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赎刑制度考     
古代赎刑是一种以刑种为基础,以钱物或劳役的折抵刑罚的换刑制度,在本质上是剥削阶级社会法律制度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由完善到取消的过程。对古代赎刑加以批判审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立健全罚金刑制度。有限制地借鉴恢复使用,促进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真正在全社会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执法从严,违法必究观念。  相似文献   

2.
短期自由刑和罚金刑作为两种刑罚形式,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为替代关系。即在立法和司法层面,大多数原处短期自由刑的情形,已经基于刑罚宽和化的潮流,而易处罚金刑;而罚金刑的执行方式中,也将短期自由刑作为一种执行不了的有效替代措施。比较而言,在我国刑罚的适用过程中,虽大规模的提高了罚金刑的适用,但却是并科适用自由刑,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刑罚,和世界潮流以及当初修订之本意相悖。文章旨在对适用现状的比较基础上,从法概念、法文化的角度分析上述状况的形成原因。并扼要提出笔者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3.
刑民交叉案件是审判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刑民交叉案件是因同一行为同时侵犯了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民事和刑事上相互交叉或牵连、相互影响的案件。我国之前一直奉行的原则是"先刑后民",但是现在许多的问题出现也不得不让法律审理之时改变以往的变成"先民后刑"原则。在处理知识产权案件之时应当采用"先民后刑"原则给予一个很好的宣判。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我国现行的刑罚体系是以自由刑为中心,以死刑为重要组成,以财产刑和政治权利资格刑为补充组成的。显然,作为在当今世界各国刑法中被重用的资格刑刑种,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重视。笔者认为,我国刑法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惩罚和预防犯罪特别是经济犯罪、职业性犯罪的刑罚功能,必须要重视和完善资格刑的立法。一、资格刑的概念及特有功能对于资格刑的概念,在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大概有名誉刑、能力刑、权利刑、资格刑之说。名誉刑被视为资格刑的起源。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指出:作为中世纪刑罚之…  相似文献   

5.
《商》2015,(9)
葛浩文翻译莫言的诸多作品都得到了中外的高度认可,《檀香刑》是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二部作品,之前对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积淀、对莫言作品结构风格的把握以及对莫言思维空间跳跃的适应,让《檀香刑》语言措辞更成熟、风格更贴近原著。本文以纽马克核心翻译理论,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指导,探讨葛浩文的《檀香刑》英译版本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管制刑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刑罚方法。在新形势下,人们对管制刑设置的必要性提出了置疑。在现代法治进程中,管制刑仍有存在的必要,但要对现行管制刑进行合理的设置和相应的完善,进而发挥这一刑种特有的优越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存在很多缺陷,除了规定犯某种经济犯罪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外,资格刑基本上与经济犯罪无缘,由于对经济犯罪的惩治缺乏针对性,因而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经济犯罪.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可以将我国非刑事法律对经济犯罪人某种资格的限制或剥夺的规定进行刑罚化,借鉴外国刑事法律对资格刑的立法经验.本文拟从我国刑法关于资格刑的立法现状入手,吸收目前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借鉴外国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存在很多缺陷,除了规定犯某种经济犯罪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外,资格刑基本上与经济犯罪无缘,由于对经济犯罪的惩治缺乏针对性,因而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经济犯罪.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可以将我国非刑事法律对经济犯罪人某种资格的限制或剥夺的规定进行刑罚化,借鉴外国刑事法律对资格刑的立法经验.本文拟从我国刑法关于资格刑的立法现状入手,吸收目前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借鉴外国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9.
《商》2015,(5)
《檀香刑》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溪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髙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地讲诉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全文是以女主人公眉娘与她的亲爹、干爹、公爹之间的恩怨情仇,生死较量展开。.小说主要人物形象有:杀人不眨眼老赵甲,疯疯癫癫傻瓜赵小甲,冠冕堂皇为民请命的父母官钱丁钱大老爷,风情万种浪荡孝女孙眉娘,铁杆英雄真汉子孙丙。他们五个主要的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穿插于全文,使全文内容饱满而生动,让整个高密东北乡的民间人物形象全盘跃然纸上,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被列强侵占的那段真实惨烈血腥恐怖的真实场景。  相似文献   

