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渤海经济圈与“哑铃”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凤祥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5,(4):9-11
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已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极大关注。如何构建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区?怎样发挥其“核”经济的扩散作用?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作为抛砖引玉,参与研讨。一、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经济的极好良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呈现出两大明显的趋势:其一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在向“东移”,即由西欧移向东亚,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其二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向“北上”,即由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北上到中部的长江三角洲,再进一步北上到北部的环渤海地区,或称之为“四河”(即黄河、海河、滦河和辽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建设都市圈、城市圈已经成为各地区谋求在区域竞争中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选择,顺应圈层经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云南省规划建立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构想也应运而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云南省的经济现状与发展机遇,对构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构想做了可行性分析和综合竞争力的计量分析,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进一步展望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应当是: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导向,实施空间集中化、一体化发展战略。集中发展省域内区位条件优越、空间可达性强、产业集聚程度高、城市规模较大、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发育较好的区域;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体在省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增强城市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重点区域向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的空间模式发展,培育和强化区域经济的自组织机制,推进重点区域的空间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未来十年内,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构想是集中发展“一圈、一群、两带”,即集中发展成都都市圈、川南城市群、… 相似文献
4.
构建川南都市圈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和重庆提出联合打造"川渝经济圈"的背景下,作为"川渝经济圈"重要支撑点(片)的川南地区,是否需总结我国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川南地区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建设川南都市圈的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5.
6.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集中的地方,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的主要载体,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还是各种利益整合、各种矛盾交错的平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城市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努力构建和谐城市,就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反思城市化的历史经验,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8.
9.
10.
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解读南京“一小时都市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与区域如何共同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处于何种地位?特大城市与周边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联手?解读南京与周边城市营造“一小时都市圈”有益。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示范区是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之一,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必然选择。文章对海南省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海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通过对1990-2002年云南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特别把一些经济指标和全国平均作了比较,得出云南民营经济的一些特点和发展态势。同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体制的分析,探讨推动云南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制度变革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将制度变革量化,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要成份分析功能和C-D函数模型,对1978年以来的制度变革在云南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经济体制变革对云南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是促进云南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6.
人口政策的调整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当前必须坚持和完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这是由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决定的,是由我国人口增长的实际态势决定的,是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决定的。从公权私权关系的角度提出"鼓励二胎"、主张借鉴国际社会的人口政策调整我国现行人口政策、认为我国人口风险在积累因而需要调整人口政策、从人口总量发展的数学逻辑角度提出调整人口政策、认为现行人口政策产生出许多实际问题因而要求调整,这些观点值得商榷。当前,应围绕把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到零,同时促进人均绿色国民收入取得明显增长这一主要目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把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与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第二次飞跃结合起来,把解决人口问题与宏观经济调控结合起来,把养老保险逐步转向以社会保险为主,促进流动人口的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7.
高昆谊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
发展设施农业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本文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云南当前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加快云南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适应了国际分工深化的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云南省加工贸易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速度看,都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抓住商务部认定云南省昆明市为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机遇,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加快加工贸易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20.
科学发展观指导循环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会齐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0)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循环经济建设在内涵和理念上都取得了突破。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传统的循环经济“3R”理论发展成“8R”理论。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内容,可指导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循环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