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在发展国际经济方面实行“走出去”战略。这一新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国际关系发生具有本质性的变化。在此之前,中国实行的是“请进来”和“接轨”战略。  相似文献   

2.
李焱 《首都经济》2006,(9):58-59
投资与贸易。“走出去”与“请进来”是对外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战略,第七届北京CBD国际商务节商务板块中的重头戏——“联合国采购洽谈推介会”。“中外商务参赞金桥峰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定于9月23目——24日在北京星河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它奉献给中外商界的将是一份投资与贸易并举、“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的商务大餐。  相似文献   

3.
李坪 《南方经济》2000,(9):26-27,17
本文为适应企业“走出去”开放战略的要求,对珠江三角洲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出了初步构想,探讨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骤、方式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我国正式确立“走出去”战略以来,愈来愈多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经济技术合作以及跨国并购等方式,逐渐走出了国门。2011年12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可见,“走出去”与“引进来”共同构成了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两大重要方面。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I临着的诸多问题,如产能过剩、资源紧缺以及贸易摩擦加剧等方面内容,均可以通过企业“走出去”来进行国际化的经营,从而找到解决难题之钥匙。  相似文献   

5.
面对国内外不同市场资源和竞争对手,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就经历了由充分肯定到饱受争议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国际化的提速,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的要求,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迎来了黄金期。近日,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从国际化经营、上海自贸区、互联网金融以及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等方面畅谈了他的发展思路。中国报道:国际化是中行最具特色的标签。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您认为中行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中行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全球服务能力?陈四清:中国银行是我日连续经营历史最悠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外国商品更容易进入我国市场,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中小企业来讲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内中小企业以往所能获得的各种保护也逐步消失,这加大他们的经营风险和困难,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加受到挤压和威胁。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应尽快转变观念,从原来以“引进来”为主的国际化经营策略,转变到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国际化经营策略。如果民营中小企业能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国际化经营策略,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国际化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对民营企业“走出去”实行国际化经营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民营中小企业选择国际化经营策略要考虑的因素 民营中小企业应在考虑自身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赵志凌 《浙江经济》2005,(17):42-43
“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走出去”的呼声正日渐响亮,从把产品卖到国外到在国外办厂设机构,从行销层面的简单“国际化”,到资本层面的“跨国并购”,走出去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战略。但是,外面的世界真的那么精彩吗?走出去能站得稳脚跟吗?  相似文献   

9.
王游 《南方经济》2002,151(4):66-69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我国国际承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从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方法等方面提出我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对策-应尽快完成公司制改革,朝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宏观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音频  高瑜 《山东经济》2009,25(5):121-126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因此,如何激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就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在分析政府作用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宏观政策的效应进行实证评估,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宏观政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取得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不断进行国际经营策略与营销理念创新.跳出传统的“先生产、后出售”营销思想.推出“先出售、后生产”的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带来营销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11,(10):66-67
国资委:央企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 国资委主任王勇近日称,多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可喜成绩,但央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央企要认真分析境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寻求对策,加以解决;要从体制机制和管理上下苦功夫硬功夫...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近年来,面对国际化的新形势,党和国家又不失时机地提出“走出去”战略。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在“走出去”战略实施方面亦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共累计批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825家,  相似文献   

14.
钟燕 《辽宁经济》2005,(3):27-28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中国入世之后,市场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出现了“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格局。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取向。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在一些领域能够与洋品牌相比拼,其中海尔和TCL的国际化经营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5.
蔡俊 《港口经济》2010,(6):46-48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4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支持我国相关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目前我国港口在“引进来”方面,通过引进国际化战略合作者,引进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同时,随着港口企业的发展,我国部分实力雄厚的港口将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外港口的运营。  相似文献   

16.
何啸 《江苏改革》2002,(5):29-31
企业国际化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内容,本着重对“走出去”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江苏是外向型经济大省,加快我省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至关重要。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省企业的国际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当前,亟需尽快确定我省加快企业国际化的工作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为了突破国家界限,向国外发展业务,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寻找更好的资源,实现分工、产品交换、信息传播和企业组织形态国际化,以追求更多利润的过程。企业国际化经营通常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一般先是在境内同国外公司开展合资、合作经营等业务,进而向海外出口产品或劳务,随着国际经营业务的扩大,企业将在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企业,进而建立国际生产体系和营销网络,而后成长为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就是企业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走出国门”才能发展自己国企要“走出去”才能发展自己。这是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走出去”的实践与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仅仅依靠我国自己的石油资源已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中央的正确决策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苏丹、哈萨克斯坦和委内瑞拉三大石油项目取得成功,并在世界石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走出去”浅略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和重视战略管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9·11”事件以来,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复杂。中国石油企业更应在变化的国际空间中找准方位,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提升“走出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资金的融通,实为扩大筹资和投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值得企业界和有关部门引起注意。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看,不少国家的证券市场正在谋求提高其国际化程度,以改善证券市场的结构,争取上市公司分布地区更广泛。正是由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要求,与海外市场“请进来”的愿望不谋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主要不是以我为主地向外输出资金技术及管理制度,而是要赶上世界经济的时代步伐,这就需要我们在“请进来,打出去”的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学会按国际惯例办事。整个80年代创办三资企业的实践过程,可以说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热身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