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孟子,滕文公上》载孟子谈三代制度,有一段著名的话: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在这里,孟子一方面把“彻”视为周代不同于夏商的特殊税制,同时又指出周代实行“助”法。那么,“周人百亩而彻”的“彻”究竟指的是什么?“彻”法和藉田制即助法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这是研究先秦史,尤其是先秦经济史不能不解答的一个问题。作为上古税法的“彻”,它的含义,古今学者聚讼纷坛,形成…  相似文献   

2.
关于“诚信”,《管子——枢言》说:“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诚信是团结人心,凝聚人心的可靠保证。关于“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是顺应天道与人道的基本法则。关于“信”,《论语》记载:“了贡问政,子曰:‘足兵,足粮,民信之。’子贡又问:‘逼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又问:‘逼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子曰:‘去粮’。孔子认为在治理国家的大事上,  相似文献   

3.
李凯 《经济师》2009,(11):169-169
文章指出,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这一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较旧准则“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采说更加准确和科学。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认为所谓风气,是一种渐立的权威,“风气也者,一时之信仰也,人莫敢婴之,亦不乐婴之。其性质几比宗教矣,一思潮播为风气,则其成熟之时也”。作为文化范畴的“风气”概念,是指在一  相似文献   

5.
张百霞  郭坤 《经济论坛》2006,(12):116-117
1912年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熊希龄任财政总长,因财政拮据,与六国银行团交涉善后大借款。但银行团所提条件异常严酷,熊希龄十分焦急,恰在此时接到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总理密函,主张两国联合资本组织一中法银行,以实业为前提,以此输入外资,减轻中国财政的困难。熊希龄认为,“资本联合亦财政上救急之策……”他1912年7月10日便复函汇理银行总理:“足下能集合巨股,在中国设立实业银行,贷借资本,发行债票,以为建设铁路、开通河道、添造商船、振兴矿业,担任建设之需,本国甚表欢迎。并当设法助之进行,以其足以利吾国民也。”这是中法实业银行名称的由…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2011,(7):19-19
大多数所谓“时尚”股票都不值得投资。而那种要获得更多回报就得承受更大“风险”的说法则是彻头彻尼的谎言。 豪根说,股票市场其实有一个巨大秘密。  相似文献   

7.
【有】《说文》有字,从手从肉,字有(言为)变,未得正解。《说文》有字条云:“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无非有字之本义。《(扌鹿木)古录·藉田鼎》即《令鼎》。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以《令鼎》属周成王时器。当时为西周藉田制形成之初期。有字从手持耒者,谓有此而后获得农业生产物,此为造字之本义,(说文》失之矣。有司之司同祀或同嗣,为祀典与婚礼之主持人,故有司即族长,为主持农业生产的族长。《说文》谓司为“臣司事于外者”非是。  相似文献   

8.
乾道五年,朝廷下过诏书:“应福建路有贫乏之家生子者,许经所属具陈,要自长官验实,每生一子,给常平米一石、钱一贯,助其养助,……以臣寮言,福建路乃有不举之风,益缘贫乏,无以赡给”。 庆元元年,余端礼、郑侨也称,“福建地狭人稠,无以赡养,生子多不举。”为此,福建提举宋之瑞再次上书朝廷,“乞免鬻建、剑、汀、邵没官田,收其租助民举子之费。”诏从之。 王鼎徙建州,史书也载,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 如上所载,福建“生子多不举”,原因似是“地狭人稠,无以赡养”,即耕地少,人口过剩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失败后满目疮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迁的汹涌潮流中,这时的中国社会用梁启超的话来说,最明显的特点就表现在“过渡”上,即从旧世界过渡到新世界。他直指当时的中国为“过渡时代之中国”。他认为“有进步则有过渡,无过渡亦无进步”。为尽快从旧世界过渡到新世界,他呼唤中国出现“适于时代之用”的过渡时代英雄。他说:“吾不欲论旧世界之英雄,亦未敢语新世界之英雄,而惟望有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之英雄。”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粮食在全人类的心目中始终占据着无与伦比的特殊地位。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有句俗话称“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地处西半球的意大利亦有“人无三天不言粮”之说。可见,粮食对于人类是何等的重要!近来,全国大米、面粉价格再度上扬,像一股劲风,吹皱了刚刚平静的粮食市场海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有紧张者,以为缺粮了,心里发毛;有惊慌者,以为要出现粮荒了,个别地方甚至还发生了抢购现象;而更多的人心态平和,认为我国目前的粮食供给是有保障的,当前粮价上涨,对粮食市场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无需惊恐。  相似文献   

