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林明 《齐鲁粮食》2002,(9):32-32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粮食流通渠道逐步拓宽,各种成份的收购主体大量增加,粮食收购竞争日益激烈,给粮食购销企业掌握充足粮源带来了很大困难,粮食收购已成为制约购销企业经营发展的“瓶颈”。茌平县胡屯粮所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勇于开拓,闯出了一条促进购销、持续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粮食购销市场的放开,粮食购销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不复存在。不同形式的粮食经营主体纷纷介入粮食收购,对粮源的竞争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对于粮食购销企业,其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是走村串户灵活收购的个体粮贩。他们经营实力不尽相同,拥有的收购资金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遍地开花的个体商贩的整体实力和他们所掌握的粮源,已远远超过了相当一部分粮食购销企业的收购量。面对激烈的竞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压力不小。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粮食流通速度不断加快及粮食供应总量短期内难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从事粮食经营,仍然存在着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3.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下,粮食经纪人作为一个新的粮食收购主体,充分发挥与农户联系密切的特点,或常年收购,或规模种植,手中始终掌握着一定数量的粮源,成为粮食收购不可忽视的力量。新形势下,他们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合作关系。可以说,谁掌握了粮食经纪人,谁就掌握了新时期粮食收购市场的主动权。为此,各级粮食部门和企业要顺应粮食收购主体多元化、粮食收购形式多样化的趋势,想方设法与粮食经纪人加强联系,搞好关系,积极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扬州市粮食企业为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的,开展了以“诚信服务,谋求双赢”为主题的订单收购活动,促进了粮食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推进粮食购销迈上了新台阶。截至6月底,全市已入库小麦3.01亿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2047万公斤,占全市商品粮的80%,收购油菜籽2930万公斤,同时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收购小麦0.25公亿公斤,较好地发挥了粮食购销主渠道作用。(一)统一认识,诚信经营,牢固确立粮食购销企业市场主导地位针对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市场主体增多,粮食价格波动明…  相似文献   

5.
某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近日的粮食收购过程中,因当地金融机构出现电脑技术故障而无法提现支付给售粮农户.该企业想方设法筹集了一笔资金,连夜将钱交到售粮农户手上,实现了该企业在粮食收购前许下的"绝不拖欠粮农一分钱"的诺言.对此,笔者深为粮食企业的诚信经营叫上一声"好".  相似文献   

6.
■后期影响因素分析1、粮食市场放开,粮源竞争更加激烈。市场放开后,粮食收购门槛降低,多元化主体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根据有关方面统计,吉林省经批准取得收购资格的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近千户,占粮食经营企业的50%以上。另外,在收购市场活跃着大批农村经纪人,农村经纪人成为  相似文献   

7.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继续在粮食收购、掌握粮源、保障市场供应和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真正实现由“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的转变。笔者认为,强化粮食购销企业素质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发挥其市场主渠道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后,粮食收购市场化已成定局,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收购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多收购多掌握粮源,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1更新思想观念,果断走向市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额虽然仍然按粮食价格计算,但完税交粮还是交钱却由农民自主决定,不象过去那样非征实不可。粮食收购市场已经放开,农民所生产的粮食既可以直接抵交农业税,也可以就近卖给任何粮食经营企业或个人。农村粮食收购市场变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必须跟着变,一要变过去主要依靠党政部门催粮为主要依靠点…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务院对今年的粮食购销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和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谈些见解。   一、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对企业的影响 (一 )南方早籼稻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给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带来阵痛。国家规定:“适当调整保护价收购范围,南方早籼稻从 2000年新粮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此收购政策使南方早籼稻产区的粮食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第一,企业经营范围缩小,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下降。笔者对鄱阳湖区…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南皮县粮食系统在深化粮改的实践中,坚持创新、重在创新 ,促使和确保了全县粮改一步步向纵深发展。 1999年全县粮食购销总量 19700万公斤,实 现利润 205万元; 2000年粮食购销总量又达到 47600万公斤,实现利润 316万元,而且县 内所有购销企业没有出现一个亏损,创造了该县粮食工作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一、夯实基础,力图收购办法创新   敞开收购是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是粮改的核心,也是 粮食企业经营的基础。为抢抓粮源,他们在收购上实现“四变”,力图收购办法创新。一是 变坐门收购为下乡…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粮改的不断深入,国有粮食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面对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市场竞争充分而激烈的粮食流通新形势,国有粮食企业唯有快速转变观念,创新收购抓粮源,搞活经营增效益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一、改制后的国有粮食企业现状就四川省内江市而言,到2009年底全市有改  相似文献   

