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发展到今天,其模式主要经过了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自19世纪中叶股份公司的兴起导致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审计技术方法也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亦即逐步从详细审计转向抽样审计。随着近代数理理论的发展,使审计抽样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其中的统计抽样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务报表审计的需求,审计方式从传统的账目基础审计发展到了制度基础审计,进而形成现代的风险基础审计,与此相适应的审计技术也从判断抽样发展到了统计抽样,抽样审计在审计发展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抽样审计本身具有的缺陷,使得抽样审计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适应变化的环境,分析审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抽样审计的缺陷审计,自从详细审计发展到抽样审计,抽样审计在审计发展史上占据主导地位。为满足审计内、外环境的需要和克服自身的缺陷,抽样审计经历了任意抽样、判断抽样到…  相似文献   

3.
在审计的发展过程中,曾采用大量抽查的审核方法来代替详细审计。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所抽查的业务量还是很大,而且抽查的资料是由审计人员主观选取的,难免以偏概全。近半个世纪来,由于现代化企业广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因而审计工作也逐步由详细审计和大量抽样审核转向以内部控制测试作为审计的基础。内部控制审计测试着重审核各项数据所据以产生的制度是否合理、严密,以及是否认真执行这些制度,从中了解内部控制中的缺点或薄弱环节,再有的放矢地制订进一步的审计计划。实行内部控制的审计测试,可促使企业注意防微杜渐,及早防止贪污、盗窃和非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体系是在原始的查账技术基础上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备到较完备逐步发展起来的。审计环境的变化使得审计方法由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进而又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这是审计技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制度与制度基础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伟 《审计与理财》2000,(11):21-22
目前,从我国的审计实践来看,较为普遍使用的还是账目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由于以详查为基础,使得审计费工、费时,影响查账效率,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审计方法应逐步向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过渡,其中制度基础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现代审计区别于传统审计的主要标志。这种审计方法是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可靠程度为依据,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抽查和判断,借以形成审计结论。与传统审计方法不同的是,在这种审计方法中,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领导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产生的原因1.审计内部原因形成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1).审计方法及手段的局限性所形成的审计风险目前审计方法的局限性体现在:一是审计方法模式滞后,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而国外已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二是无论采用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它都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极易遗漏重要的项目;三是审计操作不规范,如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审计成本随意放弃一些自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的选用不科学,审计报告的编写不明确、不公允等。这些方面都会使经济责任审计…  相似文献   

7.
1995年,我们在对市仪表元件厂、市建昌机器厂、金方圆纺织总公司、力特电机总公司等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中,试用了统计抽样这一科学的审计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统计抽样运用于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的作法统计抽样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按照统计方法决定样本规模,并以样本的结果对总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海关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发展,如何加强海关内部管理,有效地发挥海关内部管理效能使海关管理逐步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海关内部审计制度是规范海关内部管理、强化业务基础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海关的内部审计,旨在通过审计监督,及时发...  相似文献   

9.
统计抽样是根据统计学中的抽样理论来确定样本的大小和抽样方法,再由样本来科学地推断总体。这种方法在西方国家已广泛采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国目前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所采用的抽样方法基本上是判断抽样,统计抽样的使用还有待逐步开展,阻碍统计抽样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种抽样方法还没有被广大的注册会计师所掌握。我国虽然已经制定出审计抽样具体准则,但由于还未出台相应的执业规范指南,所以缺少可操作性。本文将介绍统计抽样在实质性测试中的应用。一、统计抽样在实质性测试中的应用范围统计抽样在实质性测试中并不是…  相似文献   

10.
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控制的比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控制是审计发展史上不同阶段的两个概念(一)内部控制制度是制度基础审计下的概念。进入20世纪30年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目的由判断企业信用状况逐步转向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审计范围也扩大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正在逐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审计内容由以基础审计为主向基础审计、管理审计、经营审计三个层次相互结合的现代审计转变;审计方式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工程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着这一审计理念、审计内容和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同时面临一些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上级机关的直接领导下,我省各级审计机关注重抓好审计统计工作,各项基础工作和制度建设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审计统计能及时、如实地反映审计工作成果,在为各级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万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面就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浅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独立审计由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过渡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如今又发展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重点放在由企业的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上,是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必将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风险基础审计的一种延伸,吸收了风险审计的各种特点。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体系是在原始的查账技术基础上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备到较完备逐步发展起来的。审计环境的变化使得审计方法由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进而又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这是审计技术发展的必然。企业内部审计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借鉴国际审计准则,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审计水平,推进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体系是在原始的查账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审计环境的变化使得审计方法由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进而又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这是审计技术发展的必然。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借助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识别企业风险类型,形成自己的风险评估体系;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水平;引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推进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丁婷  汤勇 《企业导报》2011,(8):162-163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审计监督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的内容也由传统的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风险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为主发展,审计方式发生了事后审计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而审计手段也由手工方式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审计统计工作是整个审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真正使统计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几年来,我局坚持从基础工作抓起,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为搞好审计统计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一、实行审计结论和决定报送制。我们规定:各科所有「审计结论和决定(或调查报告)」,必须报送一份给专职审计统计员,作为统计报表最基础依据。这样,专职统计员既了解审计业务进度,以防漏报,又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二、坚持主审填表制。为了做到数出有据,数字准确,我们坚持由主审人填报审计结论和决定明细表制度,收到明显效果。该制度主要内容是,每个审计项目结束后,由主审人员根据审计结论和决定,填写一份明细表,附在审计结论和决定的后面,作为登统和编制报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现在让我们快速浏览一下20世纪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发展变化: 1、审计重点转向确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2、审计人员对第三方(如政府机构、证券交易所、成百上千万的投资者)的责任加大。 3、审计方法由详细审查各项交易转变为使用抽样技术(包括统计抽样)。 4、认识到需要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据此确定实施测试和抽样的方向和数量。  相似文献   

19.
冯国滨 《审计观察》2003,(10):42-43
随着我国政府公共支出的日益增加和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主义审计由一种较低层次的审计.逐步向一种综合眭的经济监督过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绩效审计、完善我国的政府审计制度是目前审计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通过介绍澳大利亚政府绩效审计制度发展过程及现状.以期为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抽样审计法是现代审计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十九世纪中叶由于西方经济飞速的发展,社会对审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审计自身的效率,而逐步使用和推广起来的。抽样审计法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所采用的方法。审计人员在一定的情况下,确定了被审对象并作为总体后,根据审计的可信度、风险水平、可容忍的误差范围等因素来确定样本的数量,采用统计或非统计的技术把样本抽取出来,审抽出的样本,以审样本的结果推断出被审对象总体的状况。这是一种可节约审计时间、审计人力、审计经费的方法,因其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效益,被世界审计业界广泛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