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平 《证券导刊》2009,(48):95-95
从前有一个美国大兵从前线回国,他疲惫地登上一列火车,车上没有空位。突然他发现一位法国女士旁有一只狗占了一个位子。"女士,能否把你的狗拿开,让我坐一下,我很累"。"早知道你们美国人没礼貌,他是我的孩子……",没等这位法国女士说完,美国大兵走了,他在车厢走了一圈,仍没找到位子,无奈又走回那位法国女士身边。"女士,  相似文献   

2.
《投资与理财》2014,(3):110-110
大卫杜夫品牌创立人季诺·大卫杜夫(ZinoDavidoff)于1906年在沙俄基辅出生(现为乌克兰的首都)。他是家里四个孩子中的老大。父亲亨利(HenriDavidoff)是一名犹太裔烟草商人,家里原本在基辅就从事雪茄的销售。1911年俄国开始动乱,由于俄罗斯社会反犹太主义严重。他们便举家迁移到瑞士日内瓦。翌年在当地开设了第一间烟草店,而他的第一批顾客里有一个最响亮的名字叫列宁。  相似文献   

3.
《白领金融》2004,(4M):30-32
还没有见到李志亚时,就听朋友说,他属于很忙的那种人.从他身上你可以发现很多现代人需要的东西,很有思想很有内涵。的确,走进李志亚的办公室就看见他在打电话,手里的笔一刻也没有停。我坐在另一个办公室里等他,他三次从我身旁走过只能匆匆地冲我一笑.搭话的时间都没有。  相似文献   

4.
轮回的生命     
有位儿时一起玩大的朋友,高中毕业后,没有参加高考直接去银行工作了。两年后,因为贪污挪用了银行不动户的存款,适逢国家严打,被判九年。七年半后减刑出狱时,同龄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走上了平稳的工作岗位,相继建立小家庭,也纷纷有了孩子。我的这位发小,在他服刑五年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辛劳的母亲,在他出狱后,命令他娶了一位品貌平凡、做小生意的女子,又给了他家中仅有的二万元积蓄做生意。二十九岁,他家庭、事业开始起步,重新走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同我们相比,滞后了八年。  相似文献   

5.
本命年     
我们是天傍黑时到达红门寺乡税务所的。我给安顿在一个房间里正冷得不知如何对付时,一个年轻人将头从门边探进来问要不要木炭,说是20块钱处理的,他急着要赶回三泰山去,放往常给他30块他还不肯卖呢。我跟他走到院子里一辆四轮车前,车厢里果然藏着一大堆黑东西,忒便宜了!车厢上还放着一只竹筐。一切都似乎正为我准备的。  相似文献   

6.
王蓉蓉 《时代金融》2013,(22):56-57
背上放啥一个德国人、一个美国人和一个墨西哥人结伴到南美热带雨林观光,不幸被雨林里部落的人捕获。酋长说:"擅闯近来的人要受鞭刑。不过你们可以在背上放点东西挡一下。"德国人说:"我想在背上抹一点油。"抹了油后的德国人挨了10鞭,痛得动弹不得。墨西哥人说:"我什么都不放!"他站  相似文献   

7.
我要去迪士尼乐园看喜羊羊打灰太狼。当小学三年级的王同学,听到迪士尼乐园要在上海安家,他兴奋地喊出了这句让人大跌眼镜的话。但通过这话,不难看出喜羊羊在当下孩子世界里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施香美 《理财》2005,(11):22-22
一个成功的富商和一个罪犯回忆起他们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一看那双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道:“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我心里一动,改口说:“妈,我要布鞋好了.”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双皮鞋给了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也从此学会了撒谎.以后,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东西,我都会不择手段,直到我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9.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美丽、智慧、财富,你选择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选择智慧!由此可见,智慧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一位渔夫在最不佳的时节出海,常常都能满载而归。那帮年轻捕手们既羡慕又嫉妒,向他请教方法。渔夫说:“船多划几里路呗!”但是,小伙子们累得半死,回来后依然收获甚微。他们私下里叹道:“这老头,运气总比咱好!”渔夫的儿子长大了,也要出海。他问老爸:“你的运气为啥总是那么好?”渔夫说,“什么运气!你得学会看风辨云观水色,即使几片浪花,都有鱼的味道;很多技巧我说不清,你得自己去研究、去悟;这些东西掌握…  相似文献   