10.
试论资格刑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魏东 《商场现代化》2005,(30):310-311
一般认为,我国现行的刑罚体系是以自由刑为中心,以死刑为重要组成,以财产刑和政治权利资格刑为补充组成的.显然,作为在当今世界各国刑法中被重用的资格刑刑种,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重视.笔者认为,我国刑法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惩罚和预防犯罪特别是经济犯罪、职业性犯罪的刑罚功能,必须要重视和完善资格刑的立法.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法制思想,主要有两大特征,即仁刑恤典和厉行法制。对此,学者们多从正史的角度加以探讨和分析。而从敦煌所出唐代蒙书《百行章》所述内容同样清楚地显示了唐初的法制思想的以上特点。这一研究可以起到补充正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商》2016,(6)
公正司法在司法过程中一直都是被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如今,网络的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渠道,对于大学生抓鸟获刑事件引起了网友的讨论,关注点主要在于判决对该大学生的公平性。然而从审判结果来看,是遵循罪责刑相适应的,可是为何又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相似文献   

13.
论“先刑后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先刑后民原则在审判实践适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完善该原则提出了立法建议与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古云,"用药如用刑"。本文通过对用药的基本原则与刑罚基本原则的对比分析,找出其共同特征,提出了用"刑如用药"的观点;并认为慎刑(刑法谦抑、罪刑法定、节俭用刑)、量刑个别化(罪刑相适应)、刑罚及时性是刑罚的应有之义,特殊预防是刑罚今后的主要目的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2011年5月1日正式施行,危险驾驶罪作为一个全新的罪名首次被列入我国刑事立法并应用于司法实践。"醉驾入刑"后,大大提高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严刑峻法面前,司法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笔者试做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实务     
2005年中国制T恤及球衣的出口总值将达52亿美元 据环球资源发表的一项名为"中国大陆T恤及球衣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的市场资讯报告显示:2005年年底中国大陆制T恤和球衣的出口总值预测将达5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怀旧"——世界性的商机新奇、新鲜、新潮,向来是吸引消费者的商业要素,商家都挖空心思在各自行业和经营领域赶新。其实,"老旧"也照样有打动消费者的魅力。佐丹奴最近推出了一款全球限量发行2000件LiLei&HanMeimeiT恤。LiLei和HanMeimei(李雷和韩美美)是1990年至2000年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英语教材中的人物,"80后"们再熟悉不过了。LiLei&HanMeimei T恤销售情况异常火爆,2000件T恤被迅速抢购一空。当然,购买的主要人群是那些对LiLei和HanMeimei有着集体  相似文献   

18.
段红弘 《商场现代化》2005,(20):178-179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大国.西周从武王灭商至幽王被犬戎所杀,共传11世,12王,历257年.西周建立政权后,政治、经济、文化日趋发达,处于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法律制度在夏、商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达到奴隶制法制发展的最完备状态.西周的法律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创造了一系列影响后世的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西周的奴隶制法制的指导思想趋于成熟,形成了礼刑并用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原则,它对于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后世封建制法制的建立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周朝建立后,吸取商亡的教训,加强了法律制度的建设,一方面是礼的建设,即周公制礼;另一方面是刑的建设,即作<九刑><吕刑>.  相似文献   

19.
欧阳文星 《商》2014,(40):203-204
1997年,《刑法典》专门设立刑法分则第三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经济犯罪从十几个罪名增加到九十多个。历年来我国对于经济犯罪采取一贯的“从严从快”政策。这不仅违背了刑法罪行相适应原则和严宽相济原则,同时经济犯罪的数量一直不断持续上涨。本文旨在当“重刑”对经济犯罪的不适用,是否考虑以刑罚体系之外的以行政处罚之名,却行使资格刑之实的资格刑纳入到刑罚体系之内,并且扩充和完善刑罚体系内的经济犯罪资格刑。  相似文献   

20.
杨毅  刘浪 《价格月刊》2002,(6):37-37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立法、司法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少数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的思想根深蒂固.虽然先秦就萌现了"以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和"法不阿贵"的司法平等观,但这仅仅停留在道德理论的层面上,并没有作为立法、司法的理论基础,更没有施诸法律实践.鸦片战争后,西风东渐,有志之士开始从闭关自大的迷梦中猛醒过后,踏上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在中国才逐渐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