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耿群 《国际金融》2010,(8):34-38
一、宏观经济背景及货币政策走向虽然全球经济前景仍有阴霾,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入加息的行列(参见下表)。这些国家(地区)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的国家(地区),鉴于全球性的流动性充裕状况,忧虑未来的通胀压力,因此开始未雨绸缪,逐渐收紧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受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影响,美元对主要货币总体走强,具体来看,美元对欧元、英镑走强,对日元走弱。因各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欧元、日元短期利率微降,而英镑短期利率因意外强劲的通胀数据而出现微升。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下降;全球主要股指冲高后大幅回落。  相似文献   

3.
2011年初以来,由于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文章在依次分析欧洲、英国、美国的经济与通胀发展形势乃至其货币政策决策者观点后指出,欧洲中央银行加息拉开了发达国家央行加息的序幕,预计年内欧央行还可能加息;英格兰银行将视经济情况决定年内加息时机;美联储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可能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提高美元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4.
黄芳娜 《中国金融》2022,(22):89-90
<正>近年来,为了抗击疫情,国际上许多国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用财政赤字货币化措施来应对疫情。2022年,在更加复杂的全球环境下,国际上的财政赤字货币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通胀高企和本币贬值成为了制约其持续性的重要因素,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又开始进入了加息轨道,这引起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进一步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方斯琦 《金融博览》2021,(19):33-35
随着疫情在曲折中缓解与经济的逐渐恢复,全球通胀快速抬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021年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的讲话中举了与此相关的两个历史案例.20世纪50年代,通胀短暂上升,而央行错误地采取了紧缩政策.由于货币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当其发挥作用时,通胀压力已然消退,过紧的货币环境危害了实际经济.20世纪70年代,能源与食品价格大幅上升,导致总通胀急剧上升,当能源与食品价格下降后,总通胀随之缓和,但核心通胀却持续上行,央行又因没有及时出手而导致了大通胀.显然,通胀是否会持续下去已经成为牵动全球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关键问题,然而,在理论上,这一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相似文献   

6.
<正>若在美国经济进入下行期后,通胀压力迟迟未消退,美联储或被迫继续加息,可能会引发美股大幅回调和经济“硬”着陆风险货币政策的本质是逆周期调控,在经济上行时加息以防止经济过热,在经济下行时降息以刺激经济复苏。作为美联储的两大政策目标,就业与通胀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因此,美联储时常不得不在两者之间作出权衡。历史经验表明,  相似文献   

7.
11月2日,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加息,美、欧、英、日、印等多家央行也跟进议息,由此开启了由各大央行领衔主演的议息"大戏".然而,新兴市场国家与欧美发达市场国家在货币政策上的距离却越来越大.由于澳央行和印度央行的加息举措主要目的在于管理通胀预期,而欧美、英、日经济仍面临各自的问题,市场的关注点集中在美联储可能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金额与细节上.目前全球货币政策可谓"南辕北辙",脱钩现象日益加重,由此也带来各国货币政策的相互干扰,市场神经因此再次紧绷.  相似文献   

8.
美联储加息通常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扰动,引发部分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撤离和汇率大幅贬值。2022年3月,美联储启动加息,标志着美国开启新一轮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历次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是否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次美联储加息将会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形势多变、国内经济承压的局面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本文将从国际收支角度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美联储加息见顶,地缘政治风险未减,高通胀问题有所缓解,全球外汇市场震荡分化。从中长期视角看,最长强势美元周期下的全球外汇市场正在显现一些结构性新特点,突出表现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货币韧性增强。展望未来,大国博弈下地缘政治风险仍然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似乎正在走向软着陆,但复苏进程缓慢且不平衡,货币政策分化程度或将收窄,外汇市场依然处在“风口浪尖”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美联储考虑加快缩减购债(Taper),加息预期日益强烈,这一轮加息周期将伴随着持续通胀压力、新冠疫情反复、经济复苏崎岖等特征。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周期错位、国际资本流动加大、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面对新一轮紧缩,加息预期支持美元指数高位震荡,货币政策分化令欧元和日元暂时承压,英镑和加元、澳元等商品货币料将追随美元加息,新兴市场货币波动可能加剧,人民币弹性增强,整体保持良好韧性。  相似文献   

