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惠民县是全省30个欠发达县之一,也是滨州市的重点帮扶县.结合全省“双30工程“和滨州市“突破阳信惠民战略“的实施,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园区,核心抓招商“的发展思路,苦干不苦熬,拼搏不等靠,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54.9%;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8.02%;其中国税、地税收入分别增长63.5%、39.6%,增幅在滨州六县两区中分列第二位和第一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在50%以上,保持在全市前3名.……  相似文献   

2.
惠民县是全省30个欠发达县之一,也是滨州市的重点帮扶县。结合全省“双30工程”和滨州市“突破阳信惠民战略”的实施,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园区,核心抓招商”的发展思路,苦干不苦熬,拼搏不等靠,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3.
汶上县是全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把干事胆识与科学态度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工业强县、化名县、生态优县”建设目标,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明确目标,务实拼博,实现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6元,增长11.7%;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9.98亿元,较年初增加5.66亿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地处闽中戴云山区的德化原是泉州市人口只有30万的经济欠发达县。199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5.8亿元,排全省69个县(市)的第50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299元,居全省第42位;全县县级财政收入 7732万元,是泉州市的财政小县。 四年来,该县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令人刮目相看。全县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9.63亿元,比1996年增长87.5%;地方财政收入增至2.137亿元,比增176.3%。已连续三年获得“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各县(市)的第13位。 在德化县域经…  相似文献   

5.
按照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朝着走在全省最前列目标加速前进”的总体要求,今年遵化市将抓重点、攻难点,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争先进位步伐。全年计划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63亿元,财政收入10.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和17.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营经济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三个亮点”之一,一直保持了持续发?A展的良好势头。自1999年以来,民营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2003年实现增加值3753亿元,占到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0.2%.,三分之一的县(市、区)民营经济纳税额超过地方财政收入的30%,全省  相似文献   

7.
望城县地处湖南省会长沙市近郊。2000年下半年,中共望城县委全会提出“建设省会大郊区,跻身全省三强县”的奋斗目标,确立了“融城强县”、“工业兴县”的发展战略,2001年1-11月,全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32亿元,同比增长3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增长44.4%,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武帝始置枣强县,因枣木强盛而得名。现全县总面积894平方公里,耕地94万亩。辖五镇六乡,553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枣强县是革命老区,历史上长期贫困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199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65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8元,分别比94年增长49.8%、18%和61.6%,是90年的6.6倍、2.8信和4.5倍。财政收入,在衡水地区11个市、县中位居第二;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139个市、县中位居第30位。一、农业发展较快,生产条件有了根本改善枣强县农业…  相似文献   

9.
茶陵地处湘赣边界,面积2500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辖26个乡镇(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和“老、山、边、贫”县。1994年全县财政收入仅4382万元,人平只有76元。1995年开始,我县以建立完整的乡镇财政为重点,大力推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与管理,县乡财政活力明显增强。1995年全县财政收入达6035万元,比上年增加1653万元,增长377%,1996年达8092万元,增加2057万元,增长34.1%,增幅居全省县级财政第三名。其中乡镇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2240万元增至1996年的5231万元,年均递增52.28%,为全县的改革、发展和…  相似文献   

10.
按照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朝着走在全省最前列目标加速前进”的总体要求,今年我市将抓重点、攻难点,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争先进位步伐。全年计划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63亿元,财政收入10.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和17.1%。  相似文献   

11.
四川全省63个革命老区县(市、区)分布在13个市、州,幅员面积19.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0.35%;人口2924万,占全省的33.4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674元,比全省人均少1774元;农民人均收入2471元,比全省人均少332元;地方财政收入人均178元,比全省人均少773元。受历史和现实多种原因的影响,老区与其他地区发展的差距在呈扩大趋势。为支持老区加快发展,四川省老促会将竭尽全力。  相似文献   

12.
德保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全县辖12个乡(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边境地区靖西、那坡县与百色右江河谷相连接的咽喉要道。近年来,德保县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广西县域经济十佳县”,2008年被评为“广西县域科学发展进步县”,2009年上半年,全县完成GDP11.76亿元,同比增长2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0亿元,增长89.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98亿元,增长39.6%;财政收入完成1.8936亿元,增长4.97%,实现了县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九五”期间,滨海的社会经济发展举步维艰,陷入了工业项目“零开工、零投产、零储备”的困境,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县(市)的排名均处于垫底位次,成了全省有名的经济基础薄弱县、贫困县。2001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民营企业,用民营经济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到2004年底,与2000年相比。全县地区性生产总值增长了74%;同口径财政收入增长了1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65%。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县(市)中的排名上升了近10个位次,还连续三年荣获全市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综合奖”。滨海的经济发展跨上了新的跑道,民营经济仍然是实现新起点上新跨越的强力推动主体。  相似文献   

14.
彭阳县地处宁夏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干旱多灾。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从固原县分设建县,是“三西”扶贫重点县之一。建县以来,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历届县委、政府抓住“三西”建设的有利机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扶贫攻坚统揽全局,坚持不懈地打基础、建支柱、增收入。促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82亿元、3.5亿元和724万元,与1994年相比(下同)分别增长了65%、45%、109%;粮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邹城市牢固确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和“工业立市”的指导思想,始终把工业的发展壮大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市场经济内在运作规律和宏观环境发展变化要求,突出区域特色,膨胀发展优势,着力实施“骨干企业扩张、高新技术先导、工业园区开发和发展环境优化”等四项战略,全市工业经济初步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由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发展新时期,是山东省政府重点培植的30个工业强县之一。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5.93亿元,增长22…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玉田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产业富县、环境立县”四大战略,强力推进非资源型经济发展,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特色发展、集约发展、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了全县经济的既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8亿元,连续四年位列全省县域综合经济实力30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柳群 《广西经济》2009,(12):24-26
“只有当骏马真正奔腾起来,它才会跑得又快又稳”。近年来的苍梧积极作为,科学务实,足音铿锵,活力进发,正如一匹奔腾的骏马驰骋在科学发展大道上。抓重点、克难点,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县经济增长动力日益走强。悄然间,在经济“战场”上不断孜孜努力、奋勇前行的新苍梧令人刮目相看,2009年1~11月,实现生产总值63.29亿元,同比增长25.喊;财政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23.67%: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平原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大力实施“进位提升、三年倍增”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9月份,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3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3.9%、22.8%.  相似文献   

19.
一、柳江县“十五”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质量提高 “十五”期间,柳江县按照“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3.6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14%,财政收入达到4.13亿元左右,“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8%,城镇化水平达到30.2%,比2000年的18%增长12.2%,高于全区同期增长平均水平。拉堡镇、穿山镇列为全国小城镇重点镇,百朋镇列为自治区小城镇重点镇,洛满镇列为柳州市小城镇重点镇。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志丹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重点工作,团结实干,共克时艰,全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八大成效书写了跨越发展新篇章。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1.08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14.01亿元,增长12.54%;固定资产投资56.94亿元,增长23.94%;农民人均纯收入4190元,增长21.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0元,增长25.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