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中国企业家》2008,315(9):30-30
自2007年起,廉价笔记本电脑风暴就开始席卷全球。2008年,惠普、戴尔、宏暮、联想等主流PC厂商也纷纷加入战局,笔记本价格雪崩初现端倪。市场研究机构雷曼兄弟公司预计,2009年全球笔记本销售数量将首次超过台式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PC市场.据IDC的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PC机销售量为1600万部,同比增长19%;在未来几年内,中国PC市场的涨幅将继续维持在15 %左右.五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  相似文献   

3.
《政策与管理》2008,(20):25-25
2008年不仅仅是奥运年,也必将是笔记本电脑厂商争夺凶狠的年。今年上半年,笔记本市场瞬启、万变,各个厂商在经历了从“轻薄战”到“价格战”的变迁之后,竞争的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全球PC市场的重心已经从台式PC转向了笔记本,因此随之而来的笔记本市场争夺必然是厂商们关注的焦点,这也决定着未来谁能够成功地将其品牌带上中国市场的冠军宝座。  相似文献   

4.
2003年和200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都显示,戴尔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节节攀升,增长迅速:2003年全球PC市场得到了全年出货量冠军的业绩;在IDC公司公布的2003年第4季度亚太地区PC市场研究报告中,戴尔中国服务器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占24.1%;同时,戴尔在中国的PC出货量还以7.3%的总体份额位居中国PC市场第三,进一步显示出中国在戴尔亚太乃至全球业务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2004年底,联想成功并购IBM全球PC业务之后,Lenovo品牌的全球推广未对PC业务造成过多不良影响,但也未能一跃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6.
2022,让几乎所有企业感到刺骨寒意的一年。受经济下行与供应链不稳定的影响,消费电子市场表现疲软。据Gartner统计,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总计7200万台,较2021年第二季度下降12.6%,跌至全球PC市场9年来的最低点。年中,戴尔紧急通知面板厂,自7月起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显示面板订单下调50%。  相似文献   

7.
寨克 《企业文化》2005,(3):68-70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用 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IBM PC 全球业务。在此之前,联想公司的"更换 标识"和"成为2008年中国奥运会指定 赞助商"都仅仅是限于传播层面的"国 际化",而并购IBM PC全球业务才是 联想真正迈向国际化道路的开始,它也 是联想从一个区域性品牌向世界性品牌 过渡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2003年和200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都显示.戴尔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节节攀升,增长迅速:2003年全球PC市场得到了全年出货量蔻军的业绩;在IDC公司公布的2003年第4季度亚太地区PC市场研究报告中,戴尔中国服务器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占24.1%;同时,戴尔在中国的PC  相似文献   

9.
公司     
《新电子》2008,(3):25-25
惠普荣登2007年全球最大PC厂商宝座;联想获IBM技术许可生产xSeries服务器;戴尔波兰建厂力拼欧洲PC市场;Sun 10亿美元收购MySQL;  相似文献   

10.
即使转型经验丰富,这次转型互联网对诺基亚依然是莫大挑战现在,单纯提供语音服务的手机已经没有出路。据IDG调查资料显示,作为全球主要的PC市场,在日本PC总体出货量已经连续第五季度下滑,超出一半的网民开始习惯于手机代替PC上网。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在2006年6月刚刚上任的康培凯果敢地领着诺基亚走上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到目前为止,中国PC市场仍处于典型的早期发展阶段。它的特点是对低成本电脑的需求快速增长。但是,一种新的竞争动力正悄然兴起,增长速度的减缓和消费者对PC产品的了解日趋深入,是这股动力的源泉。去年第三季度,中国PC市场的增长下降到13%,而前第一、第二季度的增长分别为48%和28%。PC市场主要竞争选手的结局,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有的竞争格局何时结束,以及选手们能否进行有效的调整。谁将最终获得潜力巨大且发展迅猛的中国PC市场的最大利润呢? 目前,市场份额居于领先地位的是联想(Legend),这家中国的本土企业正面临着戴尔计算机公司(DellComputer)的挑战。戴尔是全球最主要的PC生产商。这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伊始,戴尔宣布将其面向中小企业的品牌(Vostro)命名为“成就“,这是戴尔有史以来的首个中文品牌。巧合的是,同一天,大洋彼岸,正在推行国际化战略的联想打响了进军海外消费PC市场的第一枪:发布新的产品品牌Ideapad和IdeaCenter分别面向消费类的笔记本和PC,并形成了与原IBM的Thirkpad和ThirkCenter针对商务笔记本和PC市场的互补之势。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与新兴 冰火两极分化 2008年,中国、印度、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等新兴国家葡萄酒市场保持增长,而由于2008年全球葡萄酒产量过剩以及世界经济放缓,2009年的全球葡萄酒市场,无论是传统市场还是新兴国家,都将面临全线增长放缓甚至收缩。  相似文献   

14.
惠普加速“变脸”,不顾在大众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大肆放言“围剿”新联想,使得PC市场充满“变数”。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新联想,树大招风,其中就数危机感最大的惠普“阴”风刺骨。无疑,如果联想发威的话,拿下的第一个阵地将会是惠普的失地。因此,惠普全球阻击联想也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5.
马姗姗 《物流时代》2012,(12):64-66
联想今年第二季度在PC市场和智能手机市场双双创下市场份额的新高,该公司将这归功于其全球供应链团队的杰出表现。追求卓越的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联想提升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25年前,日本积极研发世界通用、不需付费的系统TRON(Ihe ReaItline Operating System Nucleus),却在美国的压力下沉寂,微软(Microsoft)乘势而起称霸PC市场。尽管在PC领域知名度几乎为零.TRON现在却占据了全球微处理器操作系统大约60%的市场,目前以TRON作为  相似文献   

17.
据全球知名调查公司ABIResearch公布的全球配件市场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手机配件销售收入预计将增长400亿美元,5年内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到2012年全球手机配件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焦晶 《中外管理》2007,(7):60-64
整个2007年的春季,对英特尔来说都是春意盎然的好日子。年报显示:其在全球处理器市场,已占据高达80.2%的份额,而其全球PC市场份额也增长了6%。  相似文献   

19.
夏菡 《英才》2007,(4):33-33
丢失了全球PC市场头把交椅后,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戴尔终于发飚了,他重回戴尔担任CEO,并且将公司高级管理层的名簿换了个遍。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时任联想总工程师的倪光南出局,联想全力以赴开始贸工技。2008年,柳传志在退居幕后数年之后,回归联想集团扭转颓势。十余年间,联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1995财年报表发布时,香港联想市值仅为2亿港币。而就在经济危机爆发、联想受灾严重的情况下,它的市值已经超过137亿港币。从1997年开始,联想就没有离开过中国PC市场老大的宝座。而且,在2004年,它还蛇吞象吃掉了以PC闻名于世的IBM这个明星部门,晋级全球前列。这十年间,贸工技给联想带来了众多的荣耀。但荣耀的背后也慢慢浮现出一些隐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