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勒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个黑人佃农家的孩子,5岁时就开始劳动,9岁之前就以赶骡子为生。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事,大多数佃农的孩子都是很早就参加劳动的。但福勒与他的朋友有一点不同:他有一位不平常的母亲。他的母亲不肯接受这种仅能糊口的生活。她知道自己贫困的家庭被一个繁荣昌盛的世界所包围,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相信其中一定有些蹊跷,因此她时常同儿子谈论她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李康乐 《商界》2009,(8):128-128
阿芳生了孩子后,就把她六十三岁的老母亲从乡下接过来帮忙看孩子。一天.阿芳给儿子喂鸡蛋羹,儿子一张嘴,一点银白从他红红嫩嫩的牙床中冒出了来,阿芳一阵激动:“妈快来看!宝宝长牙齿了!”阿芳叫了半天,母亲却没有动静,她一扭头,见母亲正盯着手里的馒头发呆。  相似文献   

3.
《广告大观》2003,(10):30-31
如果你向个十岁以下的孩子讲品牌,他可能理都不会理你如果你向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讲品牌,抱歉!或许太避了,他们可能对品牌很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如果你向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讲品牌,你就找对人了。益普索集团一项最新的调查表明,11—12岁的孩子不仅易于接受品牌,而且没有特别的针对性,这是一块不错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4.
8岁的女孩丽莎爱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她的周围,没有一个人愿意认真地回答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她年轻的单身母亲整日为生活忙碌,无暇顾及她一时犯错生下的这个女孩。  相似文献   

5.
母亲生性节俭,近乎吝啬。37岁才由民办教师转正的母亲,工龄不长,工资不高。可是,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三个孩子,过够了拮据的日子。于是,就一门心思地想发财。无奈靠工资度日,除了略有节余,怎么也发不了财。前年,母亲过完54岁生日,单位就通知她该准备退休了。...  相似文献   

6.
<正>他出生台北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不幸就一直伴随着他。他2岁时,别家的同龄孩子已经能围着母亲满屋子跑了,他却只能望而兴叹。3岁时,别家的孩子揣着零食满大  相似文献   

7.
母爱是一种无私无形的帮助,是每一个人心底盛开最美丽、最贴切的花束。在生命最富有价值和成就的时刻不要忘记它曾经带给您的芳香,当在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它就会绽放出巨大的能量。动乱的经济不会削弱它的巨大能量,官僚的剥削与压迫不会压在脆弱无助的臂膀上。高尔基笔下的母亲是一位战士,一个伟大的人,革命者是她的孩子。当孩子被捕时她便成了一位战士。为民主科学而奋斗。她用生命换来了人们一丝觉醒、一丝自由的希望。一位母亲奉献了自己无私的爱。面对如此伟大的爱,我们不应熟视无睹,或一味地接受,而应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母亲无私伟大的爱。  相似文献   

8.
《光彩》1999,(7)
江苏省常熟市62岁的个体户,钢模刻字工钱敖保靠独自一人劳动谋生,但他深深同情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儿童。在1+1希望工程中,他通过中国青少年年发展基金会一连帮扶了6个孩子,并为其中两个失去父亲,母亲又改嫁的孩子买了少儿终身保险。他还亲自探访了浙江、安徽的...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成都一名年仅11岁的小学生在接受电视台女记者采访时,提出了“除非付钱,否则拒绝采访!”这一与其年龄、身份极不相称的先决条件,令女记者大感意外,遂产生放弃采访的念头,但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她又不得不接受付费采访的要求。而孩子的母亲认为“孩子是对的,孩子为电视台付出了劳动,接受采访索取采访费是应该的”。这不是杜撰的假新闻,是个非常真实的故事,不知诸君读后有何感慨。是惊叹称奇?还是惊喜赞赏?抑或哀叹批评?要采访拿钱来@周红!江苏射阳  相似文献   

10.
《成功营销》2011,(8):I0005-I0005
Gina Lincicum住在弗吉尼亚城区一个干净整洁的小院子里,她有三个孩子,两个5岁的双胞胎、一个7岁男孩,他的丈夫是位律师。38岁的Lincicum太太是一位典型的美国妈妈,中等身材,发型修剪得整齐而时尚。也许你根本就想不到,她居然是营销人最可怕的噩梦。  相似文献   