10.
正视鲜血     
孔颖 《银行家》2002,(4):150
美国为了自己和中东的利益,插手该地区事务. 美国人不知道如何在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寻求和平,却希望巴勒斯坦地区能保持相对的安宁.这样美国就可以站在阿拉伯人的立场上对萨达姆·侯赛因进行新一轮的打击.但是如果他们以为可以依靠沙龙推进和平,那么现在他们知道错了.面对巴勒斯坦一个又一个袭击事件,这位以色列总理采取了军事手段并使战争逐步升级.对美国副总统切尼来说,这个结局是美国外交关系的失败.如果切尼想继续他的使命,美国必须立刻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外国人眼里,他们很难理解中国人对金钱的态度,中国人的节俭是出了名的,但他们可以为了孩子而一掷千金;中国人欣赏急公好义,仗义疏财,周围人向他借钱时,哪怕他自己财务状况不佳,也要尽量满足借款人的要求,甚至连借条都不需要打一张,可是他对路边的捐款箱经常视而不见;中国人喜欢储蓄,每个孩子小时候几乎都有一个储蓄罐,哪怕第二天就要用钱,中国人在当天还是要把钱存到银行,这样才觉得放心,而在外国人看来,储蓄就是穷的观念,让钱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更大的财富,于是就有了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 他俩都是我中学的同窗。阿武黯淡得象卵石,文君鲜亮得象黄金。凡见过他和她的人,谁都不会将他俩搅到一块。 终于有一天,他和她同时叩开了我的门,文君挽着阿武的胳膊。阿武那五官有点错位的脸漾溢着幸福的陶醉,递上了溢红溜金的请柬。 三年后的一个休息天,我偶尔路过他们的弄堂,蓦然生出拐进去看看这对老同学的念头。 他们家的门半开着。还没走近那扇门,不堪入耳的骂声已经传来。“你这畜生!寻不到,我要你的死!”文君趴在床底下,纤细的十指犹如弹钢琴似地在象棉花絮一样的灰尘里翻腾,骂声伴着泣噎从这幽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法国人的共识。因此,"尊重教育"便在该国的幼教中大行其道,且收效明显——法国之所以能够培育出那么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先进的幼教理念:尊重教育。尊重幼儿的人格在法国父母眼里,再小的孩子也是有人格的,也是和大人平等的。所以,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校园生活里,大人都能做到尊重幼儿。我就见过两个  相似文献   

14.
少年时躲过纳粹屠杀乔治·索罗斯,现年67岁,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里;1944年,他同他的犹太父母终于成功地逃过纳粹的屠杀,几经辗转后,他们全家于1947年抵达英国。在英国期间,他曾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1956年,索罗斯移居美国,开始通过他自己设立和管理的国际投资基金会累积大量的财富并进而开始其货币投机的生涯。80年代中后期,他看出日本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价值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  相似文献   

16.
<正>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了十多年。那些年为了不让他受委屈,母亲执意不改嫁,也因此吃了很多苦才供他念完大学,他对母亲的感激无法言表。在异乡求学和工作的日子里,他时常给母亲写信诉说自己的计划、成绩和想念,并且一直在信中说:"妈妈,我爱您,我一定要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后来,他娶了一个城里媳妇,人虽然长得漂亮,却对他的母亲挑三捡四。当他想接母亲来住时,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母亲怕儿子受夹板气,干脆连去他那里的时间也少了。再后来,他的儿子也大了,他把精力花在教育孩子上,对母亲的关心极少,只是  相似文献   

17.
曹艳华 《理财》2020,(2):36-36
疫情防控阻击战,奋起正当时!这是漯河市源汇区审计局广大党员的心声与誓言。他们的行动践诺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被群众传为佳话。疫情就是命令,当源汇区委下达疫情防控“红色召集令”时,第一时间审计局的微信工作群就爆屏了,“我是审计人,我报名!”“我是党员,我要上!”……没有一个同志不发声,没有一个党员不报名。  相似文献   

18.
"希望将来的新农村家家户户都住高楼,村子里有公路,有服装店、超市,还有肯德基和麦当劳,家人能够开上汽车……"这是我们去广西的一个农村调研时,村里孩子用画笔描绘的自己心目中的新农村.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孩子的这个梦,就是美国现代化的农村,而事实上这与我所生活过的美国农场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偏远县城人民银行的员工。那天我正准备去上班,忽听到“咚、咚、咚”几声清脆的敲门声响起,我开门一看,眼前站着一男一女两个陌生人。男的约摸四十八九岁,身材消瘦,戴一副宽边眼睛,女的较矮,偏胖,脸色有些憔悴。男的心急,还没等我发问,便先开了口:“请问,您就是老李吗?”对于一个既没有事先约定,我又不曾相识的人来找,我心中直犯嘀咕:他们是不是找错人了?因为我们单位还有几个姓李的,说不定他们要找的是别人,而不是我。“请问您要找哪个老李?”来人见我心存疑虑,连忙解释:“我们已经问过传达室的人了,知道要找的人就是你!”我看他们心切,手里还提着一包东西,知道他们可能遇到麻烦事了,便说:“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到我办公室去说呀。”“去过了,去过了,我们都去过几次了,只是一直没找到你,听办公室的同志讲,你下乡了,今天听说你回来了,  相似文献   

20.
高远 《金融博览》2013,(1):20-20
国内朋友打来电话,咨询孩子出国留学的事情。我跟他说,留学还是去英美,语言便利是一个方面,另外,法国对待留学生都比不上对偷渡客,历来如此。法国人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偷渡到法国的人,可以堂而皇之地去政府机构领取至少两年的难民补助(大致每月三百多欧元),享受全年免费医疗,偷渡客如果自愿回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