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秀海 《理论观察》2008,(1):158-159
当代的大众文化现象光怪陆离,网络、有线电视、数字化(图像、视频、音频)、多媒体、电子邮件、光纤、卫星、移动、虚拟现实等诸多崭新的传媒给大众文化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电视传媒对于大众文化来说,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既是载体又是接受的对象,电视文化的发展对于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的流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约翰·菲斯克是当今西方有影响的传媒学者和大众文化理论家,他深受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传统和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同时又能广泛吸收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开创了电视研究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观众如何解读电视,观众在解读过程中怎样创造意义、快感和社会身份,观众的角色和价值何在,这些都是菲斯克电视理论的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3.
品牌是市场竞争成功的标志,是市场对产品综合素质特别是产品特色的认同及肯定.品牌是电视传媒的无形资产,也是电视媒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电视传媒个体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独特的、新鲜的、有兴奋感、吸引力和有文化品味的电视节目奉献给观众,因此如何创办有特色的电视节目并使之成为品牌,已成为电丰析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成长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则被冲到生活的边缘地带,大众文化的现实和精英文化的理想成为主要的对立局面.大众文化的存在及扩张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对待这一局面的合理态度与选择应是:坚持"大众"的现实和"精英"的理想,由精英文化来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正处于新一轮经济振兴的攻坚阶段,"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要重点发展文化旅游、 新闻传媒、 出版发行、 网络信息、 演艺娱乐、 影视制作、 动漫游戏、 印刷复制、 工艺美术及节庆会展等重点行业,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龙江振兴发展的新支柱产业.未来黑龙江省应突出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加强规划引领,加速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释放大众文化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在工业化、商业化在西方社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是与严肃艺术和精英文化相对立的通俗艺术、流行文化。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类似于西方社会的大众文化现象。从本质上说,大众文化是借助现代传媒,依照市场运作规则批量生产,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的一种具有娱乐性、流行性、消费性和广泛传播性的当代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西方的大众文化,具有截然不同的气质和魅力。第一,在文化交融中,挑战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中国大众文化破茧而出,不断发展。第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在渐趋成熟中彰显了共性。第三,中华传统文化根及其基本思想的作用,中国大众文化在发展中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契合。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日益勃兴,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空前的转变,由思想纯一、万众一辞到趋于对话和交流。转型期的各种困惑也使人们有着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的必要。加之总体上趋于多元和开放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我国的谈话节目也随之应运而生。可以说,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是在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交融整合、碰撞互渗中诞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热点之一.促进文化消费不仅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还可以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效结合起来.郑州市的文化消费水平不高,与收入的发展不成正比,另外还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提出了增加收入、增强社会保障、培养大众文化市场以及提高居民的辨别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大众文化,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30年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它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一起主导着当下中国文化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要文化形态之一。这种文化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代化传播技术等方面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通过大规模的日常的信息传递、观念传播成为消费社会发展的巨大助推力的同时,也被消费社会所创造的特定场域所改写。电视讲坛类节目《百家讲坛》作为传媒消费文化的一个范本,是媒体成功运用现代传媒消费进行节目运作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伴随当代传媒产业的蓬勃发展,暴力也成为影视艺术基本的叙事类型及消费主义文化日趋盛行的现实语境。"电视暴力"是作为"媒介暴力"的一个子概念存在的;从文化传播看电视暴力,其覆盖面大,且易于接触;电视暴力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巨大而深刻。要从制作者、传播者和观众三个方面的自律出发,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影视分级制。  相似文献   

13.
<正>台湾地区电视传媒产业起步较早,始于1962年,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如今,台湾电视产业由原来的三个电视频道快速成长为今天的一百余家电视专业频道。电视早已成为台湾民众社会生活、文化娱乐、政经资讯密不可分的重要来源,其文化与社会影响力之巨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传媒的不断发展,地方台的质量日益提高,已经逐渐成为了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然而在地方台电视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被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地方台记者采编方面,本文就这些问题做出具体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光辉 《魅力中国》2011,(1):164-165
世界范围内的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化已经成为一种风潮,推进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是我国广播电视应对国际传媒激烈竞争、优化内部结构、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河南广播电视实现集团化、开展多元化经营是实现河南广播电视大发展和新跨越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传播媒介发达的时代,学校文化应明确定位于精英文化.与精英文化对峙的是大众文化,时代呼唤学校文化涵养文化主体的核心价值观,并使学校文化成为精英文化的精神守望者.  相似文献   

17.
赵曜 《新西部(上)》2009,(8):151-152,125
日本漫画作为大众文化现象之一,它贴近大众生活,能够满足人们对这种特定文化的渴求和对闲暇空间的利用,并具有通过现代传媒进行传播、模式化、易复制、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广泛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因而,它具有独特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秦芳 《北方经济》2009,(2):16-17
伴随着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现代传媒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品牌经营时代.品牌就是媒介的形象,是媒介竞争的有力武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视传媒的品牌传播超出一般的生产制作经营和市场营销,而是代表着电视人与受众在交流时所传达的一整套核心价值观.同时品牌传播是与市场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电视传媒应意识到品牌对自身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传媒间竞争的加剧,如何在电视实践中不断捕捉变换着的电视形态,如何高屋建瓴地抓住电视节目形态的细微变化,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学术见解,并能指导电视节目实践,成为当今广播电视学术上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一个庞大的新兴的产业正在悄然兴起,这就是传媒产业的迅速壮大。除了新型的电视、影像等立体传媒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之外,传统的平面传媒产业——图书、杂志和报刊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歌猛进占领着广大的市场。特别是进入WTO之后,国际市场的传媒巨头肯定不会放过中国这个最大的潜在市场。那麽,传媒企业的重组与合作实际上已经提到了日程。笔者在对北京一些出版企业的价值评估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