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贺磊宏  李华轩  李冠 《时代金融》2013,(12):109-110
考虑FDI作为一种资本或投资形式,从而把FDI作为一种与国内资本、劳动力并列的要素,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研究FDI对引入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引入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发展中国家引进FDI的基本理论——"缺口理论"和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模型。然后基于索洛模型实证检验了FDI对长沙市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得出了有利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中兵  李松华 《武汉金融》2012,(3):16-17,31
本文基于1999~2010年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Granger检验表明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存在由经济增长到FDI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向量误差纠正模型估计表明短期中经济增长具有向其长期均衡水平自我调整的机制,但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采用1983-2010年的全国总体数据,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影响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从检验结果来看,人民币升值和工资上涨无论长短期内均会抑制FDI流入,而经济增长会促进FDI流入;汇率和经济增长为外商直接投资单向的Granger原因,而工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对1990-2010年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对东北地区FDI流入的影响最小,其影响程度远小于平均水平;工资上涨对东部FDI流入的影响最小;经济增长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FDI流入的影响程度均大于平均水平,而对东部FDI流入的影响程度小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部分研究认为FDI或公共支出分别独立的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很少将两个因素放在一起研究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含有FDI和公共支出的动态模型,其中把FDI作为技术进步的原因,利用我国1986-2003年的面板数据,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个样本对公共支出和FDI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公共支出在两个样本中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而FDI在中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经济增长与FDI外溢效应的模型中加入反映金融市场效率的变量研究金融市场效率对FDI外溢效应的影响。实证的结果表明:金融市场的效率的提高促进了FDI外溢对经济增长,且FDI外溢的间接效应大于FDI外溢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运用Chow检验等方法,对FDI与GDP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变动且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FDI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相关理论,利用1985—2005年中国东、中、东北、西部四大区域的年度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FDI与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滞后四期的FDI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滞后两期的经济增长是这两个地区FDI的格兰杰原因,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FDI和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很多研究表明,金融市场是联接FDI技术外溢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纽带,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FDI技术外溢的效果,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以长三角两省一市地区为研究主体,1990~2008年为研究期间,实证研究了该地区金融发展、FDI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提高长三角地区FDI外溢效应和经济增长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龙 《西安金融》2007,(5):58-59
本文选取1996-2005年间宁夏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FDI对宁夏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我国FDI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经济增长和汇率上升均会引起FDI的增加,且人民币汇率变动对FDI的影响大于经济增长对FD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7至2014年我国13个服务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最小二乘法,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在短期和长期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不同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较大,教育行业等人力资本密集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劳动力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增长。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领域;调整引入FDI的结构;加强本国的学习能力;优化本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协整的相关理论,利用中国1985到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FDI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得出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西19902011年的统计数据,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广西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的相关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出口、进口、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出口和进口对广西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拉动作用,FDI对广西经济增长具有负溢出效应。针对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宋文 《时代金融》2014,(1Z):125-125
根据广西1990~2011年的统计数据,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广西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的相关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出口、进口、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出口和进口对广西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拉动作用,FDI对广西经济增长具有负溢出效应。针对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戴蒙德跨期世代交叠模型中考察了金融市场与FDI的联合效应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对于代表性居民两种选择的最优化消费决策进行求解,提出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使得创建新企业所需的企业家才能临界值ε*t下降,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将会提高。基于中国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1994—2012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市场可以将FDI潜在的技术外溢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但是随着外资数量的增加其资本积累效应逐渐下降,此时完善的金融环境通过放大FDI的技术溢出可以进一步促进国内的经济增长;同时我国金融发展与FDI技术外溢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故相关金融体制改革应当在各地区FDI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因地制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与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问题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中一直是众多学者密切关注和投注于研究热情的重要课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如:新古典增长理论有代表性的索洛模型(Solowand Swan,1956)、内生增长理论以及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Chenery)和斯特劳特(A.M.strout)在1966年提出的“双缺口”理论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1991—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GDP与FDI数据,通过构建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该地区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FDI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趋势,短期看该区经济增长促进了FDI的增加,中长期看FDI对该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IS-MP模型中引入国家对外负债结构变量,对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26个新兴经济体2003-2015年的季度数据,以FDI占比衡量国家对外负债结构,对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对不同负债结构国家的经济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流动突然中断会给一国经济增长带来显著负面影响,但是对不同负债结构国家的影响不同;在发生资本流动突然中断时,一国对外负债中FDI的比例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因此,对国家的对外负债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确定FDI占比的合理区间,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经济冲击,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包括经济增长、FDI规模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方程的联立方程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1997-2010年我国26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通过资本积累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153,而人力资本积累受到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一、文献回顾(一)关于FDI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学术上,关于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观点主要分为FDI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两类。例如,Blomstrom et al(1994)分别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得出了东道国自身情况是决定FDI作用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的结论。赵晋平(2001)研究建立了包含FDI和GDP等经济指标的说明宏观经济增长的综合数学模型。沈桂龙(2005)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