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在《秘书工作》看到一篇题为《学会放弃》的短文,讲的是一个挑壶人经过一个小山坡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茶壶都摔碎了,挑壶人认为既然壶已经碎了,就没有回望的必要,于是不顾路人的提醒,头也不回地朝前走去。  相似文献   

2.
专注     
翟云峰 《乡镇论坛》2008,(36):M0002-M0002
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很有名的算命先生,人人都说他算命很准。但是偏偏有一个人不相信,于是就把算命先生请到了家里,想试试到底灵不灵。主人请算命先生吃完饭以后,拿出了一把名贵的茶壶,问道:“请给我算算,这茶壶什么时候会碎掉。”  相似文献   

3.
几个同学来我家,我下楼去买西瓜。走到第一个西瓜摊前,一个小女孩对我说:“叔叔,如果你要买西瓜,就等一等,我妈妈回家吃饭去了,很快就回来。”我本不会挑西瓜,这会儿也装模做样地拍拍这个敲敲那个。我问:“你们的西瓜甜吗?”话一出口便觉得这纯属多余,世上哪有卖瓜不说瓜甜的!  相似文献   

4.
排戏     
为了移风易俗,俺村里排演小品《铁巳盼于》。这是两口儿的戏,演好了.能从头乐到尾──寓教于乐嘛!村主任(大伙喊村长)从县里聘来个导演,导演和村长满村挑演员,挑来挑去还真挑准了,男的叫大郎,女的叫大美,都是过来人,演两口儿没问题。导演让大郎拿根根子当锄头.教一句“锄地归来懒洋洋”,大郎也就跟着学一句。乡亲们都乐了,说“棒”。“棒”O导演又把一个皮娃娃杵到大美怀里,教大美一句“人家的孩子热乎乎,咱家的娃儿冰冰凉”,大美也学了一句,乡亲们又咋唬:像,像!村长就一挥手:好,半个月让大伙看戏C半个月过去了却…  相似文献   

5.
《冶金企业文化》2006,(3):31-31
1631年,英国剑桥有一个做马匹生意的商人名叫霍布森,他在卖马时承诺:买或是租我的马,只要给一个低廉的价格,可以随意选。但他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只允许挑选能牵出圈门的那匹马。其实这是一个圈套。他在马圈上只留一个小门,大马、肥马、好马根本就出不去,出去的都是些小马、瘦马、懒马。显然,他的附加条件实际上就等于告诉顾客不能挑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其实选择的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挑选,被人们讥讽为“霍布森选择”。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通达     
于丹 《秘书工作》2013,(10):29-29
有一位武士,路过一间弓箭坊,看到橱窗里有一张很耀眼的弓,绷得紧紧的,弦上架着一支箭,从木质到雕花,一切都符合他理想中的完美之弓。武士立刻冲进店里,对老板说:“我要买橱窗里的那张弓。”老板说:“抱歉!橱窗里的那张弓是样品,不卖,能卖的都在墙上挂着呢,你去挑吧。”武士朝四周看了一圈,发现墙上的弓都不漂亮,松松垮垮的。他对老板说:“我多付你一些钱,  相似文献   

7.
故乡在开县一个偏远闭塞的小山村,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家乡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抢挑“金银水”。大年三十晚零点时,谁抢在别人前面.在干龙庙下面的水井里挑了第一担水,这担水就谓之“金水”;如果你是第二个挑到水,这担水就叫“银水”。挑到“金水”或“银水”,就预示着来年会挣个金山银山.如意顺心。  相似文献   

8.
快乐的密码     
《冶金企业文化》2009,(4):35-35
清晨,我去买菜。市场上有一位卖菜的中年男子,笑得让人觉得不买他的菜就欠了他的情似的。他给我挑了几个番茄,“四块”他说。我拿给他一张百元大钞。“我找不开!小姐。”可是我当时确实没有零钱。他说:“这样吧,你先把菜拿去,明天再给我钱吧。”我想了一下,说:“算了,我还是不买了吧,我明天一早要回乡丁,过几天才能回来,恐怕这样不好吧!”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发明大王爱迪生和助手们辛辛苦苦制作出一个电灯泡,叫一名助手拿到楼上去实验,但这个助手一不小心失手把灯泡掉到了地上,立时摔碎。爱迪生没有责备他。过了几天,爱迪生和助手们又制作出一个电灯泡,爱迪生还是请摔了灯泡的那位助手拿去做实验,这回那位助手稳稳当当地把灯泡拿到了楼上。  相似文献   

