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从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角度,研究了科创板实行注册制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效应,并通过借鉴已有文献选取了具有创新性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作为IPO定价效率的测度方法。为了检验我国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是否达到了改善发行市场定价效率的目的,文章选取了未实施注册制改革的创业板、中小板数据与科创板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的IPO定价效率分别为99.76%、89.49%、87.8%;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IPO定价效率明显高于实行核准制的其他板块;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善了新股发行定价效率,推行注册制有助于提高新股发行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2.
张锐 《沪港经济》2014,(5):17-17
正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资本市场有短短30多字,其中分量最重的应该是注册制改革。现有的核准制已实施16年之久,这种制度的最大好处是,监管层可以根据市场灵活调节股票的供给量,就如同注册制下市场能够自主调节股票的发行量一样,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看得见的手在起作用,后者是看不见  相似文献   

3.
证券发行核准制与注册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是各国对证券发行实行监督管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防止不良证券进入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保持证券市场运行的高质、高效.而注册制和核准制是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深入分析研究两者的内涵、区别及适用性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极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注册制改革的实施有利于推动企业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促进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价值导向型定价、优化市场化淘汰机制等。与此同时,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可能面临增加市场波动风险、增大二级市场投资者风险、部分高成长性企业准入仍然困难、投资机构原有策略不适应等方面的挑战。鉴于此,应从不断丰富退市制度、系统提升审核能力、持续优化上市标准、积极推动策略转型等方面加以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5.
皮海洲 《新财经》2011,(9):86-87
在公司上市过程中,券商把握着整个框架的大方向,是IPO的关键。所以,券商得到的利益也是最大的。2009年6月29日,桂林三金拉开了境内股市新股市场化定价发行的序幕。两年多来,A股行情平淡,甚至低迷,IPO却迎来了黄金时期。据Wind资讯统计,自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12日,共有660家公司成功IPO。而且,在这一轮新股发行中,"三高"发行成为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蒋德嵩 《新财经》2004,(4):98-101
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建行IPO,其定价将成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银行股不应逾越的基准,其操作过程更将是中国金融体秘改革谋求突破的一次关键尝试。由此,建行三地“同时同价”上市的标本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发行制度改革一定要存量增量一起改,以解开以往难解决的死结近期,关于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讨论,解决资本市场三高顽疾当是其重要目标之一。多年来,利益的博弈使改革变成小打小闹,多数并不触动存量问题,只做一些增量的加减法,看起来新意十足,但都不足以解开三高的死结。我们认为,三高现象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第一,高发行定价同中介机构包括参与询价的机构和发行人之间是利益共同体有关。在这样的利益共同体不受约束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14,(9):42-43
正历经数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庞大的IPO堰塞湖依然悬于A股投资者头顶,每次开闸的迹象都令市场心惊肉跳。继首批48家公司今年年初扎堆上市后,休眠逾两个月的A股IPO,赶在春末夏初重启的脚步正越来越近。纵观过往,在中国股市的历史进程中相同的故事已经重复上演了九次。今年1月IPO的狂潮带给大盘的冲击仍历历在目,如今却又卷土重来,不免令人心生战栗。然而,资本市场的多变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市场各方对大盘的走势也不免多出几分猜测。  相似文献   

9.
林石 《新财经》2012,(5):22-35
证券行业的前途在哪里?如今,这样的疑问再次出现在资本市场。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告诉记者,中国证券市场还有一个巨大的顽疾没有解决,那就是行政审批。"在一个供应量受控制的市场,最大的特点是供不应求。而取消新股发行的供给控制,对新股发行审核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相似文献   

10.
马光远 《新财经》2009,(7):57-57
IPO屡屡停摆,这可能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具特色的现象,而导致这一怪象的主要根源,则是公平丧失、炒作严重、圈钱明显的新股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11.
新股发行大改革 3月份以来,证监会前所未有地安排了6场记者会、2场网络访谈直播,12位证券界“两会”代表委员陆续亮相。针对IPO重启、创业板推出,特别是新股发行的改革等问题,证监会官员给予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解答。“A股市场的IPO启动势在必行,但何时启动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完善密切相关。”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指出。  相似文献   

12.
2023年2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此制度下,新股首发定价是否有效,对投资者、上市公司、承销机构、监管者等各方而言无疑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梳理国内外新股发行定价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成本函数的单边随机前沿模型,并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首发数据和公开财务数据,依次使用OLS、MLE和单边随机前沿估计等方法对新股首发定价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注册制下创业板股票首发定价存在明显的溢价效应。据此从监管者视角,提出未来监管应重点提高承销商的定价能力和自我约束,同时进一步强化投资者教育,培育理性投资理念,以推动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冉学东 《新财经》2012,(12):15-15
如果解除证监会的行政管制,投资者的损失由谁支付?公司大股东?证监会?中介机构?国家财政?或者由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支付?中国股票市场最大的问题还是发行上市的行政管制,因为在一个供应量受控制的市场,最大的特点是供不应求。这导致一级市场高价发行,彻底透支二级市场的价格,导致二级市场长期萎靡不振。取消新股发行上市的审批制代之以注  相似文献   

14.
2015年的春天,市场没有等来呼声较高的股票发行注册制,却等来了中国央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注册。在最平淡的时间点上,备受期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悄然到来。4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宣布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实行“注册制”管理。在此之前,包括工行行长杨凯生、中投副总经理汪建熙等在内的业界大腕,曾多次呼吁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破题银行外部融资困局。此举被业内认为是打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最后一公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越新 《中国西部》2014,(1):95-99
<正>2013年岁末,寒冬之中,2014年新年的脚步正在走近,伴随而来的,还有2014年1月即将重启的A股IPO。中国证监会11月30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这意味着,自2012年11月以来长达一年之久的新股发行停摆即将结束。同时证监会表示,预计  相似文献   

16.
7月11日证监会就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重组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下称《收购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规定,将对不构成借壳上市的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行为取消审批,取消要约收购事前审批及两项要约收购豁免情形的审批,同时完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简化了相应的审批流程,让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从审批制逐渐发展成为市场化运作制,这也是为实现中国IPO从审批制到注册制而进行的一个前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NASDAQ”、“得新三板者得天下”、“新三板遍地是黄金”、“新三板将是中国最大的资本市场”……近日诸如此类的美誉和新三板火热的发展一齐撩动着市场的情绪。新三板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俗称,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8.
正这意味着,备受市场关注的新三板扩容靴子落地,股份转让将突破现有国家高新区限制,扩容至全国所有符合条件企业。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进一步拓展民间投资渠道,充分发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2014年1月14日下午,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要充分发挥全国股份转  相似文献   

19.
王寅 《中国报道》2015,(3):46-48
中央关于资本市场的改革思路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如果没有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就无法实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战略目标。A股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一轮牛市来得有点毫无征兆。2014年前六个月,上证综合指数涨跌幅度很小,一直在2000点至2100点之间波动,基本就是一条水平的波浪线。可是,情况从7月底开始出现变化,沪指逐渐攀升,到2015年2月2日,沪指收于  相似文献   

20.
12月9日至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个有着宏观经济政策风向标之称的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由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A股新常态,当然不能简单解读为只涨不跌。多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的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整套的货币、金融、财政改革举措正在为新常态下的A股发展夯实根基。A股有望成长为长期化、稳步上涨、价值基础牢固的牛市,一个为中国企业提供充分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一个体现中国经济价值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