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21年中资美元债的发行规模预计将小幅增长,新发行规模或仍将维持在2000亿美元左右。2020年中资美元债市场跌宕起伏。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美元流动性紧张,叠加对企业基本面的担忧,中资美元债发行受阻。疫情影响减弱后,中资美元债市场又受到恒大事件、永煤违约等信用事件的短期冲击。  相似文献   

2.
此次中资美元债市场的波动根源,在于美元流动性的紧缺。短期来看,这会增加发行主体的再融资压力,但整体看,因发行主体偿付压力而引发中资美元债危机的可能性较为有限。3月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浓烈,海外资本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在此背景下,中资美元债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对此,本文分析了中资美元债市场调整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国内房企广泛发行中资美元债,境外发债逐渐成为房企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融资量逐年上升。但随着新冠疫情全球扩散,美元债市场加剧动荡,加之国内出台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政策,境内房企境外发债困难加大、规模收缩,“借新还旧”滚动机制备受考验,多家头部房企陆续爆发债务危机,对我国金融稳定造成威胁。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新形势下中资地产美元债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防范化解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2021年以来,伴随更加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市场下行压力,多家房企中资美元债违约消息不断,市场舆论反应强烈。值此背景下,厘清房地产企业中资美元债存量规模、发展趋势,对于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2008-2021年河北省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房地产企业发行美元债的行为主要与监管政策、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和人民币汇率预期相关,并进一步分析出房地产企业中资美元债的现有风险和潜在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余兆纬  孙悦 《中国金融》2020,(10):83-84
<正>国际上,高收益债指信用等级低于投资级别,即BBB-级(穆迪Baa3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又称为垃圾债券或投机级债券。截至2020年5月11日,美国公司债存量10.2万亿美元,其中高收益债1.9万亿美元,占美国公司债总体存量比18.6%,约占发行主体未偿还债务(包括投资债和高收益债等)7.4万亿美元的三分之一。发行人通常是为进行杠杆收购而融资的主体、杠杆率高被降为投机级的企业和快速发展但缺乏  相似文献   

7.
信用债券市场发展至今,已经具有相当大规模。据央行《2012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12年共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①3.6万亿元,与全年贷款比例达到43.9%,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信用债市场规模的发展,其风险问题凸显。虽未发生实质性违约,但近年来的"滇公路"、"沪城投"、"山东海龙"以及"江西赛维"等一系列风  相似文献   

