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一书,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该著作是樊士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博士论文,该文曾获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博士论文奖学金"(经济学领域全国共10名)。该书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别对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经济学界提出了关于建立劳动力经济学的构想。我于1986年中完成一部《劳动力经济学》的书稿(四川人民出版社将于今年初出版),对这门学科作了系统论述。下面谈谈我对劳动力经济学的看法,以期引起讨论,促进这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振中 《经济师》2001,(1):214-215
如果说:“愤怒出诗人”的话,那么在写博士论文方面,我们也可以调侃式地仿效说一句“激情出博士”。我很喜欢1764年一位西方学者说过的一句话,即“人的激情是四通八达的道路,条条道路通激情。”我认为,在通往博士的道路上,每一位向往获取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人,也同样需要激情。经济学是与人们的物质财富生产和物质资源分配密切相关的学问,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建立在商品资源短缺而人们需求无限基础上的经济学,充满着爱与恨的情绪,渗透着物欲的诱惑和价值观念和搏杀。因此,在探索这门学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性,而且也需要激情。激情尤如人们灵魂…  相似文献   

4.
常群 《生产力研究》2007,(4):I0001-I0004
<正>田国强,1956年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74年~1977年下乡插队务农,1977年~1982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就读、任教,1982年获数学硕士学位,1983年~1987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全美斯隆博士论文奖。他于1987年~1990年始任美国德州A&M大学经济系助教(Assistant Professor);  相似文献   

5.
张五常教授被称作现代合约理论的创始人,自1968年出版其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以来,始终坚持从合约安排的视角,审视真实的世界。无论是1983年撰写的《企业的合约本质》,还是刚刚完成的《中国经济制度》,大到国家的宪法(见张教授《还不是修宪的时候》),小到电影院门票的价格,张教授四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一个独特的经济学视角。即从这个被传、统经济学忽略的合约安排去透析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并经常得出挑战传统富有创见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南通市民工短缺与农村劳动力富余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飞 《经济师》2008,(12):236-237
江苏省南通市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民工短缺与农村劳动力富余的现象自2004年开始也客观地存在着。文章从农民工工资水平过低、农产品价格上涨、性别差异、农村劳动力供给趋缓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经济学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民工荒”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村过剩劳动力长期存在的现实,从经济学角度须考虑供求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从劳动力需求来看千方百计开辟更多新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问题;另一方面,从供给来看,加强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积累,使之匹配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供求离不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且长期来看,劳动力供求必须由劳动力市场调节。文章从构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角度探讨突破劳动力流动的制约因素,顺畅农村劳动力流动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几个月以来,一本论述财富分配不平等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成为全球经济界、政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此书使作者一年仅43岁的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成为人气爆棚的经济学明星。皮凯蒂22岁就获得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和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财富分配为主  相似文献   

9.
《经济问题》2002,(12):8-10
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经济学基础是利益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进行利益大小的比较和权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结果是企业方的剩余增加,本地劳动力供给方的剩余减少,增加的福利部分大于减少的部分。只有放开劳动力市场管制,创造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条件,才能求得一种基于劳动力市场的“帕累托改善”,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卫兴华 《经济经纬》2005,(4):F003-F003
支树平同志《转型时期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一书,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作为他的导师,深知他在职务繁忙中挤时间学习、通过各门课程的考试和撰写博士论文所做出的艰辛劳动。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接触,我也深知他的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功底扎实、见解深刻的禀赋。他的博士论文和答辩情况获得参与评议的高层经济学教授、专家们的一致好评。现在,他的学术成果出版,我欣然为之作序。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劳动力冗员转移:从契约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劳动力过剩问题是困扰国企现代化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可视的路径,让劳动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社会财富,运用市场机制下的契约方法接纳一个因历史原因所致的劳动力冗员转移任务,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2.
就业体制改革不应忽视内部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吸收了西方劳动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的新成果,论述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了我国以往的就业体制改革思路及其成本与收益.提出发展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当前深化我国就业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并阐述了若干具体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日益加深。而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批判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经济主义倾向时,把对劳动力商品概念的批判作为核心,这种批判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概念的错误理解之上的。通过对后马克思主义劳动力商品概念批判的反批判,才能真正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联系与差别。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传统经济学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只有生产劳动力的生产费用(物化劳动),没有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活劳动)的耗费。劳动力的生产也有劳动时间的耗费。劳动力的自然再生产时间不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时间、即学习劳动的时间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生产劳动力的物化劳动,如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等;二是生产劳动力的活劳动即学习劳动。  相似文献   

15.
列入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邹进文教授所著的《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开创性著作,其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中国现代经济学不是从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中"内生"出来的,而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在早期移植西方经济学及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近代留学生群体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学术思想成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独特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缺乏对近代留学生群体经济思想的系统深入研究,留学生经济学学术成就迄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该书以中国近代留学生博士论文为切入点研究留学生留学期间的经济思想,重点研究留学生博士论文对经济学的贡献.作者论述了留学生博士论文在理论经济学、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农业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工商管理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方面的学术贡献,是一部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百科全书式的学术著作,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起源、主要内容和政策主张的梳理与分析,在阐明其与传统经济学理论区别的前提下,着重说明了这一新理论给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卢森堡的博士论文《波兰的工业发展》以波兰工业发展为题,实际上所关注的是以此为表征的波兰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以及波兰资本主义经济与其所附属的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而回答两者发展的前途问题。虽然它带有很强的实证色彩,但不是一篇普通的实证经济学或政治学论文,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光辉的杰出文献。它辩证分析了沙皇政府、俄国资产阶级、波兰资产阶级以及两国无产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局部经济体的分析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部分特征。卢森堡博士论文中的诸多观点是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先声,其所开启的资本与国家关系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的“中心—边缘”分析等对于理解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仍有重要启示。卢森堡的博士论文虽然带有“初创”的印记,也有一些不足,但毕竟已是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通过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和工作搜寻行为对个体的收入水平和工作质量产生长期影响,并最终影响个体终身的职业发展。本文基于1986—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UHS)数据,实证检验了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对个体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利的初始劳动力市场条件会降低个体未来的收入水平,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的失业率每上升1%,个体的年收入平均将下降2%。在考虑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因素、不同的样本构成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府面对不利劳动力市场条件应采取何种政策举措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怎样应对人口总量过剩与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社会在我国的提前到来及老龄化的加速,意味着未来劳动力将会出现短缺,这会严重威胁到经济增长。而解决此问题的措施,就是放松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但这又会使得本来已经不堪重负的人口规模继续膨胀。文章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解决了这一两难冲突;认为,劳动力短缺必然导致衰退,而人口的继续增加可以提高分工水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俞宪忠 《当代财经》2012,(10):20-26
著名的科斯定理不仅是物权定理,更重要的还是作为劳动力自主产权的人权定理,劳动力自主产权是自由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创造能力所完全拥有并可自由掌控的一组权利束,并主要由劳动力自主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交易权、收益权五大要件构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力自主产权,其实就是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意义上的基本人权,所有发展需求最终都能还原为自由公民自主发展的主体权利诉求。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根本标尺,就是这种具有革命意义与和谐指向的人的解放程度———主体自由度,对国民大众主体发展权利的制度尊重和法权保护,永远具有首要性和基础性,劳动力自主产权内涵包括非常重大的发展价值和变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