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状况,为其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000例不同PH值白带患者的细菌性阴道病试验结果的相关资料,对每例病例送检的标本采用PH3.8~5.4的精密试纸进行白带的PH值检测。随后对资料进行检查,并针对PH水平高于4.5及PH≤4.5两个范围的患者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4000例白带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患者中,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共1232例,占30.80%,其中PH水平高于4.5的白带BV阳性率水平高于PH≤4.5的患者,688例BV试验阳性者同时合并滴虫感染或真菌感染,占55.84%。不同PH水平的白带细菌性阴道病合并滴虫感染和真菌感染率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将白带的PH水平保持在≤4.5的弱酸环境中有助于降低其感染白带细菌性阴道病的机率。不同PH水平的BV合并滴虫感染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两种不同PH水平的白带均存在混合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10例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了解不孕妇女阴道感染的主要类型和病原微生物种类。方法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湿片查阴道毛滴虫,革兰染色查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淋球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使用相应的诊断试剂盒。结果阴道分泌物阳性检出率为78.1%;支原体87例,占53.0%;衣原体82例,占50.0%;细菌性阴道病15例,占9.1%;念珠菌13例,占7.9%;阴道毛滴虫3例,占1.8%;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淋球菌)1例,占0.6%。结论在不孕妇女阴道炎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最常见,其次是衣原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44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年龄段在39~58岁,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0.05);临床表现主要以损害神经系统为主,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充分对症治疗,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今后应重视总结新一代头孢菌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疗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门诊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200例,随机将20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每日给予中药汤剂冲洗阴道,再放置中药阴道栓剂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再应用其它药物或相关治疗。用药结束后在每次月经干净3~7天门诊复查,统计其治疗有效率及无效率,共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纯中药制剂冲洗阴道及放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对于细菌性阴道病,不仅治愈率高,还有利于阴道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维持,有效防止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发病特点,探讨其发病与患者年龄、性别及人群的关系。方法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诊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中,运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的患者共174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患者明显多余男性患者(P>0.05),并且在各个年龄段中女性发病者均高于男性,发病最多的年龄段在20岁以上,本组资料中占94.8%。结论在临床诊断中,20岁以上的女性应重视其自身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长治地区健康成人体检血常规结果,并分析体检患者贫血原因。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到我院体检患者1295例,均行血常规检查。结果 1295例患者中男性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上限高于正常参考区间上限,女性红细胞计数上限高于正常参考区间上限,血红蛋白含量参考区间则比正常区间稍宽;贫血发生率为7.18%。30~49岁女性贫血率高于12%,并且以缺铁性贫血较常见。结论长治地区应建立自己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区间;血常规体检可简便、有效的筛查出贫血症状,建议对本地区成年女性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为贫血的预防和及时治疗提供早期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女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406例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0~30岁和≥31岁不同年龄段子宫显影和输卵管显影情况及HSG术中、术后不良反应,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31岁年龄段宫腔粘连及卵管阻塞所占比例均高于20~30岁。术后随访100例,自然受孕26例(26%)。结论 HSG发生不良反应少,可以明确显示子宫形态、输卵管状态,对阻塞部位有很好的临床价值,≥31岁的不孕症患者建议首先进行HSG检查,可为下一步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一、加拿大个人使用因特网的情况1 加拿大15岁以上的国民超过一半在使用因特网在2000年度,加拿大15岁以上的国民当中有1300万因特网用户,约占人口的53%.他们在家中、工作和其他地方使用因特网,其中女性的比例为50%,男性为56%.从年龄结构来看,使用因特网最为频繁的是15~19岁的群体,在这个年龄段中,有90%的人使用因特网.随着年龄的增加,使用因特网的人员比例持续下降,这种趋势与性别无关.例如,大约70%的25~29岁的女性使用因特网,而35~39岁的女性使用者比例降为6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患者常见阴道炎症的诊断标准,并总结相关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丰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在我站妇科接受治疗的阴道炎症患者101例,对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症行针对性治疗并观察疗效,同时总结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临床检查发现妇科常见的阴道炎症主要包括滴虫阴道炎、念珠菌外阴阴道炎与细菌性阴道病,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均治愈出院,出院后的6~24个月随访发现5例出现阴道炎症的复发,复发率为5.0%(5/101)。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阴道炎类型作出准确的诊断,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对于疾病预后与生活治疗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对降低阴道炎症的发生率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妇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社区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自愿实施药物流产妇女资料155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妇女药物流产后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照组77例妇女流产药物后给予益母草颗粒,比较两组妇女治疗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及止血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妇女治疗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止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是药物流产后减少阴道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子宫肌瘤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年龄结构在20~60岁之间,平均40岁左右,多有经期改变、阴道不规则流血、月经周期短、经量多,经期延长等症状[3-7],偶伴有痛经史[5,8]。