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沈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交界处。2014年底,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59个、贫困户30689户122757人。2017年,沈丘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1元,增长9.8%,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2017年底,全县15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累计脱贫27112户111606人,未脱贫3577户1115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碌曲县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抢抓政策叠加机遇,着力破解制约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不断提升科学发展、长远发展的支撑能力;坚持生态为发展根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全力培育三个首位产业,推进转型发展,走生态经济、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民生为发展目的,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使全县民生得到了极大改善、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初步达到了退出贫困县的要求,为“十三五”末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扶贫工作抓得实不实、效果好不好 ,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扶贫工作做到贫困村、扶到贫困户。因此 ,贫困乡村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扶贫到户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一项关键措施。作为全省重点老区县之一的永丰县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 ,县委、县政府就把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作为扶贫开发、解决贫困户温饱问题的主要手段 ,千方百计扩大规模 ,提高扶贫效益。到去年止 ,全县有180个村形成“一村一品”、19个乡镇形成“一乡一业”的开发格局 ,“一品一业”系列产值达2.45亿元 ,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6.1%;从事“一品一业”开发农户达4 .…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安仁是一个享受省扶贫照顾县待遇的农业穷县。全县21个乡镇,229个村,38.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0.7%。到1996年底止全县尚有4.36万人还处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占总农业人口的12.35%,有15个特困村...  相似文献   

5.
一、调查研究,提出党建扶贫的工作思路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共中央组织部从 1994年 10月起,开始定点帮扶陕西省蓝田县脱贫。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辖 29个乡镇, 519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 63万,总面积 1969平方公里,其中山岭面积占 80%以上,有 26个乡镇不同程度地分布在沟壑纵横的岭区和深山区。 1987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时,有 8个乡、 118个村不通电, 186个村不通公路, 2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145元,处于深山区的 8个乡人均纯收入仅 69元;全县共有贫困人口 5.76万户, 26.8万人,占…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县委、县政府“八三”脱贫攻坚计划,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人,我们榆社县种籽公司,团结一致,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为公司经济繁荣,为我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一、保证优种供应,取得增产增收。一九九七年为全县农民备各种优良品种42万斤,其中玉米8个品种30万斤,高粱3个品种7万斤,谷子、大豆、小麦5个品种5万斤。实际销售22万斤,其中玉米14万斤,高粱5万斤,谷子、大豆2万斤,小麦1万斤,满足了全县农民的用种。在供种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在…  相似文献   

7.
卓尼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交汇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结合部,总面积5419.68平方千米.全县辖15个乡(镇)、97个行政村、3个社区、461个村民小组.2013年底,全县总人口10.29万,有贫困村42个,有农牧村贫困户6548户,有农牧村贫困人口3.12万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730元,贫困发生率为34.6%.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是卓尼县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沅陵地处边远山区,既是国家重点工程五强溪水电站库区淹没县,又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10万人需要移民搬迁,安居乐业;35万人需要解决温饱,实现脱贫.在这样十分艰巨的任务面前,沅陵怎么办?是安于现状,还是迎难而上?我们县委、县政府引导全县人民正确认识县情,提出了脱贫攻坚、富民强县,在本世纪末彻底消灭贫困即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5亿元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
广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武夷山脉的西麓,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17.8万,辖5镇6乡1场129个行政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县。近年来,我县在上级扶贫部门指导下,因地制宜,扬优成势,积极探索出一条产业化扶贫新路子。截止目前,我县已形成以白莲、烟叶、林果、食用菌、中药材为主的农工贸一体化的五大扶贫支柱产业,覆盖全县11个乡镇,129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年末,湖北省蕲春县老促会用了两个月时间,就脱贫后如何搞好乡村振兴工作,对30个产业化搞得较好的村和16个原深度贫困村,进行了调研。2013年以来,蕲春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和措施,举全县之力实现了全县如期整体脱贫摘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乡村变化之大、产业基地之多、市场主体之强、发展模式之新,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夏河县委、县政府紧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重要使命,以强化贫困人口自我“造血”功能为目标,以扶贫促产业,以产业推扶贫为手段,认真贯彻落实全省“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甘南州“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培育以牦牛藏羊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产业开发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连续获得丰收,生态畜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的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贫困农牧户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手段,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实现了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2016年,佛坪县通过夯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问责、扎实推进“六个一批”工程和“三位一体”扶贫战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均达到了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的各项指标. 今年,佛坪县紧扣脱贫村、脱贫户持续增收,坚持领导力量不变、包抓责任不变、帮扶机制不变、到村到户扶持政策不变,建立县委县政府总负责、部门联动、镇办为主体的领导体制和包联到村、工作到组、措施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从抓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兜底扶贫、基础扶贫10个方面重点发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地处渤海之滨、冀鲁两省交界的河北省海兴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津南特委和鲁北工委的活动中心,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冀鲁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全县197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光荣的革命史,处处都有丰富的革命遗址和感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4.
作好“五字”文章加速库区脱贫步伐江西省上犹县既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定点县,又是一个拥有五大库区的典型库区县,全县18个乡(镇)、27万人口,其中库区乡(镇)10个,库区人口152万人,占全县人口的56%,库区贫困人口286万,占全县贫困人口的7...  相似文献   

15.
<正>凤庆县按照脱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和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的要求,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为切入点,围绕"到2017年3个贫困乡(镇)、27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的脱贫目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全力推进  相似文献   

16.
1998年6月8日,浙江省淳安郑重宣布脱贫,淳安老区县摘掉了贫困帽子。这是1998年淳安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经过近十年尤其是近三年的艰苦创业结出的硕果。一、深刻变化变化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全县近三年老区乡村扶贫建校37所...  相似文献   

17.
佳县是国定贫困县,至2015年底全县尚有贫困村71个、贫困人口14081户31329人,要实现2017年整县脱贫、2019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佳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脱贫攻坚总指挥部,下设“四大战区”的指挥长、副指挥长分别由县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担任,按照“县级抓总、战区主战,部门协作、镇办落实、村级实施”的原则,按照“找准原因、精准施策、建立机制、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核心,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九个一批”精准脱贫行动计划,实现九个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抓机遇加快脱贫步伐中共江西省兴国县委书记邝小平兴国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老区贫困县,全县有34个乡镇场,370个行政村,632万人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在上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  相似文献   

19.
万安县是江西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19个乡镇中有8个是贫困乡,贫困人口目前仍有18万人。在贫困乡的边远山区和库区的23个行政村中,生活着雷、兰两姓畲族农民共539户,2815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畲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对湖北省秭归县的月亮包、二圣寺、彭家坡、杨家包、邓家坡、郭家坝6个小康村进行了专题调查。6个村中,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达到7563元,是全县平均值3.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达2650元,是全县的1.8倍;人均居住面积最高达到80cm^2,是全县农村住户人均值的2.5倍;每百户拥有彩电最多达83台,是全县农村住户平均值的5.5倍;每百户拥有冰箱最多达26台,是全县农村住户平均值的26倍;农户存款最高达10多万元,人均存款最高达3万多元。6个村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快,超出了常规,他们的成功经验对继续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