10.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歌唱道:“天地之间有杆枰,那枰砣是老百姓,枰杆子哟,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极富深刻的哲理: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高于天!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每个人也都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是非观去做事。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在做一件事情前会认真地问一个“为什么”、“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去做”;单位里偶尔碰上一个特别“较真”的人,同事还可能觉得这个人很可笑,领导则可能把他当“刺头”,甚至让他坐“冷板凳”。大部分人不愿意“问是非”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周易》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吕氏春秋:察今》:“不革其旧,安能从新。”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他们所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去陈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也一样,也需要去陈创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初次进入物业管理行业的时候,公司安排去服务前台实习,偶尔听到行业里奋战多年的同事调侃道:那些整天在服务处挑刺的“事儿妈”们,挑的不是刺,而是寂寞!这也难怪,“事儿妈”们自古就不受待见,少有人喜欢,男人见了闪。女人见了躲。而这些“事儿妈”越孤立,原则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14.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1,(17):38-38
做了30年电视之后,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失业”?不是杞人忧天,海信一项调研显示,电视受众有三个趋势:越来越老、越来越少、越来越挑。美国65%以上的年轻人已不看电视;业界断言:如果这个行业再不改变,退出历史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5.
蒋廷松 《乡镇论坛》2008,(29):38-38
黄大嫂的两个儿子有出息,都进了城,一个办起了遮阳帽厂,另一个开了家雨伞厂。但此后,黄大嫂一直忧心忡忡,日子一久,便病倒在床上。村里的乡亲知道黄大嫂的病因后,便去为黄大嫂解忧。邻居羡慕地对黄大嫂说:“黄大嫂,你真是好幸福啊!”黄大嫂说:“我有什么幸福的,我都快要忧愁死了!”邻居说:“我就不明白了,现在你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了,还有什么可愁的?”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黑人孩子跟着父亲去参观梵高故居,父亲告诉他梵高的许多画是价值连城的。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他问父亲:“梵高在世界上这么有名,难道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答:“不,恰恰相反,梵高是个连老婆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他又随父亲去了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他又困惑地问:“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17.
故事一:有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喝,他看到远处的浓雾,以为是水,却又不是。后来终于找到了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着,而且很清澈。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呆地望着,并不去喝水。别人感到很奇怪,就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个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然喝不完,所以我就不去喝。”  相似文献   

18.
刘航平 《人力资源》2006,(6X):56-58
企业内训中常常有这样两个场景:一个是企业外请来的培训师,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大家听得热血沸腾,且时而释怀大笑,可是听完后却感觉和企业的实际、自己的工作关联不大,留在脑海里的除了精辟的比喻和生动的案例外,再没什么了;另一个则出于贴近企业实际的考虑,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企业安排员工担任内部培训师,但要么是因为企业文化的原因,员工怕惹来招摇之嫌不愿意做内部培训师,要么是应了那句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有料倒不出”,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各种税费能尽早收拢,有些乡镇组织部分村干部成立“执法队”,于是便有了“林业执法队”、“土管执法队”、“计划生育执法大队”等等。这种滥用“执法队”的现象应引起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执法队”应是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被明文赋予其权力的国家机关,而这种“执法队”的人员往往是临时抽调的,甚至有个别是社会闲散人员,根本没有执法资格,更谈不上是否持有执法证了。“执法队”在工作中,往往是“三分道理,七分蛮”,谁不交钱就是“刁民”,谁不交钱就对谁搬电视、牵牲畜、挑谷挑米,有的甚至拆房子、动用“武力”,迫使…  相似文献   

20.
党委办公室要真正做到有效执行,需要“不讲价钱、不需督促、不拖时间”: 一是接受任务不讲价钱。要讲忠诚,把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作为第一品质来陶冶,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要讲奉献,处理好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任人难任之劳,承人难承之重,挑人难挑之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