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质硬,表面有单个或多个不规则结节状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加味生化汤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之治疗组(50例)与单用催产素之对照组(50例),患者于用药后7、10、20d分别来院复查,了解阴道出血、宫腔B超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加味生化汤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肯定,完全流产率高,阴道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α-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丙型肝炎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划分四个组别,采取肌内注射α-干扰素进行治疗。结果经过α-干扰素治疗后,46例患者中,治愈13例,显效15例,8例出现恶化,10例未出现明显变化,α-干扰素治疗有效率61%。20~29岁组有效率为84%、30~39岁组有效率为76%、40~49岁组有效率为44%、50岁以上组有效率为27%。在治疗期间,有39例(85%)患者出现了流感样症状,40例(87%)患者出现了白细胞计数减少的症状,28例(61%)患者出现了间质性肺炎的症状,38例(83%)患者出现了神经精神症状,29例(63%)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反应,16例(35%)患者出现了骨髓抑制,14例(30%)患者出现了一过性肝损害。结论α-干扰素治疗效果肯定,但不同年龄组α-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疗效存在差异。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中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积极预防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年来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大肠癌临床及病理等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年1月~2010年3月共1797例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统计其年龄、性别、城乡分布及癌肿部位、病理类型等。结果大肠癌发病呈老年化趋势,大于40岁的中老年组占绝大多数,达到92.7%,青年组仅占7.3%;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的各部位结肠癌发生率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组的大肠癌病理特点无显著性差异,青年患者中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所占比例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直肠癌仍是原发性结直肠癌最常见的部位,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结论通过对大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的研究,揭示其发病及诊断的依据,有助于医务人员建立合理的治疗体系,帮助患者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改变产妇体位矫正胎儿方位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证实体位矫正胎儿方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分娩的100例胎位不正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为通过改变产妇体位矫正胎儿方位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情况、新生儿评分及产程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42例,阴道分娩率为84.0%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8例,其阴道分娩率为16.0%,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剖宫产中情况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新生儿评分比较中,两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改变产妇体位应用于临床矫正枕后位胎位不正,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降低难产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采用克霉唑阴道膨胀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病纳入医保对医保基金的预算影响。方法采用Excel决策树模型,基于国内历年的文献报道数据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由于缺乏念珠菌阴道病流行病学相关数据,因此本研究根据克霉唑制剂销售情况计算目前采用克霉唑治疗的患病人群,并预测未来的增长趋势,进而估算出使用克霉唑阴道膨胀栓人数,估算出患者使用药物的费用,其次估算患者无效或复发增加疗程同时增加挂号、检查费用的总体治疗费用。并进行静态预算影响分析,以评估该药的使用对医保基金预算产生的影响。结果目前采用克霉唑治疗念珠菌阴道病的人群达900万人次(含药店),未来依然可能呈10%的增长。2021年采用克霉唑治疗念珠菌阴道病的医保基金支出约7.5亿元,若克霉唑阴道膨胀栓纳入医保,并降价>9.1%,2022—2024年相比未纳入医保可分别节约医保基金-0.7万元、-1.2万元、-1.6万元。敏感性分析显示,将克霉唑阴道片3片/周方案使用比例由30%调整为10%,克霉唑阴道膨胀栓需至少降价16.5%,2022—2024年相比未纳入医保可分别节约医保基金-2.6万元、-4.6万元、-6.3万元。结论克霉唑阴道膨胀栓需降价>9.1%才能降低医保基金的总支出,并且随着克霉唑阴道膨胀栓的市场份额的增大,将会节约更多的医保基金支出,在用药方案最为保守的情况下,若降价>16.5%,研究结论会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和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女阴湿疹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予以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肿情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18%与对照组71.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肿情况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7.69%(3/39)较对照组25.64%(10/39)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2/39)与对照组17.95%(7/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3149名铁路女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提高广大妇女对宫颈细胞检查的重视,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癌保健的目的。方法对3149名铁路女工进行妇科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体检3149名铁路女工,正常987例,占31.34%;宫颈慢性炎2072例,占65.80%;宫颈息肉32例,占1.02%;宫颈上皮内瘤变56例,占1.78%;宫颈癌2例,占0.06%;各年龄组发病情况,以31~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结论加强宣传教育,注重女工生殖保健,提高女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将192例MP肺炎患儿按3个月~3岁以及3~14岁分成婴幼儿组和儿童组,分析两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结果不同年龄段在临床症状、胸片、肺外表现上差异显著。婴幼儿组以低中热、喘吼、痰多,肺部湿啰音多见,胸片以点状及片絮状阴影多见,肺外并发症相对少且症状轻;儿童组以高热、干咳为主,肺部体征多不明显,胸片除点状及片絮状阴影外,还有较多大片状阴影,肺外并发症多。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小儿MP肺炎临床特征变化大,需综合分析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我院妇产科于2011年11月收治1例臭鼻克雷伯菌感染导致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本文对其临床诊断等进行探讨,以积累临床诊治女性生殖系统臭鼻克雷伯菌感染的经验,现报道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邓某,女,39岁,因"左下腹疼痛伴腰痛并逐日加重1年"入院。患者于2010-10-20摔伤后出现左侧下腹部疼痛伴腰痛,检查超声示子宫内节育器异位,取出节育器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3个月余,口服妇炎康半个月,随后腹痛逐渐加重,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