11.
“五一”过后,中国股市开高走高,沪深两市均股指狂飙,沪指直逼4000点整数关。全线飘红的大好形势激起了许多人“一夜暴富”的梦想。在南京,抵押房产、汽车炒股者有之,将父母半生积蓄全部投入股市者有之,借千万高利贷拼死一博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化逐步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热点,对此问题的研究态度,赞美者有之,诅咒者也有之;捧为“圣经”者有之,视为谎言者也有之。对此问题的研究范围,探讨经济全球化者有之,涉及文化全球化者也有之,甚至还有研究军火交易全球化问题的。本文只集中探讨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提法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突破,但理解各异。笔者认为,这里指的生产要素应该是狭义的生产要素,即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如果这里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在语言逻辑上就有同义反复之嫌。当然,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劳动和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4.
对塞勒尼点评的简短点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塞勒尼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之间,没有第三道路的另类可能;这是他根据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探索诸种第三道路的经验而得出的结论.本文是对他的两个主要论点的简短点评:一是“房地产泡沫”以及重庆“第三财政”之不可持续;二是鉴于第三道路在东欧和俄罗斯的失败,第三道路的尝试在重庆和中国亦将同样失败.  相似文献   

15.
赵明 《技术经济》2001,20(11):25-2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们即将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时代 ,研究人的知识、才智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成为必须 ,研究人力资源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一、人力资源属无形资产的范畴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 ,经济资源分实物形态和无实物形态。人力资源与人体本身是不同的概念 ,人都有一个实物形态的身体 ,但并不等于“人”都具有体能和智能 ,只有具有体能和智能的“人”才能从事各种劳动 ,也才能称之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不是原生劳动力 ,而是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手段 ,也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人在后天所得到有用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指某种技能…  相似文献   

16.
王云 《经济师》2000,(2):35-35
一、对“中庸”思想的理解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品《四书》之一《中庸》在开篇即提出“中庸”思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此以后,人们对“中庸”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折中调和;有的人认为是适可而为;有的人认为是不偏不倚、处处得体等等。由此可见,要把握“中庸”的本质含义并非易事。因为“中庸”是“天下之正道”,并且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根据老子“道,不可道”的原则,要用语言来表达“中庸”这样深奥的“道”是很困难的;但因老子又强调“道在瓦砾、道在尿溺”。说明“中庸…  相似文献   

17.
四、按“纯”部门计算的投入量与产出量的资料来源和数据处理 (一) 资料来源。 编制投入产出表,必须首先取得按“纯”部门计算的总投入与总产出量。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投入产出表的各部门总投入与总产出量的资料来源是不一致的。 实物表各部门(产品)总投入与总产出量主要取自综合统计部门的产量统计年报。  相似文献   

18.
《论语》先进第十一篇第二十三章: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人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陈寅恪先生史学研究之“家法”: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相似文献   

20.
在“为”与“位”的关系问题上,通常的说法是:“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好地有为”。但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有为”的不见得“有位”,“有位”的未必一定“有为”。毋宁说,“有为”者无位,“有位”者无为,是我们常见的情形。“为”者何“为”?“位”者何“位”?是有必要具体辨析的问题。一般说来,“为”是有所作为之为,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为,是为人民服务之为,而不是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为虎作伥之为;“位”既是作为“有为”条件的职位之位,更是人民群众心目中崇高社会地位之位。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多想想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