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广超 《时代经贸》2014,(6):223-224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内部发展的不断变化,很多企业开始实行了战略管理会计。本文阐述了战略管理会计含义及特点,总结了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之间的差异,分析了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之间的差异分析 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业绩的一种新型的管理会计系统。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它与传统管理会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从战略管理会计看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优势是企业经营绩效之核心。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内容适应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及竞争优势的培养。本文就企业竞争的层次及其与战略管理会计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推动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罗芳 《经济师》2009,(11):153-153
西方管理会计的研究在管理控制系统、成本会计、成本管理、成本动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特别是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引人注目。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的结合,它不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而是传统管理会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发展。作为决策支持系统,战略管理会计旨在提供关于企业外部市场和竞争者的信息,同时用战略的观点来看待内部信息,强调运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决策层制定战略。文章将从传统的会计管理到战略会计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的转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方海兰 《经济师》2011,(7):179-179,181
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战略管理会计的根本目标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支持的系统,只有通过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才能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拓宽了传统管理会计的活动空间,无论在管理观念上,还是在管理方法和内容上都有新的发展,弥补了传统管理会计"轻战略、重战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战略管理会计:企业竞争的现实需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全球性竞争加剧,企业不得不站在全球高度,选择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不断根据环境做出适当调整,以谋求企业与环境的协调与均衡,从而获取整体竞争优势。战略管理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传统管理会计更新观念,尤其是对战略决策信息的提供,要求提供更为广泛、更有用的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的应运而生就成为这种需求的必然产物。本文分析了企业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必要性,阐述了战略管理会计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旨在为现代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会计提供指导,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战略管理会计是将企业战略思想与会计管理相结合的崭新研究领域,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纵观整个会计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决定着会计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引进与完善。战略管理会计就是顺应了战略管理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将会计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从而开辟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8.
张素会 《经济论坛》2002,(21):60-60
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产物,是战略管理模式下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结果。战略管理会计通过了解为企业提供外部市场和竞争者的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实施战略计划,从战略管理需要出发设计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如何在新的市场和管理环境下,突破传统管理会计的框架,明确管理会计的特征、内容和方法,从战略决策信息的提供、控制过程和评价体系的设计等各方面支持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是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关键。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1.战略管理会计是一个动态系统。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根据企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管理会计已很难满足企业战略管理和要求.战略管理会计以其长期性、全局性、外向性和综合性为特点,从战略的高度,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对传统管理会计和传统财务会计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开拓性发展.本文对我国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可行性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蔚 《当代经济》2004,(6):82-83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分支,也是为了与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相适应而产生的新兴会计学科。客观存在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强化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其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业绩评价的会计信息与管理系统。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时间跨度大体是20世纪2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战略管理思想逐步纳入现代企业管理的范畴,战略管理会计也应运而生。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产物,是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的结合,是传统管理会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下的新发展。这一系列全新的管理理念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显示了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ed of a new coordinating mechanism in cyber-value chai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yber-coordinating mechanism, which is a mechanism between market mechanism and firm hierarchical mechanism. I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c point for setting up the system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cyber-value chain.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model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based on cyber-coordinating mechanism, and presents evidence from a case study that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disintegration on original suppliers and of reintegration on new suppliers in order to support our cyber-coordinating mechanism hypothesis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new model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 cyber-value chain.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跃东  江玉兰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23-126,139
国有企业改革非常重视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产权激励机制,但是,内部管理体系建设以及核心能力培育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影响到产权制度改革和市场竞争制度建设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战略性上存在的问题,更是阻碍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转化为组织绩效。因此,运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解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贡献,并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yHumanResourcesManagement,简称SHRM)简单而言就是系统地将人与企业联系起来,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政策及具体实践,达到获取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影响国有企业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并深入探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具备的职能,研究国有企业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可能的模式,进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标准研究,并建立了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国有企业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本光 《经济问题》2004,(10):71-72
就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基础进行了思考,认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生产力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人事管理学.  相似文献   

14.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为指导,主要从战略管理学的视野,运用SWOT分析方法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基本原理,在综合分析评价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归纳出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竞争优势的十个基本元素,提出战略目标选择和战略途径选择的思路,总结提升出畲乡新农村建设的景宁模式,并对完善景宁模式提出三个方面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oud-based systems in startups to answer how and why hi-tech startups use cloud computing, an overlooked question to date. Thus, referring to an extended version of Ross and Blumenstein [2015. “Cloud Computing as a Facilitator of SME Entrepreneurship.”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7 (1): 87–101] framework, encompassing issues of context and culture following Spanò et al. [2019. “Context, Culture and Control: A Case Study on Accounting Change in an Italian Regional Health Servi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doi:10.1007/s10997-019-09458-0], we analyse cloud adoption in startup firms and rely upon a case study of an Italian hi-tech startup. The case study allowed us to tap into the main issues relating to cloud implementation that is increased opportunities, reduced costs, scalability, access to global markets, and access to inter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The results offer interesting insights to the literature on cloud computing, and also have som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in that they better unfold the effects played by context and culture.  相似文献   

16.
Book review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 P. Dussauge, S. Hart & B. Ramamamtsoa John Wiley, Chichester, 1992, 215pp., £25 (hbk), ISBN 0-471-93418-6.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ransition drivers by reviewing four major strands of inquiry in transition studies: Multi Level Perspective (MLP);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SNM); Transition Management (T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s (TI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none of these contributions have so far provided a clear-cut classification of main drivers of transitions, as evidenced by the difficulty of practitioners in reaching goals as entrepreneurs, or policy makers in supporting economic growth. We believe that these theoretical streams share views relating the origin and drivers of transitions and that the analysis of the multi-level developments and systemic sub-processes by using the Integrative Propositional Analysis (IPA) allows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of transition drivers. By mapping causal relationships within each perspective and by developing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that takes in due account of overlaps between theories, we derived a new conceptual structur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ansitions’ drivers.  相似文献   

18.
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在探寻企业的本质时,将企业抽象为市场的对应物,抹杀了现实中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别(异质性),难以理解企业之间的竞争及企业是如何成长.战略管理学则倾向于重视这种差别,并以此为基点从理论上阐释了企业是如何获取并持久保持竞争优势以促进企业成长,但忽视了企业的同质性.本文则从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大型公益建设项目全寿命集成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将项目管理的三维结构体系和项目环境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大型公益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内涵和特点,构建大型公益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的系统模型。在以实现大型公益建设项目整体目标和整个系统最优化的前提下。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形成时间维——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集成、逻辑维——项目管理要素集成、知识维——项目管理知识和技术的三维系统和项目内外环境要素共同形成的大型公益建设项目管理空间结构。并对管理体系的运行机理及支撑条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Since its inception in 2001, the Center for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Studies (CGEE) has as its main activity the conduct of foresight studies in support of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rel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T&I policies and activities in Brazil. The methodology used by the center combine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Explicit and tacit knowledge is mobiliz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complementary or differentiated visions of the future.Most of the studies conducted by CGEE begin with data monitoring activities, making use of text mining techniques. One case study carried out by CGEE on the field of nanotechnology is presented. In this case, text mining was used at the first stage followed by qualitative techniques. Results were used to guide government agencies to fund nanotechnology R&D to help rai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everal sectors of the Brazilian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