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广东经济学界50余人在广州燕岭大厦举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系列研讨会”第二次研讨活动,对社会主义市场价格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下列的一些问题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一、市场价格并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一般,不论是资本主义自由商品经济还是社全主义计划商品经济,都是生产“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的经济即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流通。商品的生产,目的不是“自给自足”,而是要通过市场,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商品经济问题,实质上是个市场问题,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完善,而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又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列宁说过:“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这充分揭示了市场与商品经济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政府关怀,企业支持,文化唱戏,三者情感相映,融汇贯通,通过“西湖之夜”近3个月的演出,产生的轰动效应已经成为杭州城、西湖畔、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颗冉冉升起的亮星。冯顺达主任从改革入手,创建杭州东坡大剧院品牌,引进民营机制、资金机制;立足歌舞、杂技、魔术等多项曲目,结合杭城丰蕴的文化品位,打造出的“西湖之夜”,努力做到求变求新,与时俱进,真正做到政府多方引导,企业与文化的结合,走进市场,体现价值,协调发展,创建品牌。  相似文献   

4.
从一花独放“花好月圆”到“百花竞艳”群雄并起,西安报业几年间“大变脸”,一时狼烟滚滚,而市场即战场…… 在计划经济时代,西安报业一直是《陕西日报》和《西安晚报》统领风骚,近似于“周天子”式的威仪伴随着孤寂,无市场竞争亦无波澜,一派“花好月圆”。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贴近市民生活的报纸陆续涌现,一花独放的格局渐被打破:《三秦都市报》、《华商报》、《劳动早报》等报纸群雄竞起使沉寂了千余载的古都西安,霎时间又燃起了战国狼烟:“周天子”式的“花好月圆”变成了“礼崩乐坏”,传统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商品经济撞击…  相似文献   

5.
《环球财经》2009,(8):102-103
7月3日和4日晚,环球财经杂志承办了“全球智库峰会主论坛答谢晚宴”和“环球财经之夜”盛会。经典而精彩的中国传统戏剧、歌舞,宾主们意犹未尽的观点交流与碰撞,使这里成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文化的盛宴和视觉的盛宴。  相似文献   

6.
一党的十三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开拓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从总体上说来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业企”。这样就必然会发展包括商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和资金市场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这种市场机制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可以而  相似文献   

7.
一、对“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认识的发展“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一个运行机制。所谓经济运行机制,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相互推动关系。在这些要素中,最大的要素莫过于国家、市场和企业。所以经济运行机制的首要问题是国家、市场和企业三者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国家、市场和企业相互关系的正确表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机制不是个主观政策,而是个客观规律。这个客观机制是近来才发现和认识的,是在赵紫阳的十三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来的。这个机制的提  相似文献   

8.
<正> 一、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首先回答的几个理论问题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最近引发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问题的讨论。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已经有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总体提法,今天还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提法?有人从论证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致性出发,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提出的必要性,也有人从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出发,说明这两种提法的具体差别。前者没有认识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鲜明色彩,因而即使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法其立足点在“商品经济”,也会被持相反观点的人作出基本相反的解释。后者观点则不能解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中“攻”“守”战略的运用黎名钧马克思说过,商品经济使资本主义创造了奇迹般的财富。我们可以学习鲁迅来个“拿来主义”,把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所用。我坚信市场经济同样可以使社会主义创造奇迹般的财富。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
连平 《世界经济研究》1989,(4):64-66,63
<正> 我国沿海地区实行“大进大出”,即大批进口原材料经过加工向国际市场出口。我认为,此举首先有碍于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形成。要实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统一的国内商品市场尚未最终形成;金融市场和技术市场刚刚萌芽;人才和劳动力还没有形成商品性的流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仅处在萌动之中,离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相差甚远。另一方面,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在那里积聚和集中了大量的货币资金以及丰富的人才与劳动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大进大出”,势必使其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趋于减少,因为,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经济交往需要通过交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 赵紫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党的十三大作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十三大报告,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并指出这“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又一次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发展。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相似文献   

12.
黄灼明 《南方经济》2003,(8):37-37,36
本文高度概括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卓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和“核心”的创新贡献,明确指出卓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实质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资本主义的“特殊”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共性范畴和理论,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从狭义走向广义。  相似文献   

13.
废钢铁是国家特殊的生产资料,是发展钢铁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有人称之为“第二矿业”,“地上矿源”。长期以来,废钢铁一直列为国家的统配物资。1987年国家取消上交废钢铁的指令性计划,把废钢铁纳入商品经济轨道,各地废钢铁市场应运而生。在废钢铁的经营活动中,已经引进商品经济观念、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罗奇鸯 《魅力中国》2011,(2):241-241,235
鲁迅对《野草》中的“夜”的意象进行了多面的阐述,从而赋予了“夜”以无尽的蓄意与情感,揭示出其作为中国现代文化革命的先导者和雅动者,经历了从寂寞到激昂、到失望、再到寂寞,然而始终不放弃希望的复杂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命题;党的十三大又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目标模式。这就从社会主义的经济本质和它的运行格局两个方面,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构想和思路选择提供了基本的规定性。正如现代商品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市场经济一样,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实质上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以社会经济生活转入市场运行轨道为基本要求的“市场化”改革思路,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来。“市场化”改革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本文着重就其中的财税体制变革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市场是宏观计划实现的中介,也是国家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桥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则可以概括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在实践上也是一个长足进步和飞跃。按照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一规则,国家管理经济就是通过市场这一中介进  相似文献   

17.
林凌 《特区经济》1993,(3):17-20
<正>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什么模式作为改革取向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始终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概念上翻来覆去做文章。1984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观点,大家都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在认识上,歧义仍然不少。无论把重点理解为有计划还是理解为商品经济,实质上都没有脱离计划与市场板块结合的窠臼。1992年,小平同志继1991年上海讲话之后,再一次提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中国在改革的取向上走出了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死胡  相似文献   

18.
不少同志至今还这样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调节机制是市场机制,而社会主义的经济调节机制是计划机制。“计划”与“市场”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方式有三种不同类型: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市场调节。但是只要我们不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而是统一起来看,就会发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存在市场机制,而在于这个市场机制是否有计划性。任何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调节的方式或手段,最终都表现为对市场的调节。“市场调节”这个提法本身就欠妥,把“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并列也是不够科学的。因为: 第一,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对象性的东西,它只能是调节的客体,不能是调节的主体。大家知道,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市场行为,讲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也就是讲对市场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转轨之中,如何处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改革伊始就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起初是“为主为辅”的地位之争,接着是“板块”还是“渗透”的结合形式之争,到党的十三大终于形成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思想目标模式,它标志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首次“知识分子问题学术讨论会”日前在北戴河举行,与会代表就以下问题发表了不同意见。 一、对“脑体倒挂”的两种评议 有人认为,知识分子的价值也要通过社会市场的承认程度来评价。“倒挂”论是知识分子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出的一种呻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全社会的公民都能取得自主的主体地位。不同看法认为,知识劳动的对象和产品,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