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2,(9):125-126
近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8月16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中间价创年内新低。人民币贬值压力升级,使得人们纷纷转向美元等强势货币以求避险。汇率投资因收益较高也博得投资者青睐,《经济》记者以10万元为资本金,从实盘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两种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2015年8月,中国央行决定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贬值幅度近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人民币贬值一时引起关注.2016年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5%至0.75%,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达到6.9666.2017/7/1日外汇新规定开始实施,由原来每人有每天有1万美元取现额度变为每天只能取等额5万人民币的美元和其他外币,跨境汇款1万美元及等值外币都需要向上申报.在美联储加息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人民币面临着贬值的压力,外汇管制也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要摆脱工业依赖、发展服务业,人民币汇率的上升,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2014年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8.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0%.在现今人民币汇率波动下,要发展服务业,需要探讨人民币汇率与服务业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希琳 《经济》2012,(9):125-126
近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8月16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中间价创年内新低。人民币贬值压力升级,使得人们纷纷转向美元等强势货币以求避险。汇率投资因收益较高也博得投资者青睐,《经济》记者以10万元为资本金,从实盘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两种方式进行了分析。实盘交易风险小  相似文献   

4.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历史回顾 人民币汇率是人民币的国际价格。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确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将汇率定在1美元兑换8.70元的水平。此后人民币汇率逐步反弹,1997年以来,基本稳定在8.277的水平,而且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变成了实际上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出口不断增加等原因,人民币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压力。2005年,国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做出重大改革。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放弃与美元挂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规定现阶段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3%。这些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增加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波幅,使市场的力量在人民币汇率形成过程中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进入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步伐加快。不仅1月13日首次冲破6.6关口,且在19个交易日中10次创出新高。截至1月28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达到1美元对人民币6.5930元,人民币年内已升值0.45%。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人民币汇率已由过去单纯的计算工具逐步转变为重要的经济杠杆。汇率的制定和调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经过三次调整,人民币汇率已由1981年的100美元兑153元人民币逐步下调到1986年的370元人民币,实际对外贬值58.6%,其下调比例之高、对经济的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认真分析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效应,对深化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发挥人民币汇率的调节作用,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改299天,人民币对美元首次突破8大关,根据美联社报道,破8意义重大,该报道认为人民币将加快升值步伐,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持赞赏态度。报道认为,人民币汇率破8是一道重要的心理关口,此举预示着中国下一步将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正好映证了外国对人民币的预期,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又突破7大关,进一步加快了人民币升值步伐。那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民生活的影响到底又多大,笔者在此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和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了从人民币钉住美元货币汇率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的过渡,以及建立一篮子货币汇率机制的方法和实证模拟研究,并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最后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并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于今年5月15日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举突破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这是自去年7月中国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新高点。在过去的近10个月里,人民币对美元的累计升幅已经超过3.36%,这进一步引起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关切。对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争论进行了三年之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在2005年7月21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称:要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公布有关事宜: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上调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2%),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等等.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汇率改革方案,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一篮子货币政策,从而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当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2%,拉开了新一轮的人民币升值的序幕.截至2007年7月7日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00:761.35,累计升值8.6%.图1是汇改以来我国人民币中间价汇率走势图.  相似文献   

12.
一、人民币升值对浙江造船业的影响 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收于6.9920。尽管次日有所回调,收于7.0012,但这已经给人们一个强烈信号:今年人民币汇率将进入“6时代”。相对于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的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目前已累计升值约15.5%,而且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呈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推出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截至2008年9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8659元,累计升值超过15%。客观地讲,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特殊的现实环境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来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   总被引:75,自引:7,他引:75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质汇率和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 991年1季度—2 0 0 4年3季度。本文的主要发现是:( 1 )从1 994年4季度起人民币均衡实质汇率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其背后的主要驱动力量是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升和经常项目盈余导致的净对外资产余额的不断增加;( 2 ) 2 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实质汇率在大部分时期偏离均衡实质汇率轨迹,表现为人民币汇率的失调。其中,1 992年2季度—1 994年4季度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时期,1 995年1季度—1 999年2季度为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期,而1 999年3季度往后的时期人民币汇率重新转为低估,并且低估程度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失调的原因分析表明1 997年以来硬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失调的一个主要宏观政策因素。因此,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从应对人民币汇率失调的角度,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将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有两个:一是银行结售汇制,非银行客户(不包括三资企业)必须将出口所得的外汇无条件地卖给外汇银行,不能持有外汇账户,后来调整为大型外贸企业可以持有一部分外汇,1996年在此基础上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非银行客户的贸易用汇可以通过外汇银行的售汇来满足,非贸易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视角》2005,(8):36-36
针对人民币将进一步升值的传言,中国人民银行7月26目发表声明予以明确否认。我认为,从央行本次汇改内容的实质来看,央行的否认是恰如其分的。这次汇改的内容:一是人民币汇率机制从盯着单一美元转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是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1美元兑828上升为811元人民币,升值2%;三是现阶段每日美元兑人民币波动幅度限定在千分之三。  相似文献   

17.
周克 《经济导刊》2007,(11):72-73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经从当时的8.27元/美元升值到2007年9月21日的7.51元/美元,升值幅度达到了9.2%.并依然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问题随之而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到底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经过几年的运行,进入2011年,人民币升值的势头依然强劲.人民币不断升值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巨大,本文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21日,央行正式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引起全球广泛关注,虽然2%的升幅不至于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太大影响,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逐步推进汇率改革的开端。那么,人民币升值这一汇率的变动给福建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何?应当怎样解决影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进行研究分析,以寻求规避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田萍 《经济论坛》2004,(12):11-13
去年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2003年4、5月份,正值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之时,先是日本财务大臣在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针对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和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提出了“人民币升值论”。2003年6月中旬,美国财长发表谈话,称如果中国有意赋予人民币汇率更大的弹性,美国将表示支持。在此之前,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曾称中国的汇率制度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