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激素、平喘及抗感染类的传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从心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方面测定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0min、40min及60min时的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心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方面在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但治疗后20min、40min及60min时的数值相差较大(P<0.01或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无创正压通气发挥着缓解呼吸肌疲劳和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与氧驱雾化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重度哮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氧驱雾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驱雾化治疗重度哮喘可明显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绵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暂停早产儿患儿22例作为研究对象,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1例,单纯使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1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两组血气指标、停药后肺功能、临床效果、呼吸暂停发作情况、临床相关指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血气指标波动幅度更大(P<0.05)。试验组停药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更少、时间更短,呼吸暂停消失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有创通气、用氧、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联合使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枸橼酸咖啡因,临床价值确切,除改善患儿用药后肺功能外,还可加快其血气指标恢复速度。同时,患儿呼吸暂停发作情况改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减少,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流量氧疗、支气管舒张药物、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NI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气管插管率、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IPPV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情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神经节苷脂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伴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药物作用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手足口病伴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的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对重症手足口病伴病毒性脑炎患儿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的撤机方法、预后及并发症。方法选取3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有创和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有创通气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再插管率。结果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可以尽早撤机,达到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及医疗费用的目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重症病房治疗的150例热陷心包型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7 d。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主要疗效指标,及包含体温恢复及咳嗽缓解时间、D-二聚体(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氧分压(PO2)等的次要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和76%,观察组疗效更佳(P<0.05)。两组治疗后CPIS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WBC、PCT、IL-6及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O2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各项炎症指标和PO2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肺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感染,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泼尼松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2%,对照组患者动脉氧分压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松龙能够显著缓解重症支气管哮喘症状,不良反应少,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ECP和PCT水平的影响。方法观察实验组4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前、后血清ECP和PCT的动态变化,并与3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ECP和PCT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麻杏石甘汤治疗哮喘症状明显缓解后14d患者ECP和PCT含量较哮喘发作期明显下降(P<0.01),但仍较对照组高(P<0.05);PCT与ECP含量呈正相关(r=0.589,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是通过降低PCT与ECP的水平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结合内科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隐藏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主要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病情重症化率、手术率、再手术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共出现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并且不增加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选取以急诊方式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3例,均采取气管内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尿量、血常规、血糖、肾功能、血气分析、乳酸水平、有创动脉血压以及电解质等。结果手术治疗后,23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要处理好麻醉药物、麻醉方式和麻醉用药剂量的选择问题,并且配合良好的麻醉管理,就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孟鲁司特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患有支气管哮喘并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成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经过7天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孟鲁司特比应用其它激素类药物更能改善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时症状,并能有效恢复肺功能,安全性好,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氧气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气喘缓解时间、血氧饱和度。结果两种方法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气喘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且雾化后血氧饱和度较雾化吸入前上升。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缺氧指征,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苏合香丸治疗急性中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6名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苏合香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综合疗效对比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苏合香丸联合常规治疗急性中风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补肾养骨口服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的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OP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按照首位搭配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碳酸钙D3片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碳酸钙D3片、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补肾养骨口服液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及骨代谢指标。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痛评分及骨密度(BM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骨痛评分较治疗前出现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骨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的腰椎L2-4、Neck区BMD较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腰椎L2-4、Neck区BMD较治疗前出现升高(P<0.05),且观察组腰椎L2-4、Neck区BMD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骨代谢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各项骨代谢指标较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BALP、h CT、β-CTX、DPD/Cr、TRACP-5b较治疗前出现改善(P<0.05),且较对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补肾养骨口服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OP能有效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C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9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及对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4h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观察组高压力持续时间、辅助通气时间、高吸氧分数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清PCT、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的气胸、呼吸暂停、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能降低血清PCT、hs-CRP水平,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并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4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27例,多巴酚丁胺组)。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左西孟旦24h输注;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24h输注。在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分别测定LVEF、SV、BNP。结果治疗24h后两组患者LVEF、S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24h后,治疗组LVEF,SV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i 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54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Bi PAP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2%,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气道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Bi PAP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在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