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那些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注重个人声誉的领导者,在面临挑战的时候,总是难免会想,一旦自己离开这家企业后,将给企业和自己留下什么?我这么费力地支撑这个企业,到底有多大价值?员工会如何谈论我?企业的明天是否依然会记住我?我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处于什么位置?  相似文献   

2.
<正> 一、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个人文化所谓个人文化,可以定义为:建立在个性基础之上的观念、意识、情操的总和。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个人文化,或者说,个人文化的差异,是这个企业家与那个企业家的一个重要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1.企业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色彩:有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可就业性”?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可选择性和个人对社会的实用性。它来源于个人知识的重组、才能的重构和价值的重塑。一切的“整合”,决定了个人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适应性和生存性,它显示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当我们面临市场经济下的全新机制,必须去适应它,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们看到,那些有能力、有本领的人对于“下岗”是无所畏惧的,“企业炒我的鱿鱼,我也可以炒企业的鱿鱼”。这是因为这种人具有很强的“可就业性”,自然能从容应对。要笑傲职场,就必须提升你的“可就业指数”。对企业来说,可就业性就是公司文化的可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在新经济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单位,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唯有提高绩效才是一切管理工作的生命线,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核心就是绩效。那么,哪些因素能产生良好绩效呢?产生良好绩效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根据自己企业的发展阶段来培养合理的领导意识,让个人的成长和企业文化的成长相互辉映,这对于那些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以成就为动力(较低的意识层次)的人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6.
倪卫东 《中国物业管理》2006,(11):I0010-I0012
题记:作为优秀物业管理企业的领军人物,除了必须具备服务意识、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组织才能外,还应该具备些什么样的个人素质呢?这个行业是否需要有思想型的企业领袖?这种思想型的人才能领导一个本应十分务实的企业走向成功吗?这样的企业其企业文化会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和亮色?  相似文献   

7.
作为地道的国有企业,如何实现地道的国际化?在文化迥异、备受误解时,中国企业拿什么征服全球一双双怀疑的目光?作为国企领导人,如何让自己持续保持高昂的激情,又如何能将个人魅力转化为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8.
朱雪尘 《英才》2005,(7):82-83
你究竟代表了谁的利益?有时候,既是企业家,又是准政治家或完全政治家的双重身份,总会很轻易地让公众利益迷失方向,让个人经济利益得寸进尺。头顶政治光环的企业家们该如何取舍?一种特权在提升一个人高度的时候,危险也正在蕴量之中,一切就看你如何把握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氛围的总和。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获得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不断实现自我的优越条件。鼓励创新,支持改革,是一切优秀企业文化的鲜明特点。企业文化的重点是重视人的价值,正确认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员工的整体意识,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  相似文献   

10.
品牌是无形资产,价值是虚拟的,同一个品牌可以价值连城也可能-文不值,关键在有形资产. 中国民营企业收购皮尔·卡丹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莫非金融危机创造了将国际大牌纳入中国企业囊中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生日当天在你收到银行账单时,看见上面印着"XX企业祝你生日快乐!",你会不会对如此人性化的商家产生好感与兴趣?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这种针对个人的营销策略可望不可及,因为成本太高。但这一切有可能会因为惠普Indigo数字印刷机的诞生而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竞争极度激烈的商业社会中,不仅仅只有企业、产品才需要品牌的支撑,也不仅仅只是明星、名人才需要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一个在职场中打拼的普通人,同样需要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正如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所指出的那样,21世纪的最高工作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拥有了它,才能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在"裁人风潮"中稳坐钓鱼台.那么,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呢?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社会需要进步,国家需要发展,企业需要壮大,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适应外界环境是任何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最根本前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更需要人才这个雄厚的资本.所以说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那么如何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内在的潜力呢?使企业上上下下有一个共同美好的愿景,一个共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从而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是当今每个企业应该重点思索的问题,本人想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经验,谈谈这方面的个人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外企,薪水高、管理先进,一直受人们追捧。然而,受环境、文化氛围等因素影响,不同性质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求职者们花点心思了解不同企业的特点及要求,相信对进军外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美资企业来说,具备以下4种意识,至关重要。主动意识一位美资企业老板说:“我在给中国员工开会时,先提出问题,然后谈我个人的看法。问有没有意见,大家都不说话,我就点名叫他们说。有趣的是,有些被叫到的员工,常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反问我:‘是叫我吗?我没有意见。’我认为这并不是好事情。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南京市各级工商机关广泛开展了"合同助农"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工商部门感到,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信息渠道不畅通、农民信息来源少,大部分农民盲目跟风进行种养殖;一些企业和个人诚信意识差,对农民的生产承诺不兑现,损害农民和农业企业利益;少数企业和个人法制意识淡薄,利用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坑农害农,牟取不法利益;不少农业企业和农民自身合同意识比较淡薄,在生产交易中不注意运用合同保护自己,容易导致自身利益受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工商局分别在建邺工商分局的双洲工商所和溧水县工商局的洪蓝分局抓了基层合同监管工作试点,核心是在基层  相似文献   

16.
一个冬日的下午,小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望着窗外煦暖的阳光,心里面却忧心忡忡、百感交集:劳动合同已经到期了,可自己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受伤住院,刚才,单位的领导前来看望,虽然对自己非常关心,却只字不提续签劳动合同的事儿,莫非情况有什么变化?小刘隐约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企业基层组织——车间、班组的广大工人同志普及价值工程知识,从本期开始组织“工人VE知识讲座”。通过这个讲座、使我们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产业大军,树立起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学会和掌握对各种生产活动进行改善的手段、技巧和方法,人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发现、改善、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来改善和增强个人素质、企业素质、全民族的素质。 欢迎基层的广大工人同志在“工人VE知识讲座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要求,畅谈自己的学习、实践、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作为营销人,如何让“大树”给你带来价值呢?“背书”企业品牌,是营销人借力使力,从而促使自己更快获得提升与发展的捷径。打造个人品牌可以选择这样五个步骤:一是选择一个“名牌”企业。要想打造个人品牌,首先,营销人需要寻找一个“名牌”企业;其次,营销人要全力以赴,不断充电、勇于展现自己,从而使个人品牌的提升事半功倍。二是用营销的手段提升个人品牌。营销人要善  相似文献   

19.
从基于忠诚的管理角度来看,只有使企业和员工个人双方价值最大化,企业才能建立和保持一支忠诚的员工队伍.所谓企业和员工双方价值最大化是指员工个人对企业贡献的最大化和企业给予员工个人回报的最大化.合适的员工是与企业相匹配的个人,他们能够使得企业和员工自己双方价值最大化.为了实现企业和员工双方价值最大化,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在合适的时间为合适的职位招聘合适的员工.对于某个具体的企业来说,怎样才能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呢?  相似文献   

20.
郑彬 《企业导报》2001,(2):8-11
没用自己的一分钱,却买下了一个价值6093万元的国有企业,你说神奇不神奇?企业每年上交的税金达5000万元以上,而董事长的月薪却只有区区1300元,你说稀奇不稀奇?明明是他买下的企业,他却公开表示他不是老板。这一切的一切,也许会令您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您想了解其中的内幕,《吴少勋独饮“劲酒”之后》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