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方保护主义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保护手段也由"硬"转"软",由"明"转"暗"。对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效应分析,从短时期和局部来看有一定益处,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它造成了效率的降低,分配的不公平,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衰败和没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一个统一大市场,统一竞争秩序和规则,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地方保护能够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保护程度较高的地区,其区域产业竞争力并未相应提高。从长期看,地方保护导致市场分割和封锁,降低了区域市场化程度,阻断了要素自由流动,扭曲了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技术效率,实际上不是促进、而是阻碍了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形成和发挥大国市场优势、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是目前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对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现象,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称谓,但其基本特征都是地方政府通过不恰当地追逐本地经济利益,而导致的一个国家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分割和重复建设问题,以及进而出现的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和效果相背离的经济现象。本文探讨了地方保护主义的生成机理,对财政包干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与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财政体制是产生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并且从财政体制视角提出了治理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两大经济发展潮流中,地方保护主义成为阻碍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遏制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内地方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保护主义从表面上看是可以维护本地的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是不利的。文章在分析其表现、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探讨了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的消解思路。  相似文献   

5.
治理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治理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障碍1.思想认识上的障碍。治理地方保护主义的首要障碍,是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第一,贯彻执行治理措施中存在等待、观望心理。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身价越来越明确,利益主体意识越来越突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确能给地方带来一些利益,因而各地在贯彻执行国家治理地方保护主义的有关措施时存在等待、观望的心理,认为谁先停止地方保护谁吃亏,谁不搞地方保护谁受损。第二,是走入市场经济等同于独立经济、自由经济的思想误区。重视群体和区域经济利益,重视在不同经济主体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既有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也有西部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险业的发展也不均衡,呈现出东南向西北的梯度特征,这种不均衡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别。从全国保险业发展概况、主体竞争格局和区域发展态势三方面分析了中国保险市场现状,重点从市场特点、发展速度、竞争状态、主体数量等方面分析了6大典型保险区域的市场差别,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方保护主义与"三个代表"的内涵及其要求相违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于更好的坚持"三个代表"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本文从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制度建设、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在当前条件下,结合我国国情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统一市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统一市场建设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行政壁垒较为突出,市场竞争不充分和垄断力量左右着市场的现象明显,国内区域问市场整合相对滞后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应加强中央权威,提高中央政府协调功能;建立地区利益分享机制和协调机制;逐步推进以区域市场的建设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打破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目前东北三省的市场环境仍然不够开放,起码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为了防止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作怪,东北地区上上下下都要树立更加开放的观念,从长远的目标出发。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地方保护主义对我国国内统一市场形成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国内统一市场入手,从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规则三方面分析了地方保护主义对我国国内统一市场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