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探索了投资者情绪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投资者情绪对基金业绩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智钱效应”,基金资金净流入较大的基金业绩表现要比资金净流入小的业绩好;投资者情绪对基金业绩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当投资者情绪积极时会显著提高资金流入基金,从而使得基金业绩得到提升。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疫情等重大事件会增强投资者情绪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提高基金业绩对投资者情绪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困惑”现象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本文研究发现,基金业绩增长、分红金额、已上市时间、基金规模、基金类型是影响基金赎回的重要因素.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着"赎回困惑",即基金赎回率与业绩增长正相关,而且资金净申购不是出现在业绩增长最高时而是最低时.  相似文献   

3.
对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思为 《武汉金融》2007,(9):19-19,52
近年来,基金市场大规模发展,尤其是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对于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2004年以前成立的13支基金,运用斯皮尔曼秩检验方法对基金业绩持续性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我国开放式基金整体的绝对业绩不具有持续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任杰  陈权宝 《浙江金融》2007,(11):41-42
开放式基金(Open-end Fund)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没有固定的存续期,基金份额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依法设立的证券营业场所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类型。开放式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是指历史业绩良好的开放式基金能在未来继续保持良好的业  相似文献   

5.
彭文平  肖继辉 《上海金融》2012,(8):70-79,118
本文以2005年至2009年为样本期,考察了基金业绩和内部治理机制在基金经理更换中的作用,以及更换后业绩和投资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业绩能够较好解释基金经理降职,但对升职解释不足。基金经理升职后,继任经理会改变投资风格,从而使得业绩能够保持;而降职之后,继任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资产配置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使得基金业绩在不增加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得以改善。股权较为分散、股东间有效制衡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更容易被更换,但董事会制度与基金经理更换不尽相关。同时中资基金经理更换机制不如合资基金有效。所以,基金经理更换是一种较为有效但尚不完善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封闭式基金经理更换事件,通过将基金经理更换事件细分为升职、降职、正常调整和个人原因等四类子事件,分别考察了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更换(降职或升职)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作为投资者情绪代表性指标的基金折价率变化与基金经理更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金公司在更换业绩差的基金经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三种不同的业绩度量指标均能有效预测基金经理更换(降职)事件,但是无法预测基金经理升职事件。同时发现,基金折价率和折价变化无法解释基金经理更换事件。本文还发现,基金经理更换决策中的业绩评价周期偏短,且基金经理更换,特别是业绩差的基金经理被降职并不能完全改善基金业绩。  相似文献   

7.
谁都不希望买到昙花一现的基金。虽然市场变幻莫测,要求基金业绩一直笑做江湖不太现实,但如果一只基金能够长期保持在同类基金的前1/3,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持有信心。所以,投资者应该将更多目光放在中长期业绩稳定的基金上,同时关注与业绩稳定相关的诸多因素,如产品设计、基金经理是否变更、基金规模是否稳定、  相似文献   

8.
4月份,国内股票指数转跌为升,带动境内偏股型基金业绩全面上升,固定收益类基金业绩亦有所回升,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仍维持高位;投资海外的QDII基金业绩分化,平均收益为负。  相似文献   

9.
基金过去的业绩会影响未来的风险选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基金的业绩表现较差时,基金经理是否会加大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呢?本文以Hsiu—lang Chen和George G.Pennacchi的基金经理组合投资模型为基础,分析我国基金业绩对基金投资组合风险的影响。从这一模型来看,基金过去的业绩排名并不一定会影响基金未来的风险选择,过去业绩表现较差的基金也不一定会倾向干增加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另外,本文的实证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随后本文又采用Logit模型来分析影响基金风险选择的因素,结果发现: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越长、基金申购费和赎回费越低、基金资产净值越大以及基金成立时间越短,基金经理越倾向干在基金业绩表现不好时增加基金的投资组合风险。  相似文献   