12.
国家粮食安全是通过保持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地位来实现的。掌握和控制较大份额的市场粮源是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市场国际化、粮食经营市场化的历史性、战略性转变新时期巩固和发展其主渠道经营优势地位的前提,也是推动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面对多元化的粮食经营主体和国外价廉质优的粮食的激烈竞争,建立国有粮食企业农庄是巩固粮油购销市场化条件下国有粮食企业在粮油市场上主渠道地位的有效方式。掌握和控制市场粮源的关键不在粮食流通环节,而在生产环节。“粮企农庄”是指粮食购销企业利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采取转包…  相似文献   

13.
需探索军粮供应的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购销市场化,使军粮供应失去了稳定的粮源从2002年全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消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以后,很快形成了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源不足,于是,军粮供应企业只好从民营、个体粮食加工企业或直接到私营粮食经销商手里采购粮源作补充。这样做至少粮食质量、数量没有保证。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实行的粮食收购“直补”政策,体现了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和对粮农切身利益的关心,农民普遍表示欢迎。但据湖北省各地农调队调查反映,农民对国家粮食收购“直补”政策的具体操作方式上,普遍存在如下的意见:一、目前,“直补”粮食收购通常是按各村中晚稻上报面积及历史粮食订购情况分解到村,由村向农户下订单。订单计划(特别是对种粮小户的订单计划)存在一定人为因素,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较快,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农户当年的中晚稻种植实际情况。有的农户有售粮任务,但无粮食卖,有的农户有粮食卖,但无售粮任务或售粮任务少。为了完成国家粮食…  相似文献   

15.
新疆夏粮收购即将开始,为保证粮食收购政策的落实,自治区政府对粮食收购提出要求,各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简化收购手续,方便农民售粮。要按照收购计划的交售数量及时兑现直补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利益。鼓励销区与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到产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主产区在确保当地粮食平衡的同时,要给销区和缺粮地区提供商品粮源。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全球粮食供求形势紧张、粮价一路飙升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粮价高位运行,粮食企业掌握粮源的愿望较为强烈,多元主体入市积极性仍然高涨,早稻收购市场抢夺粮源而竞争激烈。早稻收购呈现五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抓好粮食收购巩固粮食企业主渠道基础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努力掌握粮源,是粮食企业的首要任务。当然这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粮食企业也要搞好优质服务,做好耐心的宣传解释工作等。鼓励和发动农民把粮食交给国家,尽量使粮源掌握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手中,在平抑市场粮价、军需民用、救灾供应等方面,确保国家随时调得动、用得上。二、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粮食从我区种植优质粮食品种情况看还存在两个缺陷亟需解决:一是生产中高产与优质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目前由川内选出的优质稻品种及省外品种,平均每公顷产量比杂交水稻低15…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经济》2014,(4):10-10
云南省剑川县粮食部门在秋粮收购中,通过预约上门收购、流动收购、随行就市敞开收购、国有粮食购销公司与用粮企业联合进行收购等多种收购方式方便农民售粮,杜绝出现收购盲点。  相似文献   

19.
霍继刚 《齐鲁粮食》2001,(11):16-17
阳谷县第三粮食收储公司是以7个基层粮食收储站为依托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有在职职工300余人。为解决人员多、包袱重、亏损大的问题,公司广设购销网点,抢占农村市场,既扩大了企业经营量,又方便了农民售粮,今年收购夏粮4000万公斤,安排富余职工150余人。  相似文献   

20.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正在尝试的“订单粮油”,在市场化程度较高、交易规范、农户法律法规意识较强、粮油种植集约化的地区,无疑是规避风险,推动粮油产业化经营的明智选择。但对于生产量小且分散、农户逐利心切、法律意识淡薄的丘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讲,“订单粮油”只会增加粮食购销企业收购成本,无益于收购目标的完成。原因主要有三:观念冲撞。粮食购销企业期望通过“订单粮油”进入“保护价收购”逐步退出带来的理论上的“真空地带”(实际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其他成分的收购商是彼退此进,无所谓“真空”),以保持收购市场“老大”的地位。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