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中国经济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到2011年,中国大陆GDP总量高达47多亿元,位居全世界第二的领先位置,从可比性价格进行计算与上一年增长了9.2%.历经33年的增长,中国人民生活水准实现了十年翻一番的伟大创举,然而,与美国在实现这一突破性发展上却花费了30年的时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被全世界所瞩目,是公认的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接下来,文章针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进行解析,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在这个时代节点,全球经济兴衰可能正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再创奇迹。王女士生长在中国东南部的贫苦家庭。她7岁的时候,正是30年前中国开始实行改革时。当年12月,中国领导人觉得该是实行对外开放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赵晓 《商界》2009,(10):88-89
以增长来看中国房地产,则中国房地产的增长速度在相当一段时期是最快,史无前例性的,其成就必须肯定。  相似文献   

4.
谭小兵 《大经贸》2005,(3):58-60
麒麟啤酒于1996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一直以来都是默默耕耘,不事张扬。眼见中国啤酒市场的风云激荡,终于,麒麟也开始“发威”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多年来关于“中国奇迹”的争议,对其中的中国奇迹是否出现、奇迹之源是什么、奇迹能否持续等三个问题以事实为依据,就事论理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作出了肯定性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未富先老”的中国式老龄化,之所以让世人惊恐不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其历史根源以及缺乏与之相适宜的养老体系。“未富先老”的中国式老龄化反映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奇迹。我国目前规模巨大的老龄人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人口预期寿命革命引起的,而健康奇迹则是符合当时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健康体系的伟大成就。中国健康奇迹成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式老龄化这一“中国之问”,而要成功实现中国养老奇迹这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之治”,同样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符合国情的养老体系。然而,适宜于“未富先老”国情的中国式养老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而非资本为中心,汲取健康奇迹的宝贵经验与医疗体系市场化的惨痛教训,重塑公平适宜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有为政府、有爱家庭、有情社区与有效市场更好地结合是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刘芊 《商务周刊》2008,(7):93-93
《财富的诞生》一书试图通过检视人类历史,总结出财富发展的规律。作者认为,四大要素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可靠的财产权、科学理性主义、现代资本市场,交通与通信技术。书  相似文献   

8.
《商》2015,(10)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全球形成了以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和组织(APEC)为主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东亚国家陆续创造东亚奇迹,伴随的中国的崛起,中国与东亚一些国家存在着领土主权争端,历史遗留问题和经济贸易摩擦等诸多问题,成为影响中国与东亚共同发展的重要障碍。解决好上述问题对于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只要中国经济延续稳定的发展趋势,其总体规模超过美国也是现在能预见到的。如果中国能够居安思危,成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未来二、三十年有望再次创造奇迹。世界经济目前正在复苏。虽然经历了2009年全球经济下滑2.2%之后,2010年实现了3.9%的增速,但是复苏的根基尚不牢固,发达国家高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本大地震、通胀压力加大等多重不确定性,对经济造成下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三条基本经验:融入全球化进程是时代潮流和社会主义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要把坚持独立自主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两者结合起来;必须选择与本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全球化融入模式。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三条基本经验:融入全球化进程是时代潮流和社会主义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要把坚持独立自主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两者结合起来;必须选择与本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全球化融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衰退,特别是严重衰退时,可以看到到处是供给,而需求却无处可寻;有愿意工作的工人,却没有足够的工作机会;有完美的工厂,却没有相应的订单;开设了商店,却没有顾客。"(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萧条经济学的回归》)难道我们真将不期而遇这样的场景?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斌 《财贸经济》2001,(12):16-20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快,同时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已成定局.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和重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和调整的方向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达到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一个既十分紧迫又极具挑战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展望203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是否可以进一步持续?中国未来增长来源是什么?2030年中国是否能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如何形成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如何形成世界最大的现代产业体系?如何完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以及建设世界最大、最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15.
龙永图 《市场周刊》2004,(21):44-45
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当今国际经济形势有三个重要特点: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二、跨国公司作用越来越大;三、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高度概括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反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投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大潮流。  相似文献   

16.
17.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正在加速腐蚀全球的实体经济,也给中国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减速势头超出预料。可以确定的是,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历史性关口,  相似文献   

18.
非典带来的问题的确非常严峻,其中最要命的是,二季度内因为合同减少而导致50亿美元利用外资和200亿美元外贸出口的“空头(股市术语,相对多头而言)”期权,一旦真的兑现,就要将中国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砸下2个百分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2003年中国经济的确命系外经贸。正是这些分析出来朴实的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经济面临着一道大坎,甚至我们希望自己的分析是错误的,但我们无法说服自己-当一只鸵鸟,然后把脑袋伸进沙子里。  相似文献   

19.
经济便于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它同时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通过对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影响的深入探讨,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迎接全球化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一片萧条的阴影笼罩下,仍保持了7%以上的经济增长,但外需的减弱已明显对我国经济产生不良影响。预计2002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将更加严峻,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也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