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边疆 《魅力中国》2014,(12):65-65
平定砂器是砂器制作艺人采用山西平定特有的优质粘土,经调泥、成型、上釉、晾干、窑烧、熏制等多道工序烧制而成的器皿。采用这种技艺制作的砂器素有“烧饭不变色、煎药不变性、炖肉不变味、煮水无水垢”四大特点,平定砂器耐酸、耐碱、透气性好,实用美观,千百年来,一直以山西地方特产闻名遐迩。2008年平定砂器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2.
风筝,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北方称"纸鸢",南方称"鹞子"。"风筝"这个名字,始于五代(公元907-960年)。据明代郎瑛《询匈录》记载,五代有位叫李邺的,在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在纸鸢头上系竹哨,放飞时,风入竹哨,发出像"筝"一样的声音,故名之为"风筝"。风筝造型模仿的自然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都寄托着"吉祥"、"吉庆"的含义。山东潍坊又称鸢都,风筝制作历史悠久,主要  相似文献   

3.
熊怡 《今日重庆》2009,(5):61-62
与欧洲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齐名,中国涪陵榨菜被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莱之一。始于1898年的涪陵榨菜,得益于祖辈艺人的传承;榨菜制作工艺,是传统手工腌莱的代表。创造并带动了涪陵榨菜文化的诞生和发展。2008年,重庆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杨帆 《发展》2013,(12):45-46
一、葫芦文化雕刻葫芦的产生,是在我国“葫芦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葫芦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近一万年前的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生长着葫芦植物。又据马家窑等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器皿说明,在八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人们就已借鉴模仿葫芦的形象,创造出各种生活器具。从我国先秦以来的文史典籍资料来看,对葫芦的记载更为多样,《诗经》称葫芦为:“匏、瓠、壶、甘瓠”。  相似文献   

5.
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其西部为著名的马颊河,充足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土壤、气候,适合葫芦的种植与生长,历史上东昌府便以盛产品质上乘的葫芦而闻名。东昌府雕刻葫芦也称蚰子葫芦,用料考究,工艺独特。作为民间艺术的土壤,东昌府葫芦雕刻工艺传承有序、群体稳定,并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逐渐形成了闫寺、梁水镇和堂邑镇路庄三大雕刻谱系。  相似文献   

6.
传承人是技艺传承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本文从师承培养模式、家传培养模式、教育培养模式以及其他培养模式来分析当前云南民族技艺传承人培养存在的方式和特征,探索云南民族技艺传承人培养方式的优缺点,对当前云南民族技艺培养传承人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壮族织绵技艺的历史沿革着手,梳理了壮锦技艺的现代发展困境,并围绕目前存在的设备与技术、技艺传承人、产品研发、政府保护扶持力度等多方面问题,提出应从加强国家政策支持、搭建政企合作桥梁、构建壮锦文化多元化教育体系3个方面不断完善政府职能和社会运行机制,突显壮锦文化传承保护的制度优势,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效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河在内蒙古老河口猛然一个大转身,折而向南滔滔而下,形成了绵亘千里的秦晋大峡谷。南下的黄河一路奔腾,沿途洒下了无数的明珠,吴堡--就是镶嵌在黄河这条金腰带上璀璨的一颗。吴堡曾是陕西人引以为豪的大作家柳青的故乡。也是1949年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共领袖东渡黄河移  相似文献   

9.
<正>藻井,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房屋顶部的上凸式建筑构造,额枋上有小斗拱承托,层层出挑收缩集结于顶部中心。由于它的整体形状如民间饲养家鸡的竹编笼子,故俗称"鸡笼顶",又称为"罗旋娥罗顶"。"娥罗"是指海滩中有罗旋状纹理的海螺,又如古代束发的男子或女子头顶的螺髻。这种罗旋娥罗形状的木结构建筑,多应用于寺庙和祠堂的戏台顶部。据有关资料记载,最初建造穹顶可追溯至汉代,考古发现的不少古墓中就有砖拱劵顶,可以历经千年不塌。后来在南北朝至唐代,  相似文献   

