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富民之本、产业之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业融合趋势更加显著,实体经济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需要对其有全新的认知和全面的把握。现阶段,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断分解和重构,数字经济驱动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消费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和多元化,以产业融合壮大实体经济成为业界共识。笔者认为,产业融合壮大实体经济既带来很多新机遇,也面临许多新挑战。以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加快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加快数字经济布局、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激发企业活力、提振实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是振兴实体经济和增强实体经济韧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通过全球发达国家主导,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人员自由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的分工、协作和相互融合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从作者自身研究出发,谈谈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产业模式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经济机理、发展模式.最后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技术推动了传媒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使得原本市场边界清晰的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可相互替代的产品与服务。本文在探讨传媒产业融合动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融合的路径,认为产业融合使市场边界发生变化,改变了产业竞争格局,形成新的传媒企业组织结构,促进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绩效和规制改革,并有效地拓宽了传媒盈利模式,催生新的传媒服务理念,这些最显著的环境变化必然要求我国传媒产业发展作出新的发展路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传媒产业规制。  相似文献   

5.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它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未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意经济时代的产业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意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分析了创意经济时代产业融合的类型,以及产业融合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创意时代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全勇 《经济前沿》2004,(10):39-41
产业融合将打破传统产业的技术边界、市场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的同时,也有助于打破区域边界,促进区域一体经的深入发展,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20,(2)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形态,这个过程就是旅游产业融合。文章主要讨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融合路径及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一是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二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三化"趋势,即集群化、信息化、生态化。准确地把握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产业集群化大势所趋。产业集群化是指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地区产业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格局,是一种产业的空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双向嵌入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地方产业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视角从单向嵌入观转向双向嵌入观,论证了跨国公司本地嵌入与地方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是一种相互嵌入、互动耦合的关系,提出了块状经济与链式经济有机融合这一新的全球经济模式,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了论证。在分析广东模式与浙江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前者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代表了产业发展方向;后者是指生产要素、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优化组合,代表了地域发展框架,这两个问题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是桃山区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经济发展立体框架,实现经济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斌 《经贸实践》2006,(6):30-32
温州模式、深圳模式、苏南模式在当前全球产业调整变化中已相互融合,最终都变成招商引资模式。以内源型经济为特点的温州,如今已经拥有了丰裕的民资和独具特色的轻工产业,但产业层次相对较低,开放型经济相对滞后,招商引资工作相对薄弱,这已经成为温州在城市间、区域间竞争和参与全球竞争的一种障碍。现阶段温州经济发展要走出困境,招商引资是最好的出路,因此温州开创了“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招商引资新模式。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国内外资本、先进技术、先进经营理念和更大的国际市场,拉升产业层次,促进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文章立足数实融合背景,将共生理论引入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在深入阐释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1—202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对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化、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间存在持续稳定的共生条件与融合基础,其融合发展的共生系统由共生条件、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以及共生环境共同构成,其融合共生模式主要表现为以高新技术牵引为动能的内源互惠型融合共生模式和以产业链和产业功能拓展为导向的嵌入一体化融合共生模式。(2)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历程呈现动态演进特征,主要经历了4个融合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以资源管理为重点),第二阶段为初始期(以产品服务为主线),第三阶段为变革期(以市场需求为平面),第四阶段为重构期(以产业转型为主体)。(3)2011—2020年,31个省域数字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现梯度差异特征,形成了“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空间格局,且...  相似文献   

14.
张晓宁 《当代经济》2016,(27):56-57
产业经济学是19世纪末期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要体现它的应用性特征,就需要把握好经济运行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市场环境,在大的背景下学习和研究产业的具体问题.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造了传统产业,对市场结构和产业的空间分布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因此,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探讨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和改革实属必要,是对产业经济学应用性的强化.  相似文献   

15.
北京现代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融合最早表现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所推动的电信、广电和出版等部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的进一步发展,产业融合逐步向产业经济的各个方面全面渗透。产业融合以产业之间的技术、业务融合为主要手段,以管理、组织融合为过程,以获得新的融合产品、新的市场和新的增长潜力为主要目标。产业融合是产业创新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6.
文化经济地理学:概念、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文化经济地理学在"新经济"崛起的现实背景和"新"经济地理学兴起的学术语境中逐步形成。文章首先梳理了经济地理研究中文化和经济从二元分立到相互融合、相互塑造的关系演变;接着聚焦经济行为和实践的文化维度,阐释经济行动者的文化意义系统和社会互动过程对经济的形塑作用;然后着眼于经济与地方社会的互塑关系,揭示经济活动与生产地和消费地的社会文化本底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建构,目标是提炼一个基于文化经济地理学视角重新认识"经济"作为文化系统和社会过程的系统性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语境研究的引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新知识生产范式下的知识创新具有系统性和互动性特点,大学与产业两大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融合和相互协同为知识创新提供了良好土壤。虽然大学与产业在互动合作中有着不同动机和诉求,但从经济、人才、知识和责任4个层面均可以找到大学与产业互动的有效结合点。传统意义上大学与产业的互动合作存在教育、科研和服务3种模式,而学科-专业-产业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是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与产业有效互动的新模式,能够在有效互动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播、创造和应用能效倍增,促进创新要素在不同创新主体间双向融合与协同。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产业融合的发展,众多行业在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发展中,不断进行重组、创新发展到更高的高度,产业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在产业融合的大潮中,农村经济走向发展新潮,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采用先进的技术,延长产业链,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形成了与旅游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相融合的发展新动态。农村经济演变成休闲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庄园、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其中休闲农业是现在盛行的形式,这些新的发展形式使农村经济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本文将对休闲农业加以重点阐述,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讲述,着重分析产业融合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以此探析产业融合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产业融合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发达国家重大战略、计划或行动中非常注重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培育,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清洁能源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以及融合发展多元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政策演进上,产业融合呈现出从崇尚市场调节转向将尊重市场调节与强化政府作用有机结合,从“抢占先机”转向因类制宜将“抢占先机”与“加速发展”有机结合,从全面扶持转向“重点突破”精准发力,从支持构建“创新网络”转向支持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等发展趋势。借鉴发达国家做法,结合中国实际,本文提出了加强战略谋划、缩短研发与应用之间的鸿沟、优化产业政策实施的时度效、促进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强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支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传统的研究由于模糊了产业与城市的边界而无法解释城市内部功能变迁和外部辐射扩张问题。城市、城市群本质上是产业价值链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市价值链。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因来自于城市价值链的空间重组、调整和转移;城市价值链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内部价值链、城市间价值链和全球城市价值体系,城市空间演化是城市内部价值链与城市间价值链共同驱动的结果。文章从价值链角度探索城市空间演化机理与增值效应问题,试图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