11.
后疫情时代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其通胀高企,美联储开启史诗级加息周期,国际资本大幅快速回流美国,导致全球金融风险显著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亟须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本文构建一个包含无息外汇准备金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的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研究“双支柱”调控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美联储加息冲击下,国内产出和通胀下滑,人民币贬值;此时采取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政策能稳定汇率并降低经济波动,主要机制是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能增加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资金供给,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第二,提升利率政策虽然有助于稳定汇率,但会增大经济波动且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而“双支柱”调控不仅能降低产出和汇率波动,还不会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第三,“双支柱”政策最优组合是货币政策盯住国内产出和通胀波动,宏观审慎政策盯住国际资本流动。据此,本文认为,我国应采用“双支柱”调控应对美联储激进加息,降低利率以应对通胀和产出下滑,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促进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12.
读者观点     
全球联手治通胀势在必行南京蔡恩泽目前,通胀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和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治理通胀无济于事,也是不公平的,比如光指望中国人民币加息、人民币升值来遏制通胀,让中国为全球通胀埋单,而欧美从中渔利,这有失公允。只有全球多数国家行动起来,合力抑制流动  相似文献   

13.
最新的CPI数据显示,亚洲(日本除外)的通胀已见顶回落,但尚未明显消退;同时,亚洲多国出现经济放缓以及本币大幅贬值。 而正是在通胀压力缓和的背景下,亚洲决策者正在使出浑身解数避免受到全球增长疲软的影响,以确保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复苏在即,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难言退出,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在2011年继续遭受更大的通胀压力. 通货膨胀压力倍增 分析人士认为,加息等紧缩政策作为应对通胀的手段,是新兴经济体解决当前问题并防范远期风险的切实举措.但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看,新兴经济体已采取的政策不足以控制通胀走高之势,粮食、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不断传导到新兴经济体的消费物价当中.  相似文献   

15.
耿群 《国际金融》2010,(4):27-30
2010年3月,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走势,数据显示经济的方方面面都有好转迹象,因此研究机构纷纷上调对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本次复苏的领先力量。但与此同时,通胀压力开始出现,加息逐渐成为争论焦点,市场利率也开始出现上扬,全球货币政策周期的转变不再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16.
<正>本轮货币政策的应对特征更多取决于当下通胀和经济的实际状况。文章指出美联储如果想要更低的通胀,就必然会对经济衰退有更高的容忍度。而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可能会促使美联储在通胀还未到达目标值的情况下,将货币政策重心转向。欧洲加息较晚,在严重的滞胀格局下,欧央行在加息节奏上,或以更快的速度来达到目标利率,此后再进行观察,依据经济下滑的状态来确定停止加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由于通胀压力增大,未来一段时间内央行势必会加强对通胀预期管理。而在货币政策层面,考虑到通胀及国内外经济复苏的前景,央行在二季度左右试探性加息或者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18.
杨子荣 《中国外汇》2022,(15):27-30
<正>基于美国经济衰退的内在逻辑,即“美联储加息→金融条件收紧→居民需求减少→企业投资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全面衰退”,相关指标显示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积聚。当前,美国通胀持续走高,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大幅度加息。由于货币政策存在时滞,当前美国金融环境仍相对宽松,加息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尚未显现,经济因需求强劲而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但随着货币政策逐渐发挥作用,尤其当利率被提高至限制性水平时,  相似文献   

19.
9月18日,美联储因次级债券危机打破连续一年多维持利率不变的格局而降息50个基点,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还有降息动机。从抑制通胀到出手“救市”,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发生了微妙变化。受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势必要与美联储一起“陪演”,原本利率政策转为应对通胀的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在10月4日的例行会议上也只好继续观望维持利率不变,这有可能导致全球通胀压力会大大失控。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的影响更直接,由于中国现面临通胀压力和流动性过剩正进入一个加息周期,美联储降息不仅加剧了中国的通胀预期,而且也可能冲销央行反通胀的货币政策效果,助推中国通胀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以来,因通胀持续上升,美联储开启了新一轮的快速加息进程。而叠加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本轮美联储加息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与前几轮加息周期有所不同。文章从汇率、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三个传导机制分析了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指出应关注金融市场间的波动溢出传染,并就防范应对美联储加息溢出效应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