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瓦尔拉斯新古典一般均衡体系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由简单的生产交换经济到扩大的包含资本形成方程在内的经济体系的分析,指出一直标榜为现代主流新古典理论支柱之一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内部存在着一系列逻辑矛盾,从而表明它描述的只是一种差别利息率下的实物经济一般均衡,而并不是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为获取统一利润率竞争的货币经济均衡。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获得相对独立存在的合理性,发展经济学必须建立在严格的微观理论基础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必须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为其微观基础.本文试图阐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分析空间是一个均衡分析空间,它或许适合于研究处于均衡或近均衡状态的经济体,但不足以分析远离均衡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可以看作是一般的"经济生理学",而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该是"欠发达经济病理学".  相似文献   

3.
运用数理经济学理论方法可以建立平等与效率关系新的逻辑框架。假设平等、效率是两种消费品,弱者、强者是两种消费者。在强、弱两者关于平等、效率的纯交换经济中,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两者经过竞争交易和讨价还价博弈,有可能实现均衡。这种均衡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其具有存在性的三个主要条件是,相应的平等与效率关系满足凸性、紧致性和连续性;其具有稳定性的三个主要条件是,上述关系满足总量可替代性、瓦尔拉斯律和齐次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规律: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过程是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在长期宏观经济领域里不断扩大其分析范围的过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只是用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研究了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增长;而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则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几乎全部的经济发展问题;新增长理论用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分析了规模报酬递增条件的经济增长;形式化的经济发展理论则用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分析了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东亚货币合作和汇率协调的理论模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获得较快的发展.其中早期的理论模型多是局部均衡分析,或者是应用博弈论建立的理论模型。通过建立三个国家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东亚各经济体对美元或者日元的单一钉住不如钉住一篮子货币。在东亚汇率合作中,钉住以贸易为权重的货币篮子是一种纳什均衡,它可以缓冲美元与日元汇率变动对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失衡: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上涨的大背景下,经济的内外均衡问题已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重要难题。本文旨在系统地梳理贷币均衡、利率均衡以及内外均衡等西方金融均衡理论,以便更有效地研究制定解决内外均衡问题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价格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异同;西方价值理论的缺陷与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误解;马克思的价格理论与西方均衡价格理论对我们的启示。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分析以及两种理论的异同;西方产权理论对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失衡,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上涨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内外均衡问题已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重要难题。本文旨在系统的梳理货币均衡、利率均衡以及内外均衡等西方金融均衡理论,以便更有效的研究制定解决内外均衡问题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可以发展一个增长理论.这个增长理论的原始模型与现代模型中的哈德罗@多马模型非常类似.但是,马克思的增长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它揭示了宏观经济均衡的真正条件是劳动力报酬的增长率应等于经济增长率.市场机制本身不能满足这个条件,因而市场经济的增长总是周期性波动的,甚至通过危机强制“均衡“.这一增长规律指明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消费物价指数大幅回升,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局部地区和个别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投资热.笔者认为,当前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只是经济增长从低位均衡向中位均衡转换过程中的暂时失衡.由于主要的瓶颈因素有可能在近期内缓解,新的均衡已经在形成中并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因此,出现真正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现实可能性并不大.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存在重大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不确定性冲击的现实可能和外部预期,客观上存在从中位均衡向低位均衡复归的可能性.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重要问题不是过热与与否的判断和应对,而是对政策目标进行新的权衡和排序,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物价水平的重要性之间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要在短期可能偏热和中长期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意外紧缩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  相似文献   

11.
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市场就业均衡点两侧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均衡是就区间外部而言的,在区间内部仍然可以存在一珲程度的就业失衡;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的就业矢衡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失衡,市场机制对之无能为力,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亦无法对其发生作用。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对社会就业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它使社会就业对供求总量波的反应呈现出一定“粘性”;使市场机制对社会就业的调节空间减小;使政府调控社会就业的重点二元化;使个体经济在缓解就业失衡压力、扩大社会就业方面占有了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早期经济学家着重对是国家干预还是经济自由进行争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人们已认识到市场与政府的并存,市场与政府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西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政策应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主张对经济危机实行标本兼治的理论,它既主张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铲除经济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也主张在经济政策方面让各种金融创新和政策工具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从经济政策方面应对西方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指导,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建立和加强相应的监管,让金融创新立足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进一步融合,既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霍修军 《现代经济》2009,(10):56-57
对多品种产品盈亏平衡点的寻求问题进行研究,考虑市场需求对产品生产计划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需求的生产计划设计模型,并分析了盈亏平衡点的上下限区间,最后用算例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理论沿革及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因素可能极大地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因此,正确评估一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成为维护一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内容。在学术界,金融危机(稳定性)理论已经过了强调"基础经济变量"的第一代模型、强调"心理因素"和"预期自致型危机"的第二代模型和对国家资产负债状况进行总体分析的第三代模型的衍变过程。资产负债分析是第三代理论研究模型的核心,但由于统计资料的局限性,这一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还受到诸多限制。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物理经济中,囿于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跨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固定性、有形性、不易移动为特征,趋向于生产供应方向,且销售、市场等需求因素只是消极地提供单一消费市场,对于企业价值创造与营业利润的实现影响甚微.对此,贯彻以“以供应为基础”理论的功能独立实体法尚且能在居民国、来源国间合理划分常设机构的可归属利润.然而,经济...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生命力在于其真实性,但现行某些会计原则与处理办法却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真实.在借鉴法学真实性研究成果、分析会计报表之特征后,发现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存在于资产负债表,并由主体真实、内容真实、时间真实与价格真实构成,且集中地表现为报表日价格.报表日价格是会计真实的实现途径,利用报表日价格计量的资产负债表,能够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8.
“刘易斯拐点”引发革命性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易斯创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建立在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之上的,而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还称不上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只能称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市场还没有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因此被扭曲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并由此而派生了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越来越强化。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识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发育。是整体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政府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发挥了基础的作用。但这个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没有真正把就业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就业扩大效果,也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初衷。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理解就业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体制,实现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对中国经济市场化取向进行哲学归因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从市场化取向改革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到行为知觉的对象(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再到行为发生的情境实际(国情),通过哲学分析,预测未来中国市场化的发展趋向,探询前期改革成就的归因和后继改革的有效动机系统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