8.
韩国早期的金融环境与我国相比有一些相似之处。该文分析了韩国公司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为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到境外市场发行美元债,而在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下,中资美元债发行成本会产生多大影响引发市场关注。本文以2010—2021年的中资美元债为研究样本,考察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定价的影响。结果显示: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对发行利差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美联储每加息25个基点,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平均上升约5.8个基点;从企业异质性来看,投资级或者房地产行业的债券能够降低美联储加息对发行利差的增加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美联储政策利率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定价的分析框架,从债券评级和行业分类两个维度,研究了美联储政策利率对不同发行主体的异质性影响,有助于微观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评估外债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国内ESG制度体系亟待建设与完善。本文借鉴中资美元债市场的实践经验,以2010—2020年中资美元债为研究样本,考察ESG信息披露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表明,ESG信息披露显著降低了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通过进行ESG信息披露,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平均可下降59个BP;进一步,ESG评分越高,降低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的作用越强。影响机制方面,ESG信息披露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水平和提升公司治理效应,降低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ESG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成本的积极作用,为完善国内ESG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中资美元债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同比呈增长态势。但受偿债高峰期来临的影响,近一半的新发债券用于满足发行主体的再融资需求;同时在集中兑付压力下,部分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进一步暴露。展望2020年,中资美元债仍将处在集中到期的高峰期,但整体风险相对可控。对于中资美元债的发行主体而言,应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情况,做好外债风险管理工作,实现对境内外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债券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债券市场已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同时我国公司信用债违约频发,违约主体几乎涵盖了全部行业,永煤AAA债券违约事件引发各方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信用债违约风险预警与防范,搭建了债券违约预警模型:一是深入分析了违约原因,提出了经济下行加剧‘债务-通缩’流动性分层导致再融资困难民企互保引发违约风险串联的观点;二是基于KLR信号分析法,以历史违约主体财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上市公司债违约预警模型,抽离出相关指标权重构成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三是基于预警模型,提出加强动态监测、构建债券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信用债定价与成熟市场国家信用债定价存在显著差异,并未随着经济周期运行中违约风险的变化而产生明显调整。研究发现,我国市场主体普遍存在对信用债刚性兑付的预期,且倾向于采用信用债进行套利交易,这种行为导致信用债信用利差更多体现的是市场流动性溢价,而非信用风险溢价,因而反映市场流动性状况的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波动性对信用债定价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而模糊了对手方信用的中央对手方的质押回购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末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大规模赎回,信用债被持续折价抛售,信用利差急速走阔。理财赎回冲击折射出我国信用债市场长期以来在深度和流动性方面的不足。文章试图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现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就如何促进信用债市场长足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涛  文梦悦  贺立龙 《金融论坛》2021,26(9):26-35,69
本文基于2014年1月-2020年9月公司债市场信用违约与一级市场信用利差省级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公司债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发现:(1)公司债违约风险在公司债市场内部传染并产生结构化定价效应,区域商业银行投债机制、政府兜底机制是重要的风险中介传导机制;(2)不同类型、信用等级、区域的公司债发行价...  相似文献   

16.
2021年,美元不排除出现大幅贬值和快速反转的极端走势,其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破坏力较大,尤其需要预防和警惕。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要精准判断美元走势十分困难。2021年,美国经济将面临多样化的不确定性冲击,美元指数走势也存在较大的变数。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我们在关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同时,更应该警惕美元极端走势及其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中国发债上市公司在流动性冲击下的企业现金持有、流动性工具选择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流动性冲击下,债务依赖度高的企业会增持现金进行流动性管理而非利用银行授信;国企和公司治理能力强的企业在面临流动性冲击时会增持现金;企业在面临流动性管理时会考虑自身抵押贷款能力而非破产风险。企业在流动性困境中应增强对现金流的管理,提升资产抵押和公司治理能力;商业银行应实行抵押资产多元化,充分发挥银行授信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楠  张鸿 《理财》2011,(10):69-70
8月初,标准普尔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主权信用评级。此举对全球市场冲击巨大,投资者信心受到重挫,全球从此步入后美债危机时代。目前市场主要特点与降级之前有何不同,外汇市场将会有何动向,我们可以从美联储的基本货币政策以及主要外汇对美元的相对位置做以下猜想。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的积聚可能引发债券市场流动性恶化。本文以2014―2019年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信用债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违约事件对债券流动性影响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违约事件在同一发行主体的债券之间具有流动性传染效应,当公司的某期债券出现违约时,公司其他未到期债券的流动性水平显著下降;违约事件对同行业其他公司债券的流动性具有传染效应,当行业中出现债券违约事件时,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债券流动性显著降低;违约事件爆发越密集或者违约事件越严重,对债券流动性的负面影响越大,而且民营企业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国有企业债,低信用等级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高信用等级债;在市场密集爆发违约事件或出现较为严重的违约事件时期,宏观流动性增加能够改善债券流动性。  相似文献   

20.
胡广 《中国外汇》2023,(3):72-79
近年来,中资机构参与国际债券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但在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市场风险也随之累积。对此,本文基于中资境外债基本面构建金融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多因子GED-EGARCH-M模型实证分析了八类行业在美元债、点心债和港元债市场中抵御金融风险冲击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和能源行业的抗风险性最弱,材料和工业行业的抗风险性较弱,可选消费、信息技术、金融和公用事业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结合现行外债管理框架下企业境外发债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