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具有言简意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特点.但有些成语来源于典故,含义比较复杂,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褒贬不分,搭配不当.笔者列举了几个经常被误用的成语,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樟文 《秘书》2012,(6):38-40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一般都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公文中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增加公文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提高公文的社会效益;但如果使用不当或错用,就会成为败笔,有损公文质量甚至引起误解。笔者结合公文写作实  相似文献   

3.
李文杰 《中外企业家》2009,(4X):178-179
比较《德伯家的苔丝》两个翻译本,即张谷若和吴迪的翻译本,发现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汉语方言和成语的使用,句法结构的选择和风格差异。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特别是一些成语典故,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和积累起来的。这些词语由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非常凝练,简单的几个字,就能十分准确、甚至十分精妙地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最近从一篇文章里看到,受中华文化影响很深的日本,至今也还广泛地使用着如“四面楚歌”一类的成语。  相似文献   

5.
孙莉 《秘书工作》2006,(7):44-45
“差强人意“是一个在各种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的成语,但是,对于它的理解和运用,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出现了一个颇为尴尬的现象.在&;lt;现代汉语词典&;gt;中对“差强人意“是这样解释的:“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还差强人意.“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多数取“不能令人满意“的意思,其实,这是对成语“差强人意“的误解而引起的误用.……  相似文献   

6.
范珺 《价值工程》2010,29(17):165-166
该论文将习用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归纳为三类。一类是不求甚解,就习用语的表面意义直译;二是生搬硬套,用意义不合的汉语成语替换;三是忽略了习用语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失去了原文的韵味。论文最后指出只要深入地掌握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做好习用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和谐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丰富的汉语词汇中.和睦、和蔼、和合、祥和等词汇以及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家和万事兴等成语.都体现了我们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美好理念。到了现代,就世界而言,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的时代潮流:对我国来说,和平崛起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就地区而言,祥和与安定更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有个成语叫"明日黄花",但读书看报时却经常见到"昨日黄花",且出现的频率颇高,大有与"明日黄花"分庭抗礼之势.私下与人讨论,有人以为应遵循语言文字的"约定俗成"原则,从便于理解的角度,认同"昨日黄花"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9.
来瑜 《秘书工作》2007,(5):42-43
我们在撰写文稿时,如果适当地使用一些成语,常常会使文稿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因此,掌握一些成语知识,对我们写好文稿很有帮助.这里,我浅析一下成语"逐鹿中原"和"鹿死谁手"的含义和由来,供广大秘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一些成语彼此之间只有一字之差。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相同或相近,属于异形成语,即一条成语的两种不同书写形式,使用哪种形式都可以。例如"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百口莫辩"和"百喙莫辩","没齿不忘"和"没齿难忘","目不暇接"和"目不暇给"等。另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不同甚至相反,是两条不同的成语,成语意义的差别就在所差的那个字上。这类成语很容易被混为一谈,造成误用,我们不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用学的飞速发展,激发了人们去认识语言的本质属性和运行机制。因为有心理推导等因素的参与才形成了新兴成语,在交际过程中,认知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更是制约着它们的使用。本文以"人艰不拆"等新兴成语为例,运用关联理论去探讨新兴成语在认知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着重分析新兴成语在交际中的认知过程,目的在于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秦凤岗 《秘书》2014,(8):37-39
成语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遗产中的闪光明珠。在浩瀚的成语海洋中,有不少成语是近义词,乍看起来很相似,意思也很接近,极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语言的瑰宝,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简洁。每个成语都有自己的特定含义、约定的使用场景。使用者必须准确把握,才不致误用。这里,我们为大家辨析几组较典型的易混淆成语。"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用法却是迥别:前者是褒义的肯定评价,后者是贬义的否定评价。  相似文献   

14.
李京文 《中国新时代》2014,(10):110-110
中国成语、习用语与谚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灿烂成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语批判》的作者甘德安更将其看作"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是中华民族精神诸多方面的经典概括"。对中国成语进行批判,作新说新解,显然不是否定,而是将中国成语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一次思想碰撞。  相似文献   

15.
正吕叔湘先生说过:"成语之妙,在于运用。"影响成语运用的因素不外两类:一类是不能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一类是不能准确掌握成语的用法。前一类问题,查一查成语词典通常都可以解决;而后一类问题,许多成语词典都没有讲或者没有着重讲,这就需要使用者格外留意、认真琢磨。影响正确使用成语的因素很多,以下几种尤为大忌。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汉语言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入木三分的表达效果.但人们在运用成语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望文生义、褒贬误用,有时还会乱改成语,使其变得与起初的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笔者在平时工作和学习中,发现“七月流火“等几个成语在各类媒体中误用的频率特别高,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沿用的固定词组,其特点是约定俗成、结构固定、言简意赅。成语大多有一定的出处,词义往往不限于字面。近些年,滥用成语的现象相当普遍,新闻媒体错写、误用成语的现象为数不少。下面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田连元 《秘书工作》2012,(11):58-59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创造了璀璨的文明。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语言的精华,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阅读成语故事、了解成语典故是学习历史文化的极佳途径。这里,笔者结合史实略举四例,和大家聊一聊成语背后的故事。群策群力秦朝末年,项羽、刘邦争夺天下。刘邦最初没有项羽兵将  相似文献   

19.
论因情制宜     
王望 《质量春秋》2013,(12):21-22
笔者既发展又创新提出“因情制宜”,论述质量管理领域“因情制宜”的确切的定义及其内涵,阐明“因情制宜和施宜”的适用范围和重要作用。一、“因情制宜”的由来(一)与“因情制宜”相关的词典《成语大词典》中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与“因情制宜”相关。《汉语成语词典》中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与“因情制宜”相关。  相似文献   

20.
"首当其冲"这个成语,是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遭遇灾难、损害.在分析这个成语之前,暂且先看下面两个用对的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