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贷款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利息的最低界限则完全无法规定。”(《资本论》第三卷第401页——以下只注页码)这段话,清楚地阐明了利息和利润的关  相似文献   

2.
银行利息的性质是由它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和质的规定性而决定的。虽然理论界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银行的利息与资本主义社会银行的利息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但是,社会主义银行利息在质的规定性方面即价值实体,究竟是成本的一部分还是利润的一部分,这是有不同看法的。第一种看法:认为利息就是成本的一部分,利息应计入成本支出。其理论根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利率改革的时候,不少同志提出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要把贷款利息支出和企业及职工的利益挂起钩来。为此,应当改变那种把利息支出计入成本的做法,从企业利润中直接分割利息。似乎只有这样做,企业才能真正关心贷款的使用效益,利息才能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做些探讨。主张利息应出自利润的根据是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论述。马克思说:“借入者是把货币作为资本,作为会自行增殖的价值借来的。……它要通过使用才自行增殖,才作为资本来实现。但借入者必须把它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即当作为价值加上剩余价值(利息)来偿还;而利息只能是他所实现的利润的一部分。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资本论》第三卷第395页)利息既然是利润的一部分,那么显然就不应计入成本。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利率即利息率的探讨,已有很长的历史.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利息率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利息与生息资本在数量上比例关系,另一种由利息与总利润的比例关系所表明的利润率,用公式表示:利息率=利润率×(利息/总利润).他认为,由于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润本身就成了利息的最高界限.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一个自然利息率,市场利息率围绕"自然利息率"波动.马克思却认为不存在"自然利息率",只有一个平均利息率,且平均利息率有下降的趋势.因为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平均利润率逐渐下降,则平均利息率也不可避免地下降.其次,食利阶层人数增大,形成资金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使得利息率下降.第三,信用制度的发展,银行媒介功能增大,使得社会资金高度集中于银行,银行的经营成本下降,利息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积压物资占用的贷款和逾期贷款要不要加收利息?一些同志心有疑虑,说这样做会增加企业的利息负担,影响利润计划完成,要执行加息阻力较大。然而,这条消息所报道的实际情况,恰恰与这些疑虑相反,由于银行对利息杠杆运用得当,不但使企业甩掉了大批积压商品这个“负担”,还把利润给促上去了。事实说明,银行实行加收利息,绝不是为了多收一些钱,而是为了促进企业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挖掘资金和物资潜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希望各地银行要象北京市人民银行那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工作,创造条件,抓好典型,按照规定,争取执行加收利息的主动权,为促进国民经济调整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利息的本质和特征利息的性质问题是利息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各种经济理论对利息的性质都有自己的界定.至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对利息性质界定有如下几种:(1)利息是社会纯收入的一部分;(2)利息是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或货币的时间价值;(3)利息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4)利息是货币资金买卖“价格”等.表面看来,这几种界定各有其合理性,但细究起来,对利息的性质仍未完全明确.第一,“利息是社会纯收入的一部分”.这种界定是以马克思的论述“利息不外是一部分利润的特殊名称,特别项目”为基础而得出的,即社会主义利息来源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中集中阐述了利息理论。马克思指出:职能资本家向货币资本家贷入货币资本,货币资本家就把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价值——生产平均利润的能力——让渡给职能资本家。而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作为借入资本的报酬而支付给生息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资本商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8.
本次加息或预示央行已经正式进入一轮加息周期,保险股因此受益。加息不仅能增加保险公司存款和债券的利息和债息收入,更重要的是,寿险公司可以据此来提高未来投资收益率的假设,从而大幅提升其内含价值和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金额的比率。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来源于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利率的升降决定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银行对存款支付利息,贷款收取利息,是促进经济核算的一种方式;利率的高低是根据客观经济条件和国家对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调减利息税率对广大储户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加息和调减利息税率之前,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仅为3.06%,扣除20%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2.448%,低于最近一个时期的CPI,呈"负利率"状态.  相似文献   

11.
对31个省市2005-2015年的1~3年期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进行测算,并通过统计分析与面板模型对其与贷款基准利率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与贷款基准利率负相关,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自2010年开始快速上升;不同地区的上浮幅度差异大,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基准利率调整进行宏观调控时,主要对北京市、上海市的贷款利率形成传递效应,对其它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准利率政策的有效性越来越低.因此,为发挥基准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应在适度区间进行基准利率调节,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能力,同时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相配合.  相似文献   

12.
在欧洲央行整个货币政策体系中,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处于核心地位。自欧元区建立以来,欧洲市场利率价格已变得高度透明。并产生了以EURIBOR.为代表的多个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与货币政策操作紧密相连,借鉴欧元区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及其稳定基准利率的途径,对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及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环境、利率市场化与债务融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稳健OLS回归方法对利率市场化与债务融资决策关系进行研究显示,较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决策受利率市场化影响长期借款比例显著降低;较之利率管制时期,在利率市场化时期处于金融环境较好地区企业无论是债务融资成本还是长期借款比例均显著降低;此外,在利率市场化时期企业的长期借款比例与债务融资成本受地区金融发展环境差异的影响减弱。这说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起到了赋予金融机构竞争手段、改善金融竞争环境以及削弱地区金融环境差异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4.
运用利率管制条件下的资金供求模型对民间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民间利率不仅高于正规金融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也高于资金需求者的意愿水平。同时,民间利率在当前市场中具有缺陷性:它的高利率性及非”市场利率”性糅合在一起,给金融市场及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将民间利率纳入监管范畴进行规范引导,从而有效克服其市场缺陷性,充分发挥其拾遗补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涉及利率决定理论、利率传导理论以及剖析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金融发展理论。本文重点介绍了利率决定相关理论的核心思想,这些理论包括古典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可贷资金论以及IS—LM模型等。研究表明,平均利润率、资金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率、央行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等都会影响一国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存贷款政策、落后的金融市场、利息损益调整的被动局面以及在国际金融业务中风险意识淡薄等原因,严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建议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及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分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重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因此,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下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积极寻求有关利率市场化的理论依据并科学借鉴已实施利率市场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于提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具体实施思路以及客观分析当前所需外部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思路和方案已经基本明晰的前提下,当务之急是积极创造条件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防范和化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蕴藏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terest rate transmission in China. We analyz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benchmark and wholesale interest rates are transmitted to the retail interest rates and focus particularly on the change in the interest rate pass-through after the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Using data of 16 listed banks from 2007Q1 to 2017Q3, we find that the pass-through is not yet complete. Even though interest rates have been liberalized on the policy level,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etail interest rates to the wholesale rates has not increased enough as expected and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market power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rest rate policies of Finnish firms appear risk aversive, but hedging decisions are influenced by market view. Managers find they can forecast trends in interest rate development, and employ the forecasts in the choice of debt and hedging instruments. The use of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and hedging instruments are related to firm size but not to leverage. Most frequently employed hedging instruments are interest rate swaps and forward rate agreements. The respondents find their firms'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is successful, but performance is seldom measured against an explicitly defined benchmark.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fiscal stimuli are more effective when the monetary policy is less responsive to inflation. First, we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in the period of U.S. passive monetary policy, a positive government spending shock was followed over time by a spending cut. Second, our theoretic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pegged nominal interest rate is not a sufficient condition to generate a large fiscal multiplier. 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could increase the long‐run real interest rate, if it is associated with a government spending reversal and a less responsive monetary policy. Consequently, the response of private consumption can be negative and the government spending multiplier is not necessarily greater than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