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成立15周年了,由她主办的《上海农村经济》学术性杂志也出版100期了。这两件事,值得上海农村经济界纪念。通过纪念,进一步明确方向和任务,把学会办得更好更有影响力,把学会会刊办得更活更有吸引力,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们即将跨入一个崭新的世纪。在新世纪初叶这个时期,是上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上海郊区争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值此催人奋进的时期即将到来之际,不久前由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上海远东经济画报社协办的“上海2000农村经济论坛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上海农村经济社会如何实现跨世纪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城乡现代化”是“十一五”时期无锡市农村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根据这个要求,无锡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市人民立足农村实际,大胆创新实践,千方百计落实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增加农村农业有效投入,加快农村综合创新,为实现无锡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1990年12月24日至27日,四川省农经学会,遂宁市农经学会在遂宁市联合召开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管理”讨论会。到会同志围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管理这个重要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比较深入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十分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十分丰富,涵义十分深刻,应是当前农经学术理论届的重点研究课题和“三农”实际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实践。农业经济学会作为一个从事农…  相似文献   

6.
划定“两区” 稳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凌启鸿为妥善解决稳定发展农业和加快经济建设在用地方面存在的日益尖锐的矛盾,保证农村各业协调发展,并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在1993年12月和1994年8月分别制定了《江苏省基本...  相似文献   

7.
学会简讯     
1986年12月,南京市农村经济学会成立。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同志为学会成立题了词:“农村经济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并不意味着农村经济已经基本解决。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新的问题必然不断出现,已经解决的某些问题也有可能发生某种反复。因此农村经济问题有必要用极大的热情继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何振国 《山西农经》2024,(3):200-20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明确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关键构成部分,金融融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与金融融资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应关注金融融资问题,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探讨农村金融的作用、农村经济建设和金融融资的目标,总结分析当前农村经济及金融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渔业经济》2011,(1):F0004-F0004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面临世界经济下确定性加大和国内经济转型加速的挑战。“十二五”时期,全国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三化’同步)”的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全国农村小康建设“九五”方略研讨会纪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国家体改委农村司、山西省农委、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农民杂志社等单位发起,于1996年7月中旬在山西省晋城市召开了全国农村小康建设“九五”方略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许宏大 《南方农村》2006,(1):F0004-F0004
1月15日至16日,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与惠州学院联合在惠州市召开了“建设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座谈会。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省社科联以及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基层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30多人参加了会议。本次座谈会围绕建设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三高”农业几个问题的探讨李叔林,张风云一、“三高”农业——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历史使命。我国是一个十二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十亿,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飞跃发展,取得了举...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最近,四川省农经学会、遂宁市农经学会联合召开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管理”讨论会,与会的50多名代表围绕如何稳定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发展村社集体经济,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观点和建议,现特别刊发此次会议部分论文的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这“两个转化”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发展商品生产、发展商品经济、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两个转化”作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两个基本特点,说明我国农村经济虽有自给、半自给经济的存在,但是商品生产、商品经济正在发展,而且商品生产的规模日益扩  相似文献   

15.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令国人振奋。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城市化和市场化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中国9亿农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通过各种办法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农村,从而使农村和9亿农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通过新农村建设,保证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满意,将成为决定中国现代化成败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发动机在城市,而中国发展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在农村。在承认城乡“二元结构”现实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为基础,实现城…  相似文献   

16.
会讯     
2009年3月31日,云南省农村经济学会、云南省农民企业家联谊会、《云南省农村经济》杂志在昆明联合召开了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座谈“三农”工作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刘诚同志主持了会议,云南省农村经济学会首席顾问原省政协副主席和占均同志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列宁在阐述农村城市化作用时也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在领导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思想。纵观历史和现实,乡村城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各次产业为追求规模集聚效益,人口和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的社会经济历史过程。它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快上海农村城市化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我们今后郊区农村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与城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积极探索城镇化建设道路,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亦不同于西方农村现代化道路。基于发展观的三种理念,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实践,结合2006年以来18个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重要报告,对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时蕴含着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发展理念:物本主义不仅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一般特征,而且在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人本主义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物本主义的修正,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也一直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生态主义超越了西方乡村浪漫主义,回归农村成为农业生产和人类社会生活载体的本原。综合来看,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三种理念在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中形成了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共时性局面。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同于西方农村“单线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复线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周顺宝 《山西农经》2020,(7):127-128
“三农”关系我国民生,解决“三农”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关键。发展农村集体主义经济组织,利于提升农民集体素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现状,以推动农村经济组织科学发展为前提,从财务会计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入手,引进现代组织发展理念,克服经营与管理上的难题,健全农村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