11.
她出生在一个经商世家。从十几岁起,她就在店里帮母亲干活,亲眼看见母亲是如何打追出一个有声有色的店。她暗下决心,长大后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商务领域。长大后,她搞起了推销,她销售的健康饮料“新月茶”,但业绩不佳。后来,她又转行在丹佛市开旧衣店,生意也不好。  相似文献   

12.
笑一笑     
《光彩》2001,(7)
生与死   3个人在一块谈论生与死的问题。   “在自己的追悼会上,你最想听到什么呢 ?”   第一个人说:“我希望听到别人称赞我生前是一个好医生。”   第二个人说:“我希望听到人们说我生前是一个好教师,我的教学改变了很多孩子的未来。”   第三个人说:“我最希望听见人们说:‘天哪,他在动 !’” 不戴眼镜的后果   一位母亲急匆匆地来到诊所,请求医生上门看急诊。   医生问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   那位母亲回答:“自打女儿开始谈恋爱,就不戴眼镜了。这不,度蜜月归来,终于产生严重的后果了……”   医…  相似文献   

13.
我与习仲勋     
习仲勋的妻子、习近平的母亲齐心曾在《大往事》一书中,回顾了她和丈夫风雨相伴的55年,她叙述中的习仲勋,是一个好丈夫,更是一个细腻的父亲。他业余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照顾孩子,和孩子游戏。他特别重视从严教子,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布鞋,习近平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却对他说:"染染穿一样。"在他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家风。  相似文献   

14.
<正>她出生在一个经商世家。从十几岁起,她就在店里帮母亲干活,亲眼看见母亲是如何打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的店。她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跟母亲一样,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商务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一日,笔者接到一位北京读者母亲的来电,说是要跟笔者谈谈买什么样的电脑,配置及价格如何等等。原来她有一个九月就要进入大学读书的孩子,她打算给他买台电脑,能方便孩子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因为有的学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都是Powerpoint形式),考虑电脑是放在公共场所(集体宿舍),便也不打算买太好的,尤其也不希望孩子用电脑玩游戏什么的,需要能上网查查资料,能发电子邮件,能装Office软件,就可,价格当然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了,能满足他完成学业就行。  相似文献   

16.
三岁丧父,母亲一个人拉扯四个子女长大,虽然辛苦,但是妈妈总是给庄雅清最好的,从小让她学芭蕾、钢琴,让她念私立圣功中学。国二那年,台风来袭,把家都吹跑了,庄雅清看着妈妈筹钱盖房子很辛苦,就决心休学,她说:“当时只想帮妈妈赚钱。”她带着两千元北上发展,庄雅清回忆说:“我白天在洋洋百货公司站柜,因为  相似文献   

17.
有很多家长都会问:我想让孩子学钢琴就是害怕她半途不学了怎么办?我的回答是:请问如果您的孩子不想上学,或因为学习不好上学上的很困难怎么办?您会选择让孩子辍学?!应该不会吧,如果孩子不想上学,你会教育他引导他或者给他一些压力让他继续去上学,如果孩子学习不好你会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提高学习,如果结果不尽人意,你也会选择尽可能的去接受更多的学校教育,而不是让他过早的离开学校走进社会!  相似文献   

18.
身为一个孩子的爸/妈,当孩子不在身边时,是否很想看他/她的照片?现在,只要你拥有一张建行"My Love"信用卡,那么你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孩子最漂亮的一面,让他/她成为你的信用卡"明星代言人",时刻"秀"出你的爱。  相似文献   

19.
坏男人娶亲     
洪晃 《商界》2006,(5):81-81
全世界的坏男人在找老婆的时候基本上分成两类:一类是找妈.一类是找抽。 找妈的需要一个女人无条件地奉献给他——不仅要给他的孩子当妈,还得给他当妈。这种男人小时候多半是被自己的母亲惯坏了.为所欲为.所以需要一个女人为了他赴汤蹈火,像母亲一样呵护自己。有一位知名富翁的家庭就是这样的组合。  相似文献   

20.
我的妈妈     
陶晶莹 《华商》2014,(8):42-43
2009年1月,我当了第二个孩子的妈;两个月后,我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妈妈活了74岁,不算长,也不算太短。 遗体在简单的基督教仪式后被火化。一个完整的人,就只剩下半铁盘的骨骸。我们几个女儿用一双长筷子,轮流把骨骸夹进骨灰罐。罐子上有一张几年前她还红光满面的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