10.
基金管理模式对基金业绩、风险及投资风格影响的研究,主要是从团队基金管理模式和个人基金管理模式出发,在基金业绩方面,两者没有出现较大的差距,并且运用团队基金管理的模式所面临的风险更小,可以有效保障投资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本文中通过不同基金管理模式和不同基金类型运用不同管理模式对基金业绩、风险及投资风格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无论运用哪一种基金管理模式对最终基金的业绩、投资风格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运用团队的基金管理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分散投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绩效短期内频繁转换,基金通常被视为一种低效的投资方式。但国内外研究表明,基金业绩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依据基金的业绩排名变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转换基金,可以稳定获得超过市场的平均收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12—2013年度拥有2只及2只以上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基金家族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基金家族的整体业绩评价指标,包括加权平均业绩、加权排名百分位数、优质基金比率、业绩极差等,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应用研究,其实证研究显示:明星家族的整体业绩水平显著高于非明星家族,是真正的明星家族;无论是明星家族还是非明星家族,整体业绩水平都不会长期保持,投资者不能单纯的依赖明星家族的年度业绩水平作为投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误区5:崇拜明星基金经理.只购买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分析:基金业绩的好坏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能力固然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基金的投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一个人决定的,与其背后的投研团队也是密不可分的,时下,很多基金管理公司都推行明星投研团队而不是明星基金经理。所以,基金业绩的好坏不仅与基金经理有关,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背后的团队关系也很大。  相似文献   

14.
《云南金融》2010,(12):40-41
误区1:基金不用选,买哪只都差不多 分析:不管是在牛市还是在熊市中,基金业绩差别相当大,即使是同一公司旗下的同种类基金差别仍然相当大。对基金一定要精挑细选:首先,要挑选值得信赖的基金公司。其次,要选择过去业绩表现一直较为优异且稳定的基金;第三,要考察基金经理过去的业绩。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经理的努力水平和风险规避程度是基金经理费设计的关键因素,构建固定费率结构下基金经理努力及风险选择的模型,结合我国基金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费与基金业绩无显著正相关性,且低业绩的基金体现出较高的管理费率;管理费与基金风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红黑榜     
《中国外汇》2012,(16):59-59
QDII基金业绩跑赢国内基金 据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前7个月,国内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0.24%,而同期的ODII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55%,其业绩表现远远好于国内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在复杂的外围市场环境中,QDII基金业绩分化较为明显。从分类来看,主要投资于美国股票市场的QDII基金产品业绩表现最好,平均收益率为10.03%。  相似文献   

17.
红黑榜     
《中国外汇管理》2012,(16):59-59
QDII基金业绩跑赢国内基金 据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前7个月,国内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0.24%,而同期的ODII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55%,其业绩表现远远好于国内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在复杂的外围市场环境中,QDII基金业绩分化较为明显。从分类来看,主要投资于美国股票市场的QDII基金产品业绩表现最好,平均收益率为10.03%。  相似文献   

18.
2002-2003年我国的基金业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基金数量和基金品种都有大幅度的增加,除了平衡型、成长型、价值型等几大类股票基金外,还有债券基金和指数基金。与此同时,关于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基金高速扩容和产品创新,不同基金,不同基金管理公司的业绩也拉开了差距。建立一个科学、客观和市场普遍接受的基金评价体系,对基金的管理者、基金的投资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基金评价体系,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09年绝大多数公募基金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然而,对照各基金设定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半数基金未达到自身设定的金业绩比较基准。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可以作为衡量基金业绩的基准吗?它是灯塔还是鸡肋?  相似文献   

20.
阮文华 《理财》2007,(7):70-70
对于任何一只基金产品来讲,掌握其业绩变动规律都是非常重要的。基金的业绩变动主要表现形式是基金的净值变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引起净值变动的外在形式是基金的分红。但决定基金业绩变动更重要的是其内在形式,即基金资产配置品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