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略论中国古代“儒商”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商作为我国传统价值中对商人从经商业绩到品行修养上的至高荣誉,在中国历史上只是一种特殊而偶然现象,产生于春秋晚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发展而成为正统统治思想之后,由于其无视商业对社会的作用,鄙薄商人。使士商长期对立,因此从秦汉一直到宋元时期,儒商销声匿进。明清时期,随着责本主义萌芽和商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的日益重要,士大夫开始改变传统看法,出现了士商合流、弃儒就商的新情况,因而儒商又再度出现,并一直延续至近代。  相似文献   

2.
所谓"儒商",不是"儒"与"商"的简单叠加,不是用儒家思想"指导"经商,也不是商人机械地按照儒家思想规范职业行为,而是有其特定的指代。经过长期的积淀,其精神内涵已约定俗成,形成了大致稳定的群体特征。"儒商"是"儒"和"商"在儒家的事功思想和德行思想的双重影响下,以及中国传统社会商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担当的共同作用下的有机结合,有其特定的内在逻辑和确定性。对"儒商"一词的运用,应在准确把握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有着更为明确和稳定的指向。  相似文献   

3.
论儒商     
近些年来,“儒商”一词频频出现于报刊电视等传媒中,人们常常把那些既有经商之才,又有良好的文化道德素养的商人称为儒商。不少企业家或商人也以儒商自励,立志做现代儒商。可以说,“儒商”已成为当代中国商品经济和商业文化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现实呼唤着理论的解答,什么是儒商?儒商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什么是儒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要"以德治国","以德治商"则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德治商",弘扬我国商业伦理传统和道德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商业伦理传统源远流长,其主脉是儒商传统.儒商就是有文化、有道德的商人、企业家,而儒商精神就是贯穿在我国商业传统中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阐述了儒商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弘杨儒商精神的现实意义.指出儒与商的结合源于古代士的生存压力和宋以后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并结合当今商界道德沦丧的实际,着重强调弘杨儒商精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士魂”与“商才”:儒商文化内涵界定问题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疏解儒商文化的现代转型意义,必须对"儒商"及其品格进行理论辨析。一要从儒学流变角度来分析儒商之可能,做到"儒商"的名至实归、名副其实;二是对"儒商"品格作一内在分梳,疏释"士魂"与"商才"的应该具有的理论内涵,从而纠正有关儒商文化方面的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看法。  相似文献   

7.
儒商研究应侧重于当代儒商。当代儒商在本质特征上是现代商人、义利并重与文化素养的和谐统一,其构成要素应包括“贾服儒行”的职业观、奋发精进的企业精神,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宏扬传统的企业文化、正宗的企业家与相当的企业规模。另外,传统上将儒商界定为所谓的商人,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其实,儒商是“行商”与“行儒”的有机统一,归极结底它是一种特质的商事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早期商业史上,豫商曾经叱咤风云。豫商的崛起,依赖于河南良好的地理条件、和睦的经商氛围及财神崇拜给予商人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9.
跋涉商海,你是否忙得忘记思考,那么就让"商人驿站"为你呈上心灵鸡汤!做人是一门艺术,经商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要运筹帷幄,就需加以体会和感悟。从表层来看,做人与经商是两回事儿,做人要诚实,经商则多变。但诚实中不妨有些灵活,多变中则不可失根本。实际生活里,具体工作中,人道商道不可分割。一个是笔,一个是颜料,结合得好了,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先说经商。常言道,无商不活,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已成为大趋势,商人自然大行其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  相似文献   

10.
学者们对儒商的理解与界定存在多种不同的视角,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二十年来学者们对儒商的理解和界定进行了分析和归纳,认为主要有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儒商即从商的知识分子、儒商是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商、儒商是奉行儒家伦理的德商、儒商是好儒的商人、儒商是怀抱经世济民理想的商人,并逐一作了辨析,以期能够深化对儒商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广府商人、潮汕商人与客家商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府商人、潮汕商人及客家商人是粤商最主要的三个分支,他们来源、分布不同,个性、特征、发展阶段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试论潮商     
潮商拥有很高的经商天赋,凝聚力强,善于把握市场,长于稳健经营。但潮商也有盲目排外、缺乏现代管理观念、缺乏品牌意识及不善资本运营等局限性。潮商数量多而规模小,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尚不能居于重要地位。振兴潮商必须克服其局限性,拓宽用人之道,增强品牌意识,加强资本运营,积极进入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发的大潮,催生了新一代的广西商人,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战略、东盟商务圈的核心地位给广西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广西将进入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新的发展时期。通过分析广西的投资优势得出,桂商将迎来新一轮的大机遇、大发展,新一代的桂商将在广西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走向历史前台,成为一支即将崛起的商帮。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文化看中国商人的诚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信任属于社会伦理的范畴 ,而中国文化中的儒教思想对于中国人具有千余年的影响 ,其作用不亚于韦伯在其著作中所重视的宗教伦理 ,甚至于在宣扬处世哲学方面尤有过之。儒家伦理中的“家庭观念”与商人的“诚信”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哲商是以高度的哲学智慧指导企业经营的新型企业领导者,即"哲人 商人"。哲商是工商业迅速发展、商人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产物,也是企业管理从制度化到人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黄福华的《哲商》让我们看到,哲商从形式、内容、价值观念、法制观念、传播功能等方面创新了企业经营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的商业伦理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商业伦理体系,形成于商业经济繁荣的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商业伦理,以儒家思想中的"义"与"和"为核心理念,提出了道德规范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从而形成完善的商业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区域商人形象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商业环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桂商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研究区域商人公众形象的形成机制,探索区域差异对公众形象形成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区域商人公众形象认知存在区域中心主义倾向,本地公众对本地商人会给予更为积极的评价;区域商人媒体形象呈现正向影响公众形象认知,区域商人公众形象认知会高度影响公众的行为倾向;不同区域公众的商人形象认知建构来源存在差异,本区域公众会受媒介传播感知和人际传播感知的双重影响,而其他区域公众则主要受媒介传播感知影响。研究结论为区域商人形象塑造和提升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法治进程中,商人行动对理性规则秩序的促动是显而易见的。商人行动使商事理性规则产生了其独有的外部特性、内在价值和创设方法。这些规则作为形成理性法的内核,不断地推进着法治秩序的发展。商人行动促生了商事规则所独有的自发性、习惯性和社会性等外部特性,并体现出其内在的多元化理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以文学手段描写了商贾市人正反两面典型形象.对诚信的宋清之类的普通商人进行了讴歌,对那些唯利是图之“另类市人”进行了无情讽刺与鞭挞。柳宗元还主张廉吏行商,从而进一步倡导了“明而诚”的商贸观。这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徽商的社会流动,有不同的类型和条件,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激活了徽州人营商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给古老的徽州带来了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