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一般而言,公共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公共财政是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经济行为。它表现为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筹集财政资金.作为财政收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支出。  相似文献   

3.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相似文献   

4.
董晔 《活力》2011,(6):155-155
2004年7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规定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政府非税收入相对于税收收入而言,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它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现就我县政府非税收入的现状及如何更有效地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做一下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一、相关定义(一)政府非税收入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各机关单位、团体和社会组织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7.
非税收入是政府部门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过程中取得,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健全财政经济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  相似文献   

9.
税收     
税收是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形式,通过税收形式获得的财政收入称为税收收入。税收这一财政收入的分配形式特点有三:①政府在分配过程中凭借的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的课税权,这种课税权赋予政府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权力,政府可以从纳税人那里去征收收入而无需付出任何东西,这是税收的无偿性;②这种无偿的征收对纳税人而言无异于一种利益的  相似文献   

10.
税与费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尤其在市场中,各种收费项目繁多,人们也不知道哪些是税,哪些是费。那么,税与费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又有哪些共同之处呢?认定义的角度来说,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而形成的产品分配。大家都知道,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而分配则是把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分成不同的份额,并决定各个份额归谁占有和占有多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税收就是这个环节上诸种分配形式中的一种特殊分配…  相似文献   

11.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发现,一些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非税收入上缴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的身份参与社会分配。并将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分,以允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薛钢 《财会月刊》2005,(11):28-29
税收是一种资源的转移,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分配活动。国家要履行必要的公共职能。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就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来集中资源。税收作为国家收入的主要形式。从本质上说就是国家权力埘公民财产权的“侵害”,但这种“侵害”是必要的,足公民获得公共产品和服务所应该付出的代价。为了防止个别社会成员侵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就必须赋予国家必要的强制权力以保证税收收入,这种强制权力就是征税权。因此,研究征税权对于国家、社会以及公民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  相似文献   

15.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参与社会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决定着政府能否取得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必要的财政收入,而且可以调节经济发展和公平社会分配.  相似文献   

16.
蔡红 《新疆财会》2007,(5):71-72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性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总结塔城市近几年在非税收入征管中的经验和工作方法,探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促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主市经济过程的演进,国家财政的职能及其实现领域也正在发生显著的变革。财政从计划经济时期国计民生生老病死无所不涉的宽泛外延,逐步回归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劳务和参与实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两方基本职能任务。其中,以公共财政为首要的,最基本的职能。因为公共财政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必要的财力保障,进而供应必需的公共产品给国民收人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公共财政是宏观经济调控主体(国家或政府)运作的基础条件,离开了适用公共产品的持续供应,宏观经济调控就无法实现。同时公共财…  相似文献   

18.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不断增加,以及财权的逐步分割,非税收入快速增长,已在政府收入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是各级财政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各地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9.
夏文 《现代审计》2011,(4):18-19
一、认识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结构 笔者认为,公共财政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凭借国家权力,通过政府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有效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当前阶段,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结构应该包含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审计》2005,(21):9-11
国家财政收入取之于民,因此,如何使用财政收入必须由人民决定.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构,它有责任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实际需要提出国家财政支出预算草案,这一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通过后就具有了法律效力,政府必须遵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决定国家财政收入的使用就是一项重要的权力,认真执行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通过的预算就是对人民权利的尊重,是不能含糊和通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