条件。中国应与东盟各国海关合作,提高零关税利用率以及开展国家营销,提升产品形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放松了对传媒业的规制,并引入激励性规制,着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跨媒体、跨国界的传媒企业。较短的成长周期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等因素使传媒产业被热捧为"朝阳产业"。而中国由于过于强调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传媒制度被界定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逻辑集于传媒一身。虽然中国传媒产业对内对外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产业雏形已经形成,但许多制约传媒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规制的突破来解放生产力,因此从规制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传媒产业的政府规制改革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从2006年起,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广西南宁已经成功开展6届。在此基础上,在广西南宁构想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园"可以实现中国—东盟双边或多边在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提高双边或多边政治互信、促进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和保护中国—东盟区域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8.
2014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议程已经开始,中国与东盟的发展趋势正朝着一个更为良好的方向发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大会上提出“打造中国-东盟未来的钻石10年”,值此契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越发深入。随着自贸区的升级发展,助力中国与东盟双方共同发展的产业园区也正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它的产业园区发展牵系着中国与东盟的未来合作,而建立在崇左市的中泰产业园区,成为了中国与泰国友好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东盟在数字浪潮的推动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现已成为数字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和东盟在推动各自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开展了签署高级别合作协议、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投资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的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合作、电子商务、数字人才交流等方面,中国和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已初见成效。在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以及数据产权管理规则不统一等阻力下,加快推动东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区域货币一体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要想实现中国东盟区域货币一体化,必须加快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步伐,建立中国东盟的双边互换和回购协议,建立中国东盟区域性汇率联动机制及早期风险预警系统等,最后由金融合作走向区域货币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成渝经济区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发展质量及速度必将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成渝两地不但要发挥各自工业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更要通过区域间的产业协同推动成渝经济区的集约发展:要利用成渝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相关性强的特点,重点发展“2+9+5”的产业集群;重点产业发展时要注意新产品的研发和区域内的互补;将产业布局和发展与城乡统筹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市场经济的自身规律,又要加强两省市各级政府的规划、引导、激励和协调,还要尽可能争取中央政府的支持、兄弟省市政府和企业的进入、媒体的造势和全民的自觉投入与参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东盟双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部分,农产品贸易、农业产业合作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互惠互利的重要合作方向。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方面存在产品同一性、主导产品品种少、结构不合理、加工业薄弱、品牌意识差等问题,对此,应该实现农产品出口多元化;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07年—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做了纵向和横向比较,并进一步测算了各产业分别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作为单一投入要素的Malmquist指数,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行业进行了要素分解,从而对人力资本投入对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以及各细分行业的人才战略实施情况有一个整体把握。结论认为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依靠企业内部的高强度人才招聘和培训是其中一方面,而更应从价值链重构、产业结构调整的视阈中开拓人才战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兴产业企业、商业银行的融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新兴产业企业目前的信用管理现状,商业银行对新兴产业开展信用评级的指标及内容等,以此推断泰州市新兴产业的信用管理状况。再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实际,提出政府、新兴产业企业、商业银行三方联动的信用管理对策,推动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市场的融合给电信业、电脑业、传媒业等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们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产品、新的业务的同时,也必将产生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必将引发世界传媒巨擘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的经济目标。本文正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在此经济技术条件下,要应对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我国传媒产业需要进行规模化发展;2.传媒公司的管理需要具有“平台意识”;3.“内容”是传媒产业的最终盈利点。  相似文献   

16.
市场机制主导、政府强力推动、产业兼并重组、官企民结合、特色资源带动等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区域间固有的差异性使各地文化产业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往往是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的结果。因此,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成功模式的学习,协调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互补关系,在借鉴的基础上坚持走区域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资本逐利性和要素价格均等化诱导世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周期性转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路径必然选择可持续协调发展,即: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在有条件的区域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做强做大内源型经济,做优做强外源型经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近期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并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剖析了内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由东部向中西部的制造业空间扩散逐渐明显,涉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部分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要素成本变化并不是驱动产业扩散的明显原因,集聚外部性的变化才是原因所在。引起多数产业空间扩散的主要原因是同行业企业的激烈竞争,而且拥挤效应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的体现更为明显。本文结果再次说明比较优势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尺度适应性,一国之内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地区间比较优势的变化,而是集聚外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国和东盟所处的产业化水平、产业构造和资源禀赋都存在差别,在单纯的市场规律作用下,很难实现中国—东盟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整体发展的最优。中国和东盟的各个国家都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和产业合作,探索产业协调的各种政策措施,协调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关系,使之形成互补和互动关系,发生共振和共进效应,完成资源、资金、劳动等因素的整合,在推进各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增进中国—东盟整个区域的整体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