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8-1990年期间包含了两个周期性波动,由于其大体背景相同,调控特点接近,因此放到一起进行分析。这一时期是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启动的阶段。宏观经济的突出矛盾是社会总需求扩张速度快于社会总供给的增长能力,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一时期的宏观调控仍然带有一定的计划控制的色彩,在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方面,经验还不足,预见性不够高。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过程中,产品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即从商品价值实现的角度看,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但这一等式的实现方式有很大区别,并决定了经济增长不同的特点。失衡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总供给与总  相似文献   

3.
赵晓 《宁波经济》2009,(9):39-40
宏观基金数据的不一致甚至背离,其实是需求结构由外需和投资转为内需和消费、总需求可能的快速反弹与工业生产疲弱反映的总供给矛盾这两点因素的反应。而这两个矛盾,就是今年中国经济的两个主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对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指出:“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的倾向仍然存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尚未根本缓解”。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比例、速度、效益的问题.是努力消除“急于求成的倾向”和“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对国际贸易乘数理论的修正杨文进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判断一国经济总量是增长还是衰退,往往是以总需求大于还是小于总供给为标准,如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如果社会还存在可供利用的资源,则会推动经济总量增长,如果总需求小于总...  相似文献   

6.
国外总需求和总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描述和检验了国外总需求和总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国外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拉动作用不仅是2003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为此,中国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要将提高和保持国际贸易规模、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目标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7.
陈修灿 《魅力中国》2011,(18):228-228
随着我国经济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加大。此轮通货膨胀基本特征为;实际总需求大干实际总供给;受外贸顺差和国外资本流入影响,人民币供给呈现被动扩张局面;上游产业波动大于下游产业价格波动。鉴于此,我们应采取稳中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控制投资规模的宏观行政政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年来一向平稳的就业形势空前严峻.一方面,企业的用工需求下滑,现有的岗位流失严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另一方面,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总量矛盾仍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9.
富永年  丁亚鸽 《发展》2007,(2):23-24
财政政策作为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的定位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短期性的总量失衡进行反周期调节,调控的对象主要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但在地方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对民国经济综合平衡,对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对于深化改革,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的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既保持了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物价涨幅近几年来第一次低于经济增长率,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平衡,宏观经济环境得以好转,整个经济开始步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衡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万光彩 《南方经济》2006,(10):69-80
本文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通过引入可变的技术进步变量,修正了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指出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外,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重要变量;同时将总需求曲线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而推导出了“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系统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作为对扩展后模型的检验,本文利用该模型阐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现象。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不仅要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也要求部门之间的结构均衡。文章通过列昂惕夫线性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多部门的协调增长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了多部门协调增长的最优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杨念 《特区经济》2005,(7):81-83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是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受区域内外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表现为一系列经济指标值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就业水平、人口规模等的量的增加,而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始终存在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总供给、总支出、政府调控政策等。就总供给而言,因为供给方面的因素变动必然引发区域经济周期性波动。  相似文献   

15.
试论经济增长总量、结构与价格上涨冷崇总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增长总量与结构直接决定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量上、结构上的平衡与否,进而决定着价格的涨落。近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应当看到,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靠增加投入来取得的...  相似文献   

16.
将住宅建设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据有关分析,到2000年,城镇居民若按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计算(建设部住宅小康目标),平均每年至少需建2.4亿平方米住宅。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需建更多的住宅。住宅建设果真会成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一、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改革,使我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急于求成,经济过热,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要想彻底抑制经济领域的混乱现象,就必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因为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要想稳定经济,摆脱经济的大起大落,走出现在市场疲软、经济滑坡的困境,在治理整顿中就必须利用财政对经济的影响作用,紧紧围绕增收减支、调控经济、消除财政赤字来下功夫,作文章。  相似文献   

18.
争鸣五题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争论一、当前改革的总体思路一种观点认为,面对近期市场紧张,通货膨胀无法根治的经济环境,进行以价格改革为中心的全面宏观机制改革风险太大,目前只能从深化企业改革入手,发展和完善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有步骤地推行股份制,同时在价格、金融、投资和财税等各方面相应推出小步配套改革措施。待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有所缓和之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经济结构问题现状与成因孟纪庚/山东省财政厅国民经济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总量上的平衡,二是两者在结构上的平衡。经过近三年的经济调整,我国经济的总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概念是指:作为总需求就是指一定时期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欲望。不容怀疑,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社会总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是经常存在。根据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以求得社会总供需的基本平衡,仍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何反映和测定我国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则是我们统计工作者必须努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