10.
核桃仁麻糖的制作主要采取手工操作的方法,销售主要有订做、市场自销和礼品销售方式三种方式。麻糖生产可以减轻就业压力,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妇女地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缺乏规模与特色,产品的卫生和质量难以保证,产品外销能力弱。为促进麻糖业发展,需要政府投资支持,加大产品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招远粉丝作坊生产的鼎盛时期。1 934年版的《中国实业志》记载:"据专业者统计,该县(招远)60%的农民与粉业有关,每年输往上海、宁波、厦门、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处,占龙口粉丝出口额的70%。"早期手工作坊生产粉丝工艺,大致分为原料破碎、淀粉提取成型、淀粉糊化作面、打瓢漏粉、洗理粉丝、上架晾晒、包装运送等十几道工序。制作正宗龙口粉丝要用绿豆作原料,多为东北三省的优质绿豆。浸泡原料是作坊生产的开始,先放适量凉水,  相似文献   

14.
《中亚信息》2012,(Z3):89
Выращиваниеуйгурамихлопкаимееточеньдлиннуюисторию, поэтомупрястьиткатьматериюизхлопка–этотакжетрадиционнаяпрофессияуйгуров. Висторическихзаписях "ЗападныйрегиондинастииТан" записано, чтовстранеХотан ( по-китайскиЮтан ) оченьразвитопрядениеитекстильное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Надневнике 4 мая1845 годаЛинЗеШуй ( сосланныйимператоромЦиньнаИли) записано: " …местныемусульмане -мастерапряденияиткачества, казеннаятканьпривозитсяизюжныхрайоновЗападногорегиона."Уйгурыоченьлюбяткрасивыеткани, изкоторыхшьетсяодежда, покрывала,скатертиинастенныезанавески, поэтомуситцепечатаниенеобходимовжизни. Спроснанабойщиковикрасильщиковбылоченьбольшой, отсюдамастерствоимастера.Висторииситцепечатанияуйгуровбылиразныеметодынабиванияикрашения  相似文献   

15.
贾吉平 《中国西部》2015,(5):53-55,52
二胡在民族乐器中的地位就如小提琴在西方乐器中的地位一样,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陕西的二胡手工制作技艺伴随陕西的秦腔等本土戏剧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紧凑,给本土戏剧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唇亡齿寒,与戏剧形影相随的伴奏乐器也受到了冷落。为了避免纯手工制作二胡的技艺失传,该技艺被陕西省政府列为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掐丝珐琅,乍听好像很神秘,其实它就是我们俗称的景泰蓝,近年来,掐丝珐琅的市场收藏行情逐年升温,其拍卖价格也是屡创新高。掐丝珐琅拍卖行情好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元代时从阿拉伯半岛陆路传入,当时称之为"大食窑"器,我国的古代工匠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窑"的制作技艺,并与我国本土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金属胎掐丝珐琅——景泰蓝。  相似文献   

17.
China是中国的意思,同时也有是瓷器的意思,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英文还有一个词汇叫做celadon,音译为雪拉同,专门指中国的龙泉青瓷。龙泉青瓷曾以雪拉同之名蜚声法国甚至整个欧洲,被当时的社会名流当作珍贵的礼物互相赠送、价比黄金。2009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选世界"非遗"的陶瓷类产品,具有划时代意义。如今,青瓷已经成为龙泉的一张名片,它用一种纯粹的自然之美向人们展示着怡情养性、平静淡然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18.
<正>云南是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在古代的时候,由于远离中原,常年战事不断,或是外族入侵,或是发生地方武装叛乱,朝廷派军征讨总不能绝患,为了有效地巩固边防,自宋元之后,朝廷就实行充军和派军边屯,特别是到了明朝,边屯军民之众更是前所未有,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边屯文化。永胜地处云南西北部,素有"滇西北粮仓""鱼米之乡"之誉,自然便成了军屯的重要之地。据《大理古侠书钞》记载:洪武十五年,云南初定,云南土著居  相似文献   

19.
唐寿锐  邹刚 《走向世界》2015,(13):80-83
乙未年大年初十,作为烟台春节期间传统民俗保留项目的毓璜顶庙会进入到了最后一天,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一夜之间降低了城市的温度,却没有挡住市民的热情。尽管是庙会的最后一天,来赶尾儿寻找"年味儿"的市民依然络绎不绝。来毓顶庙会璜寻找年味儿,是烟台这座城市的年俗印记,也是老烟台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情绪追忆。  相似文献   

20.
李慧 《魅力中国》2013,(32):67-67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也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再加上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出现日渐衰落的现象。目前,我国地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国民的注意。白蜡杆是河南省宁陵县特有的一种弯曲性和柔韧性很强的木材,在传统手工艺中有着很多的运用,但是目前白蜡杆的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障碍。本文就如何通过上循古法下启新风的方式,加强白蜡杆技艺的传承,推动白蜡杆技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