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是促进高校和旅游发展的双赢战略.相对于社会文化创意,高校文化创意精神品质更具高层次性,创意实践与产品更具独特性.高校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拓展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实现新时代"旅游+"战略、构建以内涵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社会高质量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宁 《新西部(上)》2010,(4):207-207,256
本文在分析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高校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艺术教学在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的变革措施,主要是:注重创新设计、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创意产业三者的融合;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在教学中增加探索性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艺术设计教育要与市场接轨等.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耗能、低污染的特性,是国民和地方经济的战略性资产,不仅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与传播,还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增添城市魅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高校尤其是高校艺术专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其建设方向必须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章从高校艺术专业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困境,探讨了高校艺术专业建设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例进一步探索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创意产业在国外是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中国也逐渐兴起.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与创意产业相结合,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产业类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文章就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区别和联系加以阐述,同时对中国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绿色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需求相当强劲,竞争也非常激烈。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角度,分析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在现有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从转变政府职能、发挥陶瓷协会作用,培育产业集群、实施人才培养提升景德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是我国极力推展的新兴产业,其经济产值是我国以后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两者之间产生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文化创意产业的做大,须依靠互联网产业的推动,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须依附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人们的人文素质,互联网产业培养高科技产业人才和高科技产业经营之道,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创意产业"是一个相当新的学术、政策和产业论述范畴.广告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是"创意"转化为经济利益,创意要产生经济上的"聚变效益",离不开产业的集群效应,城市创意产业的集群将直接影响到广告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8.
谢宏斌 《改革与战略》2012,28(12):100-103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功能的新兴产业,有利于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认为,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应构筑适应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科技与文化融合模式、推进新兴科技和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和业态发展,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创意产业——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刚刚兴起的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当现代农业遇到文化创意产业,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便应运而生了。农耕文化的多样性、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是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主要基础。农业创意产业有以农业为主要创意对象,富含创意、文化附加值高.与三产高度结合等特征。本文还以北京“紫海香堤”农业创意产业模式为案例进行了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日创意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社会经济形态演进速度日益加快,创意经济正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形态,从而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文化立国"的战略,即为创意产业发展的萌芽.其后10年,日本成为创意产业世界中的佼佼者,其在概念界定、思想创新、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上均有独特之处,更有较为完善的产业支撑政策,特别是其统一的国家意志、核心产业的竞争力等等,这些方面构成了日本创意产业成功的基础.而我国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尚在摸索阶段,通过对两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比较,可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误的教训,早日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