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指出马克思笔下的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化是因为在资源约束之下选择了具有创新功能的、高技术含量的发展模式,并列举了资源约束与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现代证明,由此提出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边界,需要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提升。文章强调发展模式的提升除了资源约束之外,还必须具有能够激励创新的制度安排,从而探讨了我国制造业适时提升发展模式的制度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最高至SITC(Rev.3)四位数分类基础上的万余进出口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从1992年至2006年十五年间的比较优势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的要素禀赋特征.指出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当前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行业,外资进入对制造业各行业比较优势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劳动力优势在发展制造业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对于以低价格、低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国际压力。因此,必须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经济效率,将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都决定了制造业的重要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业的兴起以及物流企业的成功,传统制造业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机遇。因此,制造业只有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从制造业地位、物流企业主要运作模式、相应的物流模式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制造业对物流模式选择的简单分析进行初步探讨并做出总结,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物流企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也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更是产业成长的一种重要路径。在辽宁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发挥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和强化产业生产——技术优势的产业集群,将是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选择适当的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将有助于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李嘉图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模型推导,对比分析了考虑国际分割生产和不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条件下,一国出口比较优势变化的原理;并采用2001-2008年我国和世界制造业26个分行业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不考虑和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割生产,我国制造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行业增多了,特别是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比较优势上升了而分离了国际分割生产导致的贸易后,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明显下降。此外,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整体资源投入产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所在,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低廉,但是其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比较低下,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不仅降低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本文力图通过对京沪两地制造业人工成本的比较分析,找到改进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使用效率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颖  刘敏楼 《江苏商论》2006,(11):127-129
本文在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的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比较优势,提出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实现工业化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并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情况下,发展制造业应该注意信息问题、加工贸易问题、规模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凭借在装备制造业上的优势成为工业强国。这四个国家的装备制造业由于演化路径不同,因而四国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升级模式,在竞争力提升方面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总产值较高,但是关键技术上较上述四国还有不小的差距。通过借鉴美、日、韩、德四国在装备制造业上的不同经验,有利于畅通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比较优势论分析了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对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及其出口的变化,发现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增强会促进出口增长,如今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存在,但有被部分发展中国家赶超之势。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稳定增长,必须在保持劳动报酬适度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快速地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工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跻身世界前列,轻工、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在国际上比较优势明显,"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却大多呈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球型"。因此,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分析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积极寻求战略对策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制造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制造业在综合考虑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和怎样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前提下,继续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外,还要战略性地发展R&D水平、营销水平、信息化水平和相应的配套服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外部面临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抢占新兴领域工业技术革命制高点和东南亚国家低成本优势的双重挤压;内部面临着制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瓶颈日益凸现、原有比较优势逐渐消退等矛盾。我国制造业受到"前堵后追",高端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比不上发达国家,中低端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正在丧失,  相似文献   

14.
在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东北地区制造业是在丰富的资源保障、独特的地理区位、特定的历史积淀、比较保守的人文传统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重工业发展迅速、体制机制僵化、资源依赖度较高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后危机时代.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及具有后发优势的新兴产业、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培育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有利于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5.
面向现代产业的工科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面向现代产业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212程型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一)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对工科人才的新需求我国逐步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就是通过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加速发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呈现明显的变化,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本文采用了从不同角度反映比较优势的有关指标,在产业层面对我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表明,就技术含量而言,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结构呈优化发展趋势,高技术含量产业较之中、低技术含量产业的比较优势而言,其变化情况呈现出更快的提升速度,但我国的总体比较优势结构与达到质变水平尚有差距。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产业升级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构造了产业内升级程度指标和产业间升级潜力指标,利用2001年和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数据对产业升级的两种路径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沿着产业链的产业内升级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模式,升级的产业也集中在劳动一资源密集型产业;一些我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一资源密集型产业存在比较优势断档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西部发展具备两大比较优势:一是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二是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西部工业发展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笔者就此归纳了其发展的两条捷径:一是围绕资源型产品拓展下游产业链;二是制造业西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动力因素及多样性,结果显示,金融制度变革和生产要素供给是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主要动力因素,运输成本则制约比较优势的发挥,而且,不同因素对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存在多样化的时变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将会使得国内制造业取得进一步提升。但是国内制造业确实也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局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计算并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把国内制造业分为竞争优势、潜在优势以及缺乏优势的产业,主张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对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以及对不同类别的产业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