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值表的基本原理及其编制张端明增值表的编制,本世纪50年代起源于日本,70年代完善于英国。它主要是从揭示企业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实现的效益及其分配,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目前编制增值表已风靡欧洲大陆及英联邦国家。如今,英国许多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会计》1996年第11期发表了陈华的《增值会计初探》一文(以下简称陈文),读后颇受启发,获益良多,但似乎有意犹未尽之感。增值会计的核心是增值表的编制,笔者就此谈点浅见,以为蛇足。一、我国编制增值表的现实必要性1.编制增值表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需要。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信息是企业会计目标之一。企业目前对外编报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主要是为投资者(包括作为所有者时的国家)服务的,很少能为宏观经济管理所用,而增值表则不同。增值表是…  相似文献   

3.
一种崭新的会计报表──增值表张波增值表(ValueAddedStatement又称VA表),作为企业一种新的会计报表,80年代兴起于西方,它主要计算和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增加额和企业利益在相关者之间的分配情况。增值表的出现与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和迅...  相似文献   

4.
增值会计初探陈华增值会计(valueaddedaccounting),是以编制增值表为核心,反映企业增值额及其运用的一整套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总和。自70年代英国首创增值表以来,短短二十几年,增值会计迅速风靡欧洲大陆,并得到广泛运用。例如:法国公司法...  相似文献   

5.
浅议确立国家资本的概念刘殿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家资本保值增值是其首要目的。但现在普遍的提法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概念模糊,应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改为国家资本保值增值,确立国家资本的概念。本文就此谈些看法,向同行请教。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设立增值表的思考邢晓东增值表是计算反映增值额及其分配状况的一张会计报表。该表上半部分反映增值额的形成.所谓增值额指的是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以它自己的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入(一般以销售所得的货币量表示)和为进行经济活动而发生的对外支出,两相...  相似文献   

7.
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在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公司中,为了强调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反映增值额的形成与分配的呼声日益高涨,由此开始兴起编制一张新的报表———增值表(ValueAddedStatement),它是继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之后的另一张报表,在国际上称  相似文献   

8.
刘燕 《齐鲁粮食》2002,(5):36-37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保值增值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并逐步使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这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总目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企业管理的这一要求,因为财务管理是一种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资产保值增值为中心的综合性管理。  相似文献   

9.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企业应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公司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可以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在评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时,有些人简单地比较财务报表中期末所有者权益与期初所有者权益,如果大千零说明增值,小于零定为减值,等于零作为保值。笔者认为,这仅是从局部看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在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公司中,为了强调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反映增值额的形成与分配的呼声日益高涨,由此开始兴起编制一张新的报表--增值表(Value Added Statement),它是继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之后的另一张报表,在国际上称第四张报表.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资本的保值增值引发的思考徐家常国有企业是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建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国家投入的资金就是国家资本金,这部分资本金在企业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健全,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时期,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企业资金紧张的成因与对策田力平资金紧张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也是企业诸多问题的综合反映。造成企业资金紧张既有宏观方面原因,也有微观方面原因。其宏观方面原因与我国现时期总体发展阶段和宏观融资环境有关,表现为国家金融紧缩政策、市场洪求波动、税制改...  相似文献   

13.
评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车桂英陶艳秋马玉友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投资以及投资收益所形成的或者依法认定取得的国家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资本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一般的说,国有资产保值或增值是指企业在考核期内...  相似文献   

14.
引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其保值增值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归国家所有的一切资产,包括经营性、非经营性和资源性资产;狭义的仅指属于国家的经营性资产,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等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它们是国家对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投资以及投资收益形成的,或者依法认定取得的国家所有者权益。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指企业在考核…  相似文献   

15.
一、森林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理论问题1.森林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概念“森林资源资产保值增值”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是由“森林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三个子概念有机组合而成。这里的森林资源资产是指国家或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资源。它包括用材林、经济林、竹林资源和林地资源以及森林群落内的其它资产;“保值”是森林资源在一定期间如会计期间或财政年度)内净资产期末数额等于期初净资产数额,即森林资源在一定期间内生长量和消耗量持平;“增值”是指森林资源在一定期间内,期末净资产数额大于期…  相似文献   

16.
国有林业企业产权,即国有林业企业财产所有权,是指国家对国有林业企业的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于。处置的权牙IJ。现阶段,国有林业企业财产所有权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其权利主体是国家,其客体包括国家所有的森林动植物资源和其他为国有林业企业所实际占有的国家财产。其内容表现为以下形式:(1)国家通过参股、控股形式,将国有林业资产投入股份制林业企业运营,使企业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国家则作为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林业资产收益和最终支配等权利。(2)国家创办国有林业企业,并授权企业对…  相似文献   

17.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强化成本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企业效益保值增值,加快国家经济建设速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宏观农业管理把发展经济即富国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与国家政治安定和军事强盛联系起来。在生产结构、生产资料、劳动力与生产过程及相关政策的管理方面,宏观层次的理论主张側重于社会总需求、生产关系调整与制定鼓动农业发展的政策上啾戎?微观层次管理思想则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增值为主要目的,在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过程和生产规划等方面的管理中,更具周密细致、注重微观经济效益的特点。宏观农业管理的一系列见解对国家经济决策具有明显的影响,而微观管理的作用则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认为,客观、公正地计量与评价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是资产经营承包的关键。文章对企业"资产"的内涵与外延,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实质,资金保全与企业经营效益的真实性,反映和评价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客观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垦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初探兰成武,李慧芳山西省的农垦企业,绝大部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国家投资兴办起来的。随着改革的深入,明晰农垦企业产权,为国有资产、集体财产乃至个人资产找到一个人格化的、负责任的"所有者